周公解梦是不是成语?
“周公解梦”不是成语,含“周公”的成语只有2个:
1、周公吐哺
zhōu gōng tǔ bǔ
【阐明】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句】~,天下回心。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2、梦见周公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阐明】周公:西周初闻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结构】动宾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打瞌睡
【例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在门底展了一条夏布裙子,头垫了门枕,在那里‘梦见周公’。”
【英译】catnap
10000个梦的阐明周公解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做的梦也都不一样。
神异的是,有时梦里的事会与现实重叠,甚至是未来危机的预警,待发生时才惊觉梦里出现过。
正因这些关于梦的奇闻异事,民间才有了研究梦境预示作用的流派,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周公解梦”。
我的朋友是周公解梦的忠实粉丝,梦见什么都会往问问周公,她说周公说的都应验了,梦境确实有预示作用。
有人认为,梦境是记忆的残留,是被漠视的情感延续,是主看意识的客看显现。也有人说,梦境与个人欲看、所思所想有关,不关怀白天发生了什么,而是单独解析梦境是没有意义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