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个、佛龛七百八十五个、造像十万尊。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窑群之一。
龙门石窟的详细讲解?
在河南省洛阳市南伊河两岸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延续至唐代。以唐代开元以前最多。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个、佛龛七百八十五个、造像十万尊。主要洞窟有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看经寺等,尤以奉先寺卢舍那佛(高1714米)最著名。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抄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百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度
云冈石窟游览最佳时间?
云冈石窟最佳旅游时间是5月-10月。春季风沙过大,冬季寒冷,夏秋时节最宜。夏日的云冈石窟景区,气温适宜,鲜花盛开,独具魅力。游客走进景区,欣喜的看到,景区道路干净整洁,各类垃圾不见踪影,卫生死角荡然无存,文明礼貌蔚然成风,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云冈石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5月份。去云冈石窟游览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5月至10月。5月去的时候,天气温和,阳光灿烂,气温适宜,鲜花盛开,是一年之中去云冈石窟的最佳时机。云冈石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窑群之一,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的特点?
特点有:规模大,雕刻年代早,造像宏大,造像精美和雕刻手法高超。
云冈石窟地理位置为东经113º20’,北纬40º04’。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
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中国四大石窟宝库之一,国家5A景区,现存主要洞窟51个,造像51000余尊,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著名的露天大佛,第20窟释迦坐像,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最大特点:
1,雕刻年代早,始于北魏,距今约1600年了。
云冈石窟 八大奇迹?
大同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列为三大最著名的石窟群。石窟位于梧州山南麓,沿山出土,绵延1公里,内容丰富。现有主要洞穴45个,附属洞穴209个,壁龛1100多个,石像5.1万多个,其中最大的雕像有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云冈石窟是国内外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2001年被列为世界遗产,2007年被列为5A国家风景区。
云冈石窟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湛而被誉为中国艺术的奇迹。
云冈石窟的特点是什么?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51个,造像51000余尊,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