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有关部门在河道治理中该如何发挥作用?
农村河道治理是一项关系到地方农业发展未来、百姓居住环境的重大项目。地方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引导带头作用,将河道治理工作做到实处。结合地方实际,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发挥地方各部门的作用。(1) 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河道管理条例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以及市、县级人民政府颁布的河道管理条例,结合地方特点,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河道管理条例。
国家颁布的河道管理条例是基于全国的整体情况而颁布的,而市县级条例由于针对的河道无论是在规模、功能上均与农村河道存在差别,所以有必要制定地方的河道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其可操作性与合理性。(2) 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认真落实“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的要求,切实加强镇村卫生建设,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周边环境和水环境,共同建设清洁美好的家园。
(3)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各项职责要求各镇(区)要加强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领导责任制,把开展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河道整治工作作为优先实施工程,采取工作责任制、逐级考核制度,定期组织检查验收,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依据。
(4) 抓好镇村规划,加快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镇村总体规划要立足于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并把“三清”工作与中心镇村建设相结合,纳入镇村总体建设规划。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要专项规划。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镇村建设综合开发,严格控制短期建设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镇村规划的全面实施。
加快交通、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镇到村、村到村主干道建设,形成通畅快捷的道路网。加快农村给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污水排放处理能力。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镇村按网点布局和标准设置垃圾箱(房)和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5) 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镇村环卫管理结合镇村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加强环境管理。
对新建有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要先环评后建设,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污染严重拒不整改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加大对水环境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超标排放;立足于综合利用,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6) 规范考核监督,巩固农村河道清洁整治工作成果各镇(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河道整治工作实施计划和实施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将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将工作实绩作为对镇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河道整治工作获得积极进展的村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要求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进行公示,整治工作考核结果将作为创建卫生村的先决条件。各地要本着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确保农村河道整治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贡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