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称为“重五节”、“五月节”、“端阳节”等。不少人都知道“午”,是因为节日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那么,“端”又是什么意思呢?
端午节的“端”,一般认为是古代汉族祖先的一种信仰和习俗。传说中,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忌日,也是中国古代农业上的一个重要节气,人们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祈求丰收、驱邪避瘟等。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瘟疫和恶鬼的干扰,会在门口悬挂菖蒲叶、艾草等草药,并在家里煮五色的饭团、赛龙舟等,以供奉祖先,辟邪消灾。
“端”字本义是“端正、正直”,在这里则是“端午节”中表示“端正”、“正好”的意思。端午节不仅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例如,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寓意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谐和祈求平安。
总之,端午节的“端”表示的是节日的“正直”和“正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总结
端午节的“端”是表示节日的正直和正好。在当时的古代,人们会祭祀祖先、祈求丰收、驱邪避瘟等,而将这一天称为“端阳节”的起源,则和中华民族的祖先信仰、农业文化密切相关。
端午节、端、信仰、习俗、传统文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