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极低脂质摄入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23小时前 (16:03:57)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902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8047
  • 回复0
楼主

摘要:磷酸盐是构成核酸和细胞膜不成贫乏的营养物量。从能量代谢到细胞信号传导,充实的磷酸盐平衡是细胞根本功用的先决前提。人体85%以上的磷酸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磷酸盐散布在各类软组织中,包罗骨骼肌。少量磷酸盐(约占人体总磷酸盐的1%)散布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而目前因为各类农畜产物以及食物加工中含磷过高,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使得人体内的含磷量过高,那会对人们的安康形成一系列危害,磷酸盐平衡受损会影响几乎所有人类系统的功用,包罗肌肉、骨骼和血管系统,招致相关患者的发病率和灭亡率增加。目前,测定血清磷酸盐程度是判断机体整体磷酸盐形态的金尺度。因而削减磷酸盐承担和通过恰当摄取维持磷酸盐平衡对安康生活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地从食物链的角度讨论了高磷饮食以及高磷饮食对人类慢性病构成的影响。

关键词:高磷饮食,食物链,慢性病

跟着经济开展和生活程度的进步,人们的饮食构造和生活体例发作了很大的改动。不合理的饮食构造和生活体例引起了各类慢性疾病蔓延,成为社会存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000万人因慢性疾病招致灭亡,相当于全球灭亡的70%,此中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占所有慢性疾病灭亡的81%[1]。而那些慢性疾病有一部门是因为现代人们的高磷饮食引起的,当人们食用含磷量过高的食物时,会突破本身体内的磷元素平衡,从而招致身体发作一系列的代谢紊乱,长时间高磷饮食使得身体不胜重负,最末引起了各类慢性疾病。

1 从食物链的角度阐述高磷饮食

高磷食物在餐桌呈现的越来越多,从食物链的角度来阐述高磷食物的来源,可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起首第一个方面是动物源的食物,如猪肉和牛肉等。当猪和牛在人工饲养时,其饲猜中添加了过量的磷,通过食物链传递的原理,跟着猪或者牛食用了高磷的饲料,招致动物体内的磷含量过高,当人们食用那些动物的肉时,过高的磷含量也跟着进入人体内部,那就是高磷饮食。

其次序递次二个方面是跟着农业种植业方面,新型农药的不竭推出,尤其是有机磷农药的大规模利用,招致了农做物等各类动物上存在农药的残留。有机磷农药是用于防治动物病、虫、害的含有机磷农药的有机化合物。在农业消费的过程中,对农做物等各类动物中喷洒农药。因为那些农药难以被合成而残留于生物体上,那就形成了农药残留那个问题。当食草性的动物食用那些动物时,通过食物链得到传递,将那些含磷的物量带入本身体内。跟着人们食用那些畜禽的肉时,过高的含磷物量就进入人们的体内。此外,当人们间接或间接地食用那些农做物时,残留的含磷农药进入人类的体内,那也是高磷饮食的一种形式。

最初第三个方面是在农业的种植方面,化肥的大量利用,出格是含有大量磷元素的化肥,那不只使得农做物等动物中因为吸收那些微量元素而招致其本身的磷含量过高。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无论那些农做物是被畜禽类动物食用仍是被人类间接食用,都是高磷饮食的一种表示形式。

当然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过多添加含磷量较高的添加剂,如磷酸盐等物量,同样也会使得该食物中的含磷量偏高。在我国市场上,有些原料肉的磷含量却高达3~8g/kg,熟火腿、西式灌肠、酱卤肉成品和酱卤副产物的磷含量别离为3.6~10.4g/kg、3.2~8.4g/kg、5.9~16.1g/kg。

2 高磷饮食的毒性感化

磷酸盐是人体必须的矿物量成分,因而,它的失调会影响几乎所有器官系统的功用。有机和无机形式的磷酸盐凡是通过肉类、鱼类、蛋类、牛奶、奶成品和蔬菜摄入到人体中。因为加工食物和饮猜中利用磷酸盐做为添加剂,总磷的摄入量显著增加。在临床上,磷酸盐几乎完全被肠道吸收,而约60%的磷酸盐是从天然来源中吸收的。一般的磷酸盐稳态遭到多种内排泄因素的严酷控造,包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和klotho[2]。FGF23做为一种反调理激素,通过激活FGF受体按捺肾脏的1a-羟化酶和影响全身磷酸盐平衡的磷酸钠共转运卵白(NaPi2a和NaPi2c)的活性;FGF23受体的激活需要klotho做为产生下流信号的辅助因子。此外,PTH能够诱导骨细胞中FGF23的转录,从而影响全身磷酸盐平衡。而当含磷食物的摄入量过多时,那就会招致磷酸盐中毒,它会加速哺乳动物的衰老,形成骨骼畸形,降低整体存活率[2]。

磷酸盐过量积累引起的磷酸盐毒性可在体内引起部分以至普遍的全身症状。慢性肾病(CKD)患者血管钙化发作率较高是磷酸盐中毒的常见表示之一[3]。更重要的是,磷酸盐毒性和低血清维生素D程度被认为是慢性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20世纪60年代,无机磷酸盐通过静脉或口服路子给药,被用做治疗高钙血症的一种疗法,那为人类磷酸盐中毒的所产生的不良安康反响供给了间接证据。例如,无机磷酸盐处置,无论是口服仍是静脉打针,都能诱导各类磷酸盐毒性,不只在器官损伤方面,并且在人类的寿命方面;二钠或二钾盐(Na2HPO4或K2HPO4)口服(磷酸盐累积剂量1.2 ~ 21.6 g;均匀9.6 g)或静脉给药(磷酸盐的累积剂量从2.3 g到6.2 g不等;均匀3.33 g)[3]。

3 高磷饮食对慢性病构成的影响

然而高磷饮食同样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安康风险。高磷饮食会对肾脏的过滤感化产生应激,血清磷程度进步,连系血清中的钙,招致血清中钙程度的降低,从而触发甲状旁腺激素排泄,进一步促进骨骼系统钙发动。长此以往的持续性骨吸收会招致骨量松散症。与此同时,轮回系统中过多的钙和磷可能会堆积在软组织里[4],引起异常钙化,骨骼和血管的那些病理变革与慢性肾病患者的灭亡率有关。持续高磷饮食引起的那些非传染性疾病包罗肾功用丧失、横纹肌消融症、肿瘤消融综合征、骨量松散症、血管钙化、过早老化、心血管病等(Razzaque,2016)。Jin等(2009)研究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是高磷饮食诱导的试验型肺癌的生物化学机造之一。综上,高磷饮食问题关乎公家安康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1 高磷饮食对肿瘤的影响

在Brown[1]的研究成果中表白了磷酸盐毒性引起的细胞磷负荷是肿瘤细胞生长的病理心理的决定因素。与一般细胞比拟,肿瘤细胞表达了更多的磷酸盐共转运体,并贮存了更多的无机磷酸盐,而磷酸盐稳态失调与各类人类肿瘤的发作有关。在尝试动物模子中,高磷饮食会招致肺和皮肤肿瘤的生长。其他研究表白,过量的磷酸盐负荷会诱导促生长的细胞信号传导,刺激重生血管构成,并与染色体不不变和转移有关。研究还表白,磷酸盐是一种影响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有丝团结因子。在磷酸盐与肿瘤构成的流行病学证据中,通过研究人员的随访研究发现,高磷程度的饮食与致死性前列腺癌独立相关[5]。因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过量的炊事磷酸盐摄入是若何影响肿瘤产生和扩散的,并阐明减轻磷酸盐摄入以削减肿瘤细胞生长和延缓转移停顿的有效性。那些研究成果可为通过控造磷的摄入量来治疗癌症患者供给可靠的根据。

目前肿瘤复杂的血管系统被认为是肿瘤不成控造地生长和全身转移的侵袭性倾向的原因之一。然而,一种新的肿瘤血管功用理论可能从与磷酸盐毒性有关的生物学发现中被提出[6]。在生物学中,动物的菌根系统吸收并隔离土壤中的磷。证据表白,人类肿瘤血管的功用可能类似于从细胞外液中吸收和隔离多余的磷。研究已经察看到癌症患者在肿瘤中保留和贮存磷,癌细胞积累的磷是一般细胞的两倍,在人体中发现高磷的细胞情况可诱导肿瘤的重生血管和血管生成,或在肿瘤中构成新的血管。

研究发现,过量摄入磷会刺激肺部组织的肿瘤生长。通过察看培育的乳腺癌细胞中磷程度的升高,能够改动细胞行为和代谢,从而撑持无机磷酸盐在调理肿瘤代谢和转移中的感化[7]。在营养专家随访研究的22年里,男性均匀每天摄入1395毫克的磷与前列腺癌的整体风险增加有必然的相关性。中国湖北省六重村的农人声称,因为饮用了附近一座磷矿污染的水,他们村的癌症病例有所增加。

3.2 高磷饮食对龋齿的影响

过度食用糖和龋齿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证明,尤其是关于儿童。在Goodson[8]的研究中,阐发了含糖饮猜中磷的摄入能否与龋齿的产生有任何联系关系。该研究共对8317名儿童停止了食物摄入、牙龈红肿和龋齿的评估,研究成果表白,龋齿与糖的摄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44)。牙龈炎症的存在也与龋齿的构成相关(p=0.008)。此外,龋齿与唾液中脂联素程度升高(p=0.0002)和基量降解MMP-9呈正相关(p=0.01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呈负相关(p=0.008)。更重要的是,研究发如今饮食中磷的摄入量与龋齿的发作率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p = 0.0008)。该阐发成果还显示,与低糖、低磷饮食的儿童(5.02%,n=413)比拟,低糖、高磷饮食的儿童(6.58%,n = 661)龋齿率明显较高。从那些成果中,可得出结论,高糖和高磷酸盐的摄入城市影响龋齿的演变,通过削减糖和磷酸盐的摄入,能够实现愈加安康的饮食。

此外磷酸盐与许多疾病有关,从血管钙化到过早衰老,那可能是因为高磷饮食招致了炎症反响的增加[9]。通过火析8314名儿童(均匀年龄9.99±0.68岁)唾液样本中磷和糖的消耗量,并将其与炎症生物标记物的浓度联络起来。最初得出结论:饮食中磷摄入的增加可能通过改动细胞因子程度来影响炎症性疾病,例如可能会引起牙龈的炎症。

3.3 高磷饮食对慢性肾病的影响

在Hiroshi[10]的研究中,摸索了饲喂高磷饮食的雄性大鼠中肾钙量冷静的开展以及肾脏功用(尤其是近端肾小管功用)变革的时程。研究发现喂高磷饮食的大鼠会敏捷诱发肾钙化和对近端肾小管的损伤。

高浓度的细胞外磷酸盐对细胞是有毒的,它会招致细胞过早老化[11]。肾脏调理尿液中磷酸盐的排泄,以维持在体内轮回的血清磷酸盐程度。饮食中过量的磷酸盐会招致磷酸盐负荷增加,并通过肾小管损伤和间量纤维化损害肾脏。研究发现,血清磷程度高的人患肾病的风险更高。肾小球滤过率跟着肾脏疾病中血清磷的增加而降低,与透析患者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年灭亡率为20%,且肾脏衰老可加速全身衰老。

3.4 高磷饮食对异位钙化的影响

当高磷血症患者的血清磷程度升高,与肾功用受损、饮食磷过量或两者城市与游离钙连系,构成另一种CaxPi产品[12]。累积过多的CaxPi产品可能堆积于软组织,引起异位钙化。此外,血清骨钙素(一种非胶原骨基量卵白和成骨细胞功用的标记物)程度升高与FGF23程度有关,同时在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中也发现了骨钙素。那些成果之间的联系关系供给了有效证据,表白在高磷血症相关的疾病中,血清磷酸钙产品会上调骨钙素,从而刺激异位钙化的软组织矿物堆积。钙化在动脉血管中构成坚硬或不变的斑块,与动脉硬化、高血压、左室肥厚和主动脉瓣疾病有关。体外和体内尝试表白,高磷负荷会通过影响血管舒张而严峻增加内皮功用障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安康年轻人高程度的血清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心室肥厚有关,在一项研究中,高程度的血清磷与40%以上的心力弱弱风险相关。一项荟萃阐发显示,在CKD患者中,血清磷(而非血清钙或PTH)与灭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独立相关。研究人员发现,饮食中磷过量会使收缩压升高。血管钙化是一个复杂的异位生物矿化过程,磷酸盐毒性不只能够促进钙化血管内必然水平的羟基磷灰石堆积,并且能够引起内皮细胞和VSMCs的早起凋亡细胞灭亡的发作。

肾脏疾病、骨量松散症和血管钙化与肾脏骨沟通障碍招致的磷酸盐中毒有关。[13]在高磷酸盐摄入的情况下,肾脏滤过遭到了压力,那可能招致磷酸盐滞留增加以及血清磷酸盐程度升高。升高的血清磷酸盐彼此聚集并连系血清钙,从而降低血清钙程度,从而触发甲状旁腺激素通过释放骨骼系统中的钙来恢复钙程度。跟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钙释放可能招致骨量松散,而轮回中过多的钙和磷酸盐可能以异位钙化的形式在软组织中沉淀,那种骨骼和血管病理学与慢性肾病患者的灭亡率有关。

3.5 高磷饮食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研究发现,即便血清磷酸盐程度处于一般范畴的上限,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因而他们对血清磷酸盐程度与心血管疾病发作率之间成立了一种关系。在本研究中[14],4127名空腹受试者在心肌梗死发作前测定了基线血清磷酸盐程度,并停止了60个月的随访。与血清磷酸盐浓度为3.5 mg/dl的受试者比拟,血清磷酸盐浓度为3.5 mg/dl的受试者灭亡率更高。在类似的察看中,发现较高的血清磷酸盐程度与心功用障碍的风险增加有关,虽然大大都个别的血清磷酸盐程度处于一般范畴的上限。

血管矿化曾被认为是与非特异性反响相关的被动过程,其临床学上的意义最小。然而,比来的研究表白,预防血管矿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包罗血栓构成、动脉分裂和心肌梗死等症状[15]。血管矿化可能发作在动脉壁的内膜层或中层,具有明显的分子特征。内膜血管矿化凡是见于肌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包罗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凡是始于充满脂滴的巨噬细胞的局灶性聚集,进而开展为粥样硬化前病变,最末跟着时间的推移开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4 讨论与阐发

我们认为,由极高的磷酸盐血清滞留所形成的慢性磷酸盐毒性形成的组织损伤大多是不成逆的,而在一般的磷酸盐微情况中呈现的磷酸盐毒性影响有可能是可逆的,以至是可预防的。按照各类尝试研究的成果,很明显,削减磷酸盐承担和通过恰当摄取维持磷酸盐平衡对安康生活至关重要,因为磷酸盐毒性可形成不成逆的器官损伤,危及人们的生活量量。

改良食物标签上磷酸盐含量陈述的规定是需要的,如许人们就能够对他们在饮食中磷酸盐摄入量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出格是考虑到,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来减轻饮食中磷酸盐过量相关毒性的短期和持久影响。磷酸盐中毒正敏捷成为全球安康问题。若是没有恰当的办法来削减饮食中磷酸盐的摄入量,与磷酸盐中毒相关的情况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的小我安康形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5 结论

综上所述,按照证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削减饮食中的磷酸盐承担能够将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降至更低。只要进步公家意识,对峙磷、钙和其他重要营养素的保举日摄入量(RDAs),才气实现预防磷酸盐中毒相关慢性病的目的。领会磷酸盐毒性对人体各系统有害影响的机造,有助于我们找出困扰在日常饮食文化中的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配合原因。

参考文献

[1] Brown R B, Razzaque M S. Phosphate toxicity and tumorigenesis [J]. Biochim Biophys Acta-Rev Cancer, 2018, 1869(2): 303-9.

[2] Brown R B, Razzaque M S. Dysregulation of phosphate metabolism and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phosphate toxicity [J]. BoneKEy reports, 2015, 4(705-.

[3] Scott D, Loveridge N, Nicodemo L, et al. Effect of diets varying in nitrogen or phosphorus content on indicators of bone growth in lambs [J]. Experimental Physiology, 1997, 82(1): 193-202.

[4] 仲玉梅. 卵白量和磷引起钙的丧失吗? [J]. 食物工业科技, 1989, 04): 34-5.

[5] Erem S, Razzaque M S. Dietary phosphate toxicity: an emerging global health concern [J]. Hist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2018, 150(6): 711-9.

[6] Osuka S, Razzaque M S. Can features of phosphate toxicity appear in normophosphatemia? [J].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 2012, 30(1): 10-8.

[7] Kremsdorf R A, Hoofnagle A N, Kratz M, et al. Effects of a High-Protein Diet on Regulation of Phosphorus Homeostasis [J].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3, 98(3): 1207-13.

[8] Goodson J M, Shi P, Mumena C H, et al. Dietary phosphorus burden increases cariogenesis independent of vitamin D uptake [J].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7, 167(33-8.

[9] Matsuzaki H, Kikuchi T, Kajita Y, et al. Comparison of various phosphate salts as the dietary phosphorus source on nephrocalcinosis and kidney function in rats [J].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 1999, 45(5): 595-608.

[10] Matsuzaki H, Uehara M, Suzuki K, et al. High phosphorus diet rapidly induces nephrocalcinosis and proximal tubular injury in rats [J].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 1997, 43(6): 627-41.

[11] Goodson J M, Shi P, Razzaque M S. Dietary phosphorus enhances inflammatory response: A study of human gingivitis [J].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9, 188(166-71.

[12] Brown R B, Razzaque M S. Phosphate toxicity: a stealth biochemical stress factor? [J]. Medical Molecular Morphology, 2016, 49(1): 1-4.

[13] Pineda C, Rios R, Raya A I, et al. Hypocaloric Diet Prevents the Decrease in FGF21 Elicited by High Phosphorus Intake [J]. Nutrients, 2018, 10(10):

[14] Matsuzaki H, Uehara M, Suzuki K, et al. Improvement effect of switching to a diet of lower phosphorus content in rats with high phosphorus diet-induced nephrocalcinosis and depression of proximal tubular function [J]. Nutrition Research, 1998, 18(7): 1287-96.

[15] Razzaque M S. Phosphate Toxicity and Vascular Mineralization [M]//RAZZAQUE M S. Phosphate and Vitamin D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2013: 74-85.

0
回帖

长期极低脂质摄入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