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杂谈
传说,邑人黄非熊(葛岭溪南人)于南宋仁宗庆历(公元1041—1048)年间,避居三岛村读书。其间,有猎人逃逐羚羊,循着羚羊的脚印,无意间发现了“天门”,方广岩始为人知。
又据淳熙《三山志》载,方广岩院建于建隆二年(公元961)。也就是说,黄非熊做《十咏》时,早已有了方广寺。
但那还不是最早的记录。各人必然听过“南湖三先生”吧?“南湖三先生”乃郑露(公元740—818年,字恩叟,官太府卿)、弟郑庄(官中郎将)、郑淑(官别驾)三兄弟,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一说785年)自永泰到莆庐(南山,别名凤凰山)护先祖墓(迁坟)侧并修建湖山草堂倡学。因为三先生开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先河,世人尊他们为“南湖三先生”,其郑露称为汗青上莆田第一教育家,可考福建第一诗人,“南湖三先生”且为郑氏入营鼻祖。后湖山书堂让建“金仙庵”,至宋承平兴国六年(公元976年)改名广化寺。墨点曾至此游,写了《题南湖书堂》一诗:“倡学功高泽且宏,庄庄奕叶盛云传;三贤文献仿佛在,云案薪传夜夜灯”,以彰功绩。
“南湖三先生”居永泰时(详细时间及地点待考),郑露等已发现方广岩(时称“彻云洞”,现名玉泉洞)并写下《彻云洞》诗:“延绵不成穷,寒光彻云际。落石蚤雷鸣,溅空春雨细。”(《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七)由诗意看,此时方广岩并未开发,还处原始形态。
故郑露乃最早发现方广岩者,时间应该在公元765年或公元785年之前。
【附】郑露简介:郑露字恩叟,初名褒,别名灌三,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40)三月十五日辰时,郑露于唐肃宗乾元三年(760)举明经进士,时年二十一,德宗建中元年(780)官居太府卿四年癸亥(783)墨泚僭号,上章乞归不准。德宗贞元元年(785)诰勒下,赴常州受封太傅及恩赐。同年四月二十六日到家至八月初一日,郑露偕同同祖弟郑庄、郑淑由侯官入永泰,由永泰至莆田。在南山祖坟侧,重构书堂,曰“湖山书院”,吟诵诗书,研修儒业,授课讲学,郡人化之,时人称“南湖三先生”,为河南荥阳郑氏入营鼻祖,称南湖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