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大卫·芬奇继2014年《消失的爱人》上映之后的首部长篇作品,无疑也会成为明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曼克》,那么可以说它是——“《公民凯恩》的诞生。”
《公民凯恩》的影史地位已无须赘述。但凡评选影史佳作,榜单上一定会出现《公民凯恩》的名字。
必须要说的是,如果你没看过《公民凯恩》并且不了解那段时期的好莱坞,那么《曼克》确实是一部有观影门槛的电影。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铺子先简单梳理一下故事和主要人物,方便大家理解。
这条故事线里,主要人物是:
《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
和记录曼克写作灵感的速记员丽塔。
影片的支线故事则是以不断闪回的方式,讲述了曼克与《公民凯恩》故事原型威廉·赫斯特之间的故事。
在这条故事线里,主要人物有:
拥有庞大报业集团的威廉·赫斯特。
赫斯特的情人玛丽恩·戴维斯。
以及米高梅的创始人路易·B·梅耶。
1940年,面临困难的雷电华电影公司看重奥逊·威尔斯的导演天赋,与年仅24岁的他签下了优渥的合约。
这位年轻才子,正式踏足了好莱坞。
曼克酗酒成性,还刚刚出了车祸,卧床不起。
这时,制片人约翰·豪斯曼出现了。
他为曼克在牧场安排了一处住所,这里严格禁酒。
不过他还是带来了一箱美酒,作为激励曼克创作的诱饵,也是写作完成的奖励。
同时,他还带来了一位护士和一位速记员,她们分别负责照顾曼克的生活和记录曼克的天才灵感。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曼克开始了他的创作。
他也由此回忆起了他与故事原型威廉·赫斯特以及赫斯特情人玛丽恩·戴维斯相遇时的那段往事……
1930年,在派拉蒙片场,曼克遇到了正在拍片的玛丽恩·戴维斯,两人相谈甚欢。
她也顺势将曼克介绍给威廉·赫斯特。
赫斯特非常赏识曼克在文字方面的才华,还和他一起畅谈电影的未来,并邀请曼克一起共进晚餐。
从回忆中醒来,曼克继续着他的创作。
丽塔收到从战场寄来的信件,信上说他丈夫遇到袭击,推断已葬身大海。
丈夫突如其来的死讯有如晴天霹雳,但丽塔却表现得非常坚强,她不想因为一个所谓的“推断”就丧失希望,她坚信她的丈夫还活着。
他认为曼克的剧本杂乱无序,观众根本看不懂这样的故事。
但曼克不以为然,他对自己的剧本非常自信。两人一番争论之后,不欢而散。
丽塔不仅美丽,还非常聪明,她对文字很敏感,读出了剧本中伯恩斯坦一角正是现实中米高梅的创始人路易·B·梅耶。
这又勾起了曼克关于梅耶的回忆……
工作中的梅耶既暴躁又独裁。而他忽悠员工降薪的演讲,更是展现了他的无耻与虚伪。
作为曼克故事中的两大原型人物,梅耶与赫斯特的关系密切。
梅耶生日时,赫斯特曾为他举办宴会。
宴会上大家大谈政治,曼克的观点总是与那些大资本家们背道而驰。
反倒是赫斯特的情人玛丽恩·戴维斯与他惺惺相惜。
在之后的州长竞选中,曼克支持以创作“揭发黑幕”小说而闻名的厄普顿·辛克莱。
然而整个米高梅公司,都是梅里亚姆的支持者。
曼克又一次成了“唱反调”的人。
从回忆中抽离出来,曼克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看过之后,制片人约翰·豪斯曼连连称赞,丽塔也说这是他的最佳作品。
此时,制片人豪斯曼询问曼克为何要写赫斯特的故事,毕竟赫斯特一直非常赏识曼克。
这时,曼克给他讲了一个“街头艺人身边的猴子”的故事。
故事再次回到1934年,州长竞选,赫斯特操控媒体舆论,梅耶收买摄影师拍摄假新闻,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他们所支持的梅里亚姆赢得竞选。
曼克觉得这样的行为极其不道德,但他的抗议无人理会。
最终,梅里亚姆赢得了竞选。
而那位被收买的摄影师,良心发现,选择自杀。
1937年,在赫斯特和梅耶的宴会上,人们觥筹交错,曼克又成了“异类”。
他现场发表了一大段演讲,为大家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唐吉诃德》。
梅耶则是堂吉诃德身边那个自私狭隘的仆人。
而厄普顿·辛克莱则是故事里的反派,他是个理想家,和年轻时的赫斯特一样。
于是赫斯特无论如何也要摧毁厄普顿·辛克莱,因为这个人让他想起曾经的自己。
当所有宾客都离席之后,赫斯特给曼克讲了“街头艺人身边的猴子”的故事。
故事中,艺人身边的猴子被打扮得精致滑稽,它以为自己一旦不跳舞,接头艺人就会挨饿。
赫斯特用这个故事讽刺曼克,说完便把他推出门外。
从悲愤的回忆中抽离出现,现实中的曼克也不顺利。
赫斯特从中作梗,他们创作的影片发行困难。
同时,曼克意识到这部作品是他的毕生杰作,因此他想要回署名权,奥逊·威尔斯对此大发雷霆。
他将酒箱砸向了墙壁,这翻天覆地的怒气给曼克带来了灵感,他喃喃自语道:“当苏珊离开凯恩时就需要这样的情节。”
与此同时,丽塔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上说她的丈夫还活着,丽塔与曼克相拥而泣,这是片中难得的温情时刻。
曼克表示,既然奥逊·威尔斯没有参与创作,没有一起领奖也好。
这个破碎又敏感的艺术家,11年后,因为酗酒去世。
影片的黑白摄影、闪回的运用、舞台式的打光等一切复古的拍摄手法,都是对《公民凯恩》的回应与致敬。
而曼克与大卫·芬奇,戏里戏外也遥相呼应。
这部电影的剧本其实是由大卫·芬奇已逝的父亲杰克·芬奇创作,几经周折终于被大卫·芬奇搬上了荧幕。
大卫·芬奇与曼克一样,都对艺术有着自己的坚守。
当年《公民凯恩》在奥斯卡上抱憾9提1中,如今的这部《曼克》也注定不会成为爆款。
但铺子相信,好的作品,总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在人们心中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