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为掌握马六甲,打通伊儿汗国之路,重建蒙古世界帝国,远征印度尼西亚。
太阳在南北回回线间踌躇
牧人在温带海洋上游荡
我曾经传闻过,游牧人是
大陆的仆人 而今来到海上
太阳移来又移往
万物生长又消逝
人世已过几百年,我昔日的仆人
你如今在哪里
【内容概要】忽必烈为掌握马六甲,打通伊儿汗国之路,重建蒙古世界帝国,远征印度尼西亚,乃十三世纪末元史、东南亚史方面的重要事务。本文以学术界尚未发掘、生活於南宋、元之际官员方回所做相关诗、文为“引子”,再度察看和重现该战争的完全过程,并在某些问题的领会上予以清晰和深化。诸如:远征军所经行的海上航线,缘“招谕”位於今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岛上诸国,较“通俗”航线偏向西边。两边的战争,前後分二个阶段,发作在以“麻诺巴歇城”为中心的王国“畿内”,也就是今苏腊巴亚市所在的东爪哇处所。进侵者撤离後,“爪哇”臣民与元帝国的臣民不断庇护著相互的“友好”来往。随著海上商业的展开,做为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的後者,也就成了其时中国可说是“家喻户晓”的“外国”。
做者:成吉思汗的守灶人
一
生活于宋、元之际的官员方回,在其所存文集中,见有三篇相关蒙古出征“爪哇”的做品。从此中有言:“臣等滥膺推毂,共董乘桴。陛极九重,每热诚而看阙;舳舻千里,庸俟命以凯旅”。“幸逃司败,获奏凯歌。介鳞易我衣裳,笑昔人之未广;鲸鲵筑为京看,视前代而有光。臣弼等无任庆快,激切屏营之至。谨差某官,奉露布以闻”来看,[1]做者曾经随师动作。其一,《桐江集》卷五〈出征海外青词〉,做於戎行动身前:“中华偃武,推天主之好生;蛮岛用兵,匪朝廷之得已。具陈事始,仰告皇慈。蕞尔爪哇之小邦,介乎尾闾之大壑。越在前代,屡尝进朝。既文轨之攸同,独梯航之敢後。王人在诸侯之上,辄加英布之黥;天子复匹夫之仇,可缓吕嘉之获。岂有货财之足取?亦无土壤之可贪。爰兴师干,实顾国体。伏念臣弼参军须白,报主心丹。优拜辨章,俾为总帅。密膺临遣,不准杀人。盖渠魁有功以当诛,在部曲无辜而宜宥。使其降伏,亦与招安。往以冬风而还以南风,借樯乌之顺利;始於冬日而至於夏季,驱厉鬼以遁躲。万寡璧完,百神樾荫。是用式资净侣,虔演实言。伏愿绛节俯临,玉宸照鉴。察老臣之恳请,奉主上之明谟。率土之滨莫非臣,敢惮摘薇之遣戍;光天之下至於海,早闻杕杜以勤回”。[2]
其二,《桐江集》卷五〈平爪哇露布〉,做於戎行抵达後:“繄古之闍婆,即今之爪哇;而今之占城,即古之林邑。恃其险远,肆决譸张。言语欠亨,嗜欲差别,近尾闾之所泄;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在职方而有图。昔进贡於汴京,尝见书于宋史。大元出庶物,罔度索之不来;中国有圣人,岂覆盆而莫睹?越犬吠雪,井蛙小天。劫掠番商,胁从邻壤如此。轻儇何异于猴王?么麽仅同於鼠子。敢以文身之技,涅我行人?宁无赤族之殃?枭此杂种。乃参寡议,爰起偏师。若船楫、若烝徒,用九有之全力;无城郭、无守御,歼一隅之小夷。往即平之,势无难者。葛伯仇孺子之饷,汤以是征;防风後会稽之期,禹能无戮?神圣共贯,古今一途。臣等参预戎行,奉扬庙算。养威浙右,博询水道之详;誓寡泉南,小俟风师之便。百贾舞而郊迎,全军喜而棹歌。赤血丹心,眇视鲸波;乱领妖腰,迄移蚁穴”。“今则伪爪哇国王某者,莫由困鬬,迄用生擒。蕞尔腥臊,何足献诸庙社?延其喘气,谨用回於京师。已惩艾于独夫,徐抚存其馀寡。皇威远畅,僻壤丕平。以难为易,克成厥勋。自古及今,未闻此事。稻梁粟米,仅有粮之可因;犀角珠矶,曾何赁之足取?俾怀德而畏力,亦取乱以侮亡。瘴雾醒苏,飓风帖息”。[3]
其三,《桐江续集》卷二六〈为张都目益题爪哇王、后、将、相图〉,做於戎行回回後:“闍婆之国古来有,其人躶体蓬厥首。後来改号做爪哇,君僣称王妻僣后。跣足露乳布纒腰,往往自妍不知丑。千岛万岛南海南,谓远无虞险可守。成周通道八蛮朝,旅獒越裳孰敢後?实腊彭亨皆进贡,巴尚答洽尔独否。壬辰腊月明日看,三平章往命招诱。泉州出门七州洋,飞樯舞帆朔风吼。五旬有馀至其境,惊禽骇兽破胆走。前主初丧後主立,国乱不决内掣肘。生擒瞎曲食当王,癸巳三月之十九。先降土汉必者牙,水陆引道分摆布。继获昔剌小太子,□□留屯岂容久?所俘病亡或逋逃,穷则反噬如野□。□秋凯旅会占城,诸国降表肯相受。梢工满载槟榔果,征夫烂醒椰子酒。生金铜钱暨百寳,捜山讨掳任意取。蝤蛑虾蟹玳瑁螺,芭蕉豆蔲皆可口。风俗可怪亦同情,食无匕筯但用手。生年月日都不记,淫乱稠浊忘雌雄。得此诗料吿者谁?滕良伯父乃吾友。我赋长篇当凯歌,甜誓胤征同不朽”。[4]据标题问题和行文测度:当返旆的将领向朝廷“献俘”时,曾有人借此绘图,做者因题诗其上。所称“三平章”,即负责出征事宜的史弼、兴奋、亦黑丢失,而列名第一的史弼,恰是前二件中做者所代为做文的“臣弼”。
元史》卷一六二〈史弼传〉载:“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弼长通国语,膂力绝人,能挽强弓,里门凿石为狮,重四百斤,弼举之,置数步外”。“至元二十六,年,平台州盗杨镇龙,拜尚书左丞,行淮东宣慰使。冬,进朝,时世祖欲征爪哇,谓弼曰:诸臣为吾腹心者少,欲以爪哇事付汝。对曰:陛下命臣,臣何敢自爱?二十七年,远授尚书省左丞,行浙东宣慰使,平处州盗。二十九年,拜荣禄医生、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往征爪哇,以亦黑丢失、髙兴副之,付金符百五十,币帛各二百,以待有功”。[5]别据姚燧所记:初拟主帅为史燿,临行,才最後选定史弼。《牧庵集》卷一六〈史燿神道碑〉:“方议征闍波,上将未得。造授公(史燿)荣禄医生、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辞以年少无功,受宠太峻,请回臣所授别人,惟卑官以行。或请以国人辅弼,帝曰:太尉可同汉人耶?其孙非国人何?公又请故平章政事某(亦黑丢失)知海道,平章兴奋、今河南省丞相者知兵同行,亦可之。别锡虎符、鞍勒、弓矢、翭甲。既行集兵矣,会高平章请济师,帝曰:彼国之人祼而懦,多兵何为?损其军四之三,且不欲太尉(史天泽)诸孙蹈海,遂後公,乃命今平章、鄂国公史弼以行”。[6]
二
“爪哇”远征军的动身,在至元二十九年十二月。《元文类》卷四一〈经世大典序录政典征伐〉:“海外诸蕃,见於征伐者,惟爪哇之役为大。会三行省兵二万,设摆布军都元帅府二,征行上万戸府四,发船千艘,费钞四万定,賫一年粮,降虎符十、金符四十、银符百,金衣段百端备赏”。“至元二十九年二月八日,诏福建行省授亦黑丢失、史弼、兴奋为平章政事,征爪哇。军二万,海船千艘,给一年粮。二十五日,亦黑丢失等陛辞。上曰:卿等至爪哇,明告其国军民:朝廷初与爪哇通使往来交好,後刺诏使孟右丞(祺)之面,以此进讨。九月,军会庆元,弼、亦黑丢失领省事赴泉州,兴率军辎,自庆元登船涉海。十一月,福建、江西、湖广三省军会泉州。十二月十四日,自後渚启行”。[7]就是将戎行和军需运集启碇港的泉州,也免不了困窘和骚扰处所。苏天爵《滋溪稿》卷一七〈墨霁神道碑〉:“会大兵航海征爪哇,省檄郡给军饷十万馀石,而风涛之险、折阅之害,吏民咸认为惧。公(墨霁)曰:郡民墨〔清〕、张〔瑄〕二氏,嵗漕米海道,可俾就输,充其常赋之数,则公、私皆利,寡咸服焉”。[8]刘将孙《养吾斋集》卷二八〈萧宗大行状〉:“爪哇军行,诸护送者奉头窜,独邵武(路)境上无哗”。[9]
亦黑丢失、兴奋参预远征,乃是出于蒙古皇帝的定夺。《元史》卷一三一〈亦黑丢失传〉:“至元二十九年,召进朝,尽献其所有珍异之物。时方议征爪哇,立福建行省,亦黑丢失与史弼、髙兴并为平章,诏军事付弼,海道事付亦黑丢失。仍谕之曰:汝等至爪哇,当遣使来报。汝等留彼,其馀小国即当自服,可遣招来之。彼若纳欵,皆汝等之力也”。[10]元明善《清河集》卷六〈兴奋神道碑〉:“至元二十九年,奏复立福建行省,改资德医生、福建右丞,奏罢福建盐运司、海船万户府、铁冶提举司。爪哇黥我行人孟琪,诏以公及史弼为平章,帅师讨其功,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隶左、右都元帅府二,征行上万户府四,出兵七千。赐公玉带、西锦服、甲胄、弓矢、鞍辔、大都良田千亩。进阶荣禄,谕公曹彬不杀降事。以三十年正月一日浮海”。[11]除外,在行的将领,除见於下引之参政孙某、都元帅那海、拜住、郑镇国、土虎登哥,万户脱欢[12]、捏只不丁、甜州不花、甯居仁、申元、褚怀远、李忠、郑珪、高德诚、张受、王天祥、李明、张塔剌赤等外,另有都批示使鲜卑诚,《元史》卷一六五〈鲜卑仲吉传〉:“〔鲜卑〕诚授宣武将军、髙邮上万户府副万戸,佩虎符,改授懐逺上将军、佥武卫亲军都批示使司事。领兵征爪哇,攻八百媳妇国,使广东,克勤於役,觅以疾卒”。[13]
《元史》卷一六二〈史弼传〉:“至元二十九年十二月,弼以五千人合诸军,发泉州,风急涛涌,船掀簸,士卒皆数日不克不及食。过七洲洋、万里石塘,歴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董、西董山、{牛崎屿}进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答、勾阑等山,驻兵伐木,造小船以进”。[14]《桐江集》卷五〈平爪哇露布〉:“由橄榄屿而过斗蜞屿,自昆仑洋而放沙磨洋。既逾吉利之门,遂抵熙陵之步”。[15]据此,远征军前去爪哇所经行的“海道”,前、後所经为:“七洲洋”,今七洲群岛东南洋面;“万里石塘”,今西沙群岛;“混沌洋”今占婆岛东南洋面;“东董—西董山”,今藩切市东南;“橄榄屿”,今头顿市西南昆仑岛;“昆仑洋”,今昆仑岛迤南洋面;“斗蜞屿”,今关丹市东南雕门(德基)岛;“假里马答”,今坤甸市西南卡里马塔(Karimata)岛;“勾阑山”,今坤甸市东南肯达旺岸西;“沙磨洋”,今勿里洞岛东南洋面;“吉利门”,今三宝垄市北卡里摩爪哇(Karimon Djava)岛;“熙陵步”,今苏腊巴亚市西北梭罗河口。比照世所传《郑和航海图》,可见“万里石塘屿”、“东董—西董”、“昆仑山(橄榄屿)”、“答那希(斗蜞)屿”、“假里马达”、“交兰(勾阑)山”等名称。[16]而曾是元军一度修息之所的“交栏山”,[17]还留下了“移民”。
比力黄省曾所载自“占城”前去“爪哇”的海道,[19]元军所经行明显偏西而帖近今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东岸。究其原因,为的是遣使“招谕”旁近诸国。《元史》卷一七〈世祖纪〉、卷一三一〈亦黑丢失传〉、卷一八〈成宗纪〉:“至元二十九年七月,阿里愿自备船,同张存从征爪哇军往招占城、甜不察,授阿里三珠虎符,张存一珠虎符,仍蠲阿里父布伯所负斡脱钞三千锭”。“至元三十年,军次占城,先遣郝成、刘渊谕降南巫裏、速木都剌、不鲁不都、八剌剌诸小国”。“又遣郑珪招谕木〔来〕由{来}诸小国,皆遣其子弟来降”。“至元三十一年十月,遣南巫里、速木答剌、继没剌{矛}〔予〕、毯阳使者各还其国,赐以三珠虎符及金银符,金、币、衣服有差。初,也黑丢失征爪哇时,尝招其濒海诸国,於是,南巫裏等遣人来附,以禁商泛海留京师;至是,弛商禁,故皆遣之”。[20]“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甜不察”,今柬埔寨;“南巫里”、“速木答剌”、“不鲁不都”、“八剌剌”、“毯阳”、“没剌予”,别离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邦加岛东南等处。而《大德南海志》〈诸蕃国〉的残文中,尚能见到“占城”、“实腊”和“南无里”、“深没陀罗”、“没里琶都”、“不剌”;[21]《郑和航海图》能见到“麻剌哇与”;[22]《西洋朝贡典录》卷上〈苏门答剌〉能见到“淡洋”。[23]
三
战争的颠末,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不速之客”的元远征军与爪哇的“麻喏八歇”领主土罕毕闍邪亦土罕必闍耶联兵,平息了“葛郎”领主哈只葛当倡议的“内乱”。《清河集》卷六〈兴奋神道碑〉:“史弼将水军,公将步军,期集八节涧。王土罕毕闍邪举国降,遣其相来言:葛郎王合只葛当,帅数万寡夺我要地。公救之,进军二道,杀数百人,贼溃。及西来贼战,战至暮,贼败。公虞爪哇、葛郎合,遂伐其谋。合只葛当陈兵十万,公督战,自旦至午,贼退。史弼军继至,拥贼进水,死数万,斩首五千,合只葛当乃始降。遣使招旁小国,公帅千人深进,虏葛朗王次子,烧其宫”。[24]《元史》卷一六二〈史弼传〉:“时爪哇与邻国葛郎搆怨,爪哇主哈只葛达那加剌,已为葛郎主哈只葛当所杀,其婿土罕必闍耶攻哈只葛当,不堪,退保麻喏八歇。闻弼等至,遣使以其国山水、户口及葛郎国地图迎降,求救。弼与诸将进击葛郎兵,大破之,哈只葛当走回国。髙兴言:爪哇虽降,倘中变,与葛郎合,则孤军悬绝,事不成测。弼遂分兵三道,与兴及亦黑丢失各将一道,攻葛郎。至答哈城,葛郎兵十馀万迎敌,自旦至午,葛郎兵败,进城自守,遂围之。哈只葛当出降,并取其老婆、官属以回”。[25]
相关第一阶段的战争,还有更为详尽的笔录。《元文类》卷四一〈经世大典序录政典征伐〉:“至元三十年二月十三日,史弼与孙参政帅都元帅那海、万戸甯居仁等水军,自杜并足由戎牙路港口至八节涧;兴奋与亦黑丢失、都元帅郑镇国、万戸脱欢等马步军自杜并足陆行,以万戸申元为先锋;遣副元帅土虎登哥、万戸褚怀远、李忠等乘锁风船,由戎牙路於麻喏巴歇浮梁前进”。“三月一日,会军八节涧。涧上接杜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行省於涧边设偃月营,留万戸王天祥守河津,土虎登哥、李忠等领水军,郑镇国、省都镇抚伦信等领马步军随省,水陆并进。希宁官惧,弃船宵遁,获鬼头大船百馀艘,令那海、居仁、万戸郑珪、高德诚、张受等镇八节涧海口”。“大军方进,土罕必闍耶使来告:葛郎王逃杀至麻喏巴歇,请官军救援。郑镇国引军赴章孤接援,兴进至麻喏巴歇”。“七日,葛郎兵三路攻土罕必闍耶。八日,亦黑丢失、孙参政率万戸李明迎贼於西南,不遇,兴与脱欢由东南路与贼战,杀数百人,馀奔溃山谷。午时,西南路贼又至,兴再战至晡,又败之”。“十九日,至答哈,葛郎国主以兵十馀万交战,自卯至未,连三战,贼败,奔溃,拥进河死者数万人,杀五千馀级。国主进内城拒守,官军围之,且招其降。戌时,国主哈只葛当出降”。[26]
第二阶段:被释的麻喏八歇的王起兵对抗,元军失利退军。可能是由於战况“不值得夸耀”,蒙古皇帝臣子的相关文字,都非分特别地简单,显然言有“所讳”。《清河集》卷六〈兴奋神道碑〉:“比还,史弼以纵土罕毕闍邪回国,遂畔往,诛合只葛当及其子,载二国诸宝及旁四小国臣。师还”。[27]《元文类》卷四一〈经世大典序录政典征伐〉:“至元三十年四月二日,遣土罕必闍耶还其地,具进贡礼,以万戸捏只不丁、甜州不花率兵二百护送。十九日,土罕必闍耶变节逃往,留军拒战,捏只不丁、甜州不花、省掾冯祥皆遇害。二十四日,军还”。[28]“留军拒战”,曾使元军陷进窘境。袁桷《清容集》卷三四〈拜住元帅出使事实〉:“至元二十九年,今浙东元帅拜住公奉世祖旨,以行军招安使从征爪哇。于时(三十年)髙(兴)、王(某)二将为蛮兵所围,公深进,拔围出之”。[29]就是明初所修的野史,同样也是语意仓皇。《元史》卷一六二〈史弼传〉:“土罕必闍耶乞回易降表,及所躲珍寳进朝,弼与亦黑丢失许之,遣万户担只不丁、甜州不花以兵二百护之还国。土罕必闍耶於道杀二人以叛,乘军还,夹路攘夺。弼自断後,且战且行,行三百里,得登船。行六十八日夜,达泉州,士卒死者三千馀人”。[30]
战争发作在“爪哇”王国的“畿辅”,其时,处所的政治中心已由“莆家龙”亦今北加浪岸(Pekalongan)市所在的“中爪哇”移到了“东爪哇”。[31]关於那个区域的天文情状,巩珍《西洋番国志》〈爪哇国〉:“杜板,番名赌班。其海滩上有小池,甜淡可饮。传说元朝命将史弼、兴奋伐闍婆,经月阻风不得登陆,军士饮渴死。二将仰天祝曰:衔命伐蛮,天若与之则泉生。乃以枪劅地,泉随涌起,至今唤为圣水云”。“杜板向东半日许至新村,番名革儿昔”。“新村向南行二十馀里到苏鲁马益港口,水淡沙浅,大船难进。用小船行二十馀里到苏鲁马益,番名苏儿把牙”。“于苏鲁马益小船行八十里,到埠头,名漳沽。登陆向西南行半日,到满者伯夷,则王居处也。其处有番人二三百家”。[32]“苏鲁马益”亦“苏耳巴牙”,即“八节涧”,“杜板”、“赌班”,即“杜并足”,“新村”亦“革儿昔”,即“戎牙路”,别离为今苏腊巴亚(Surabaya)亦泗水市、今市西北图班(Tuban)亦厨闽、西北格雷西(Geresik)亦锦石。满者伯夷(Madjapahit),即“麻诺巴歇”、今玛琅(Malang)市西;“漳沽”,即“章孤”,今莫佐克托(Mojokerto)亦惹班市西南昌格(Changir);而“葛郎”、“杜马班王府”,即新柯沙里(Singosari)王朝首都,今谏义里(Kediri)市。
四
除至元二十九、三十年处於战争形态外,元王朝与“爪哇”亦“闍婆”不断连结著“和好”的来往,曲到新朝的兴起。[33]《元史》卷一○、卷逐个、卷一二〈世祖纪〉、卷一八、卷一九、卷二○〈成宗纪〉、卷二二〈武宗纪〉、卷二七、卷二八〈英宗纪〉、卷二九、卷三○〈泰定帝纪〉、卷三六〈文宗纪〉:“至元十六年十二月,唆都所遣闍婆国青鸟使治中赵玉还”。“至元十七年十月,遣使谕爪哇国及交趾国。至元十八年十一月,诏谕爪哇国主,使亲来觐”。“至元十九年七月,宣慰孟庆元、万戸孙胜夫使爪哇回。闍婆国贡金佛塔”。“元贞元年九月,爪哇遣使来献方物”。“大德元年十月,爪哇遣失剌班曲木达奉表来降。二年九月,交趾、爪哇各贡方物”。“大德四年六月,吊吉而、爪哇等国二十二人来朝,赐衣遣之”。“至大元年二月,遣不达达思等送爪哇使还”。“延佑七年三月,爪哇遣使进贡”。“至治三年二月,天寿节,宾丹、爪哇等国遣使来贡”。“泰定二年二月,爪哇国遣其臣昔剌僧迦里也奉表及方物来朝贡”。“泰定三年二月,爪哇国遣使贡方物。四年十二月,爪哇遣使献金文豹、白猴、白鹦鹉各一。致和元年正月,诏优护爪哇国主札牙纳哥,仍赐衣物、弓矢”。“至顺三年三月,爪哇国遣其臣僧伽剌等八十三人奉金书表及方物来朝贡”。[34]
也答应以说,“爪哇”亦“闍婆”,当有元一代,以至明初,都是家喻户晓的“外国”。特殊是处置海外商业的商贾,更是令人憧憬的所在。《元文类》卷四宋本〈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流求实蜡接闍婆,日本辰韩薉貊倭。番船往时遗矴石,年年四处海无波”。[35]汪广洋《凤池吟稿》卷一○〈岭南杂录〉:“谁跨鲸鲵斩断虹?海波飞立瘴云空,闍婆实蜡船收澳,知是来朝起飓风”。[36]王彝《王常宗集》卷补〈泉州两烈士传〉:“孙天富、陈寳生者,皆泉州人也。两人相让,乃更相往留,或稍相辅以往。至十年,百货既集,犹不稽其子本,两人亦相互不私有一钱。其所涉异国,自髙句骊外,若闍婆、罗斛与凡工具诸夷,往中国亡虑数十万里。其人父子、君臣、男女、衣裳、饮食、居行、癖好之物,各有其俗,与中国殊。方是时,中国无事,干戈包武库中,礼乐之化焕如也。诸国之来王者,且帆蔽海上而未已,中国之至彼者,如工具家然。然以商贾往,不外与之交利而竞货。两人者,虽亦务商贾,异国人见此两人者,为人有特异也”。[37]汪克宽《环谷集》卷一〈吴山赋〉:“异珍辐辏以咸萃兮,委南金而象齿。大府(杭州路)屹立於雄藩兮,甍栋翬飞而丽美。台星耿耿而旁烛兮,闍婆、流球会同而至行”。[38]
时人对“爪哇”的领会,也较详尽。汪大渊《岛夷志略》〈爪哇〉:“爪哇,即古闍婆国。门遮把逸(麻诺巴歇)山,系官塲所居,宫室壮丽。地广人稠,实甲东瀛诸番。旧传国王系雷震石中而出,令女子为酋以长之。其田膏沃,地平衍,榖米丰裕,倍於他国。民不为盗,道不拾遗。谚云承平闍婆者,此也。俗朴。须眉椎髻,裹打布,惟酋长留髪”。“地产青盐,系晒成。胡椒每嵗万斤,极细,坚耐。色印布及鹦鹉之类、药物,皆自他国来也。货用硝珠、金、银、青縀、色绢、青白花碗、铁器之属”。[39]周致中《异域志》〈爪哇国〉:“古闍婆国也,自泉州发舶,一月可到。天无霜雪,四时之气常燠。地产胡椒、苏木。无城池、兵甲,无仓廪、府库。每遇时节,国王与其属驰马执枪校武。胜者受赏,亲友踊跃认为喜;伤死者,其妻掉臂而往。饮食以以木叶为盛,手撮而食。宴会则男女列坐,笑喧尽醒。凡草虫之类,尽皆烹食。市贾皆妇女,婚娶多论财,夫丧不出旬而适人。与中国为商,往来不停”。[40]还缘其所产布而闻名。王政《农书》卷二一〈木棉序〉:“木棉,吉贝木所生,占城、闍婆诸国皆有之。今已为中国珍货,但不自本土所产,不克不及足用”。[41]徐明善《天南行记》:“至元二十三年三月日,安南国世子臣陈日煊状:一闍婆国白布二十个,一闍婆国间色布十个”。[42]
“爪哇”亦“闍婆”,又是整个海上交通收集的重要枢纽。就是在时人的常识范围内,也能清晰地说出其与内陆“漕河”沿岸城市的跟尾。《雍正畿辅通志》卷九七欧阳玄〈通惠河政绩碑记〉:“又自昆仑西南,水进海者,遶出南诏之後,历交趾、闍婆、实腊、占城、百粤之国,东南过琉球、日本,东至三韩,逺人之名琛异寳、神马奇产,航海而至。或逾年之程,皆由漕河以致阙下,斯又古今载籍之所未有者也”。[43]自陆上来中国、从海上回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而自海上来中国、仍从海上回的波希米亚人後裔、芳济会教士鄂多立克,在由别人代笔的“口述”著做中,都提到了“Java”、“Jawa”亦爪哇。《马可波罗行纪》(Travels of Marco Polo)第一六八章〈爪哇大岛〉:“自占巴首途向南飞行一千五百哩,抵一大半岛,名称Jawa。据此国水手言,此地为世界更大之岛。此岛四周确有五千哩,属一大王而不纳贡他国”。“大汗始末未能攫取此岛,盖因其间隔甚远,而海上远征需费甚巨也。刺桐(泉州)及蛮子之商人在此大获其利”。[44]《鄂多立克东游录》(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World Described by Friar Odoric the Bohemian, of Friuli in the Province of Saint Anthony):“契丹的大汗原曾屡次跟该国(爪哇,Java)王兵戈,但此王总把他击败和战胜”。[45]
五
随著南海商业的规模扩展,早在赵氏南渡以後,“南海”上的“区域”性“大国”之一“闍婆”亦“爪哇”,天然地成了遭到朝廷和沿海处置海外交易人们的十分存眷。南宋皇帝以“特殊膏泽”和“特殊宠荣”来“牢笼”那个有著很多所需“货物”国度的君主。翟汝文《翟忠惠集》卷一〈闍婆国王悉里地茶兰固野明堂加恩造〉:“朕省方近国,聿崇三嵗之亲祠;展摘合宫,咸仿九筵之往造。财宝交荐,豆籩骏奔。辑广礼以涓成,委鸿休而来假。肆推庆施,用轶緜区。具官某性量温恭,天资诚顺。宅海阪而有寡,自矜乐国之馀;向天阙以看光,夙起华风之慕。梯航屡至,爵服载颁。地虽隔於域中,心每倾於日下。属修元祀,普洽湛恩。惟显相之劳,赏已加於羣后;念来臣之旧,泽岂间於遐方?即六纛之前仪,仍三槐之故秩。衍之多戸,陪以实封。并为裔土之光,式广穹旻之佑。於戯!宠均列辟,曽无表里之殊;居限重溟,当识朝廷之谊。往绥蕃祉,以永令名”。[46]以至还有专门礼品发往泉州,以捐赠令人敬慕的中国“词臣”的事例。孙觌《孙尚书集》卷五九〈汪藻墓志铭〉:“海舶次泉,闍婆国主附送冰片数百两为公夀,公郤之,或曰:异国之王,因舶商致方物修故事,不成郤也。公饬送公帑,一铢不取”。[47]
几乎就在中国南方进进元朝邦畿的最后,合罕就起头了使更大宇域“臣服”的雄心壮志方案。在实现南方的“霸业”上,爪哇之於巽他群岛,乃皇帝与他臣子方案中的关键。现实上,当远征军草草返旆以後,元世祖仍在方案再度收兵。许有壬《至正集》卷四八〈刘国杰神道碑〉:“癸巳(至元三十年)秋,进觐。上曰:爪哇既得复失,卿盍为朕行?对曰:爪哇,指末物;交趾,掌中物也,臣愿为陛下取之。上曰:此事犹痒在心,岂诸人爬搔所及?卿言乃深合我意。议典军十万,公对曰:十万大费,只须万人。上曰:十万多,一万少,以番、汉五万付卿。公请近臣为监,上初不准,以示兼任,请不已,乃令自择。时亲王亦乞剌歹在侧,公以请,许之。授荣禄医生、安南行省平章政事,赐锦衣一袭,期诸军会桂林。甲午春,朝廷有大故,师遂寝”。[48]别有一个情状值得深思:於至元、大德间有著盛名的元朝词臣,曾在其做品中将蒙古戎行脚印曾历的“闍婆”、“倭奴(日本)”以及自“也可兀鲁思”崩溃以後曾试图营略的“日进之西澨”等都置於“天子”之“天戈所加”、“正朔所颁”的范畴。[49]而以史弼、兴奋、亦黑丢失等三“平章”为首的“远征”当局曾经在“爪哇”的短暂“施政”,似乎也是那种“诡计”的表达。[50]
毫无疑问,“爪哇”之役乃是一件“失败”的战争。即便是蒙古皇帝也如是认为,那处置後的处置也能够看出。《元史》卷一七〈世祖纪〉:“至元三十年十二月,平章政事亦黑丢失、史弼、髙兴等无功而还,各杖而耻之,仍没家资三之一”。[51]可是,在前引方回的做品中,不乏颂扬的衬着。除了史弼外,兴奋也是他的赞誉对像,当然也包罗对其参与“爪哇”之役的称道。《桐江续集》卷二九〈海东青赋〉:“大德三年己亥七月十三日,皇帝命荣禄医生髙公兴为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五年辛丑二月十九日,驿使爰来,有海东青之赐。於杭之钱塘门外昭庆教场遗基,筑亭凿池以养之。紫阳方回撰赋一首,拜手稽首”。“国度赖英杰之力兮,其报亦有以异乎通俗。猗我定翁,武烈传芳。帘垂元佑,族大以昌。克佐圣元,纪於旂常。南斗之南,穷夫海洋。千百头其鳄鱼兮,迎公舶而徘徊。凡天戈之所指兮,威振武夫八荒。沐雨露以润泽兮,胥枯起而槁昂。占腊、暹而闍婆兮,俾悉梯而悉航”。[52]除外,以至还有成册的“纂录”。陈仁子《牧莱脞语》二稿卷五〈征爪哇录序〉:“汴梁文公华甫擐甲胄躬总戎役,跋履良苦,於征爪哇事谙熟甚富,纂录始末,做为一编。及佐耒郡,廉洁有政声。过吾庐,出示是编,因取版行。此本传播传闻绝域,庶为不知天命者之戒”。[53]
最後,《元朝史》第一○章〈元朝的对外关系〉:“至元三十年秋,忽必烈召见刘国杰,预备召集十万戎行,再举侵略爪哇”。[54]方骏〈元初亚洲征伐战争的对内影响〉一文则云:“至元三十年秋,对兵败爪哇耿耿於怀的忽必烈,召来刘国杰:爪哇既得复失,卿盍为朕行?此事犹痒在心,岂诸人爬搔所及?刘国杰满口应承。忽必烈当即决定给他十万军马,刘只要万人,最後折中,决定由刘国杰领番兵五万出征爪哇,期诸军会桂林。後因世祖驾崩,师遂寝”。[55]核以前引,做者看漏了刘国杰话中有“交趾,掌中物也”之言,所以,“议典军十万”,“以番、汉五万付卿”等都是指方案中的对“安南”而非对“爪哇”的战争。假使是後者,至少,师旅的集中点不会是内陆的“桂林”、静江路亦今广西桂林市,而应是沿海今福建泉州、广东广州市的泉州、广州路。黄溍《金华集》卷二五〈刘国杰神道碑〉:“至元三十年,拜荣禄医生、湖广安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统蒙古、汉军、溪洞土兵十万南征交趾,仍别铸行中书省印,令佩之以行。公奏乞以亲王一人同领军务,乃命宗王亦吉列歹董其师。三十一年春正月,建省于静江,诏赐锦衣一袭。二月,诸军毕集,摆设已定,闻国有大故,事遂中行,还军武昌”。[56]
War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Java and Yuan Dynasty
Abstract: It was an important event that the Mongolian soldiers attacked Java in the end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in the histories both Yuan and Southeast Asia. Cited the poem and articles which had not been quoted written by Fang Hui, the official who lived during late Song and early Yuan,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war and make the comprehension of certain problems deeper and clearer, such as the expeditionary army had taken the one by west of the ‘usual’ sea route in order to summon the nations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the Sumatera Island to submit to the emperor, and the campaign which might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happened in the main area of the kingdom where the capital Madjapahit city situated, also Java Timur where today’s city Surabaya situated. The people in Java had kept the friendly intercourses with those in Yuan Empire after the invaders withdrew from the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Java as an economic center also hub of communication had been among those oversea countries wildly known then and there in China.
[1]《桐江集》卷五〈平爪哇露布〉,南京,江苏古籍出书社影印《宛委别躲》本,页353、354。
[2]页348、349。
[3]页353。
[4]《四库全书》本,页13下、14上、下。
[5]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一九七八年,页3799、3800、3801、3802。
[6]《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武英殿聚珍》本,页11下、12上。
[7]《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本至正刊本,页35下、36上。
[8]北京,中华书局陈高华、孟繁清点校本,一九九七年,页271。
[9]《四库全书》本,页7上。
[10]页3199。
[11]台北,新文丰出书公司《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藕香零拾》本,页192下。
[12]又,《元史》卷一二三〈苫彻拔都儿传〉,页3032:“脱欢升昭勇上将军、征行军万戸府达鲁花赤,佩三珠虎符。又以征爪哇功,升昭毅上将军,镇守无为、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
[13]页3886。
[14]页3802。
[15]页351。
[16]北京,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向达整理本,一九八二年,页40、43、44、49、45。
[17]《元文类》卷四一〈经世大典序录政典征伐〉,页36上、下:“至元三十年正月十八日,至拘拦山议方略。二月六日,亦黑丢失、孙参政先领本省幕官,并招谕爪哇等处宣慰司官曲海牙、杨梓、全忠祖、万戸张塔剌赤等五百馀人,船十艘,往招谕。议定後七日,大军继进于吉利门相候”。
[18]《岛夷志略》〈交栏山〉,《四库全书》本,页31下:“国初,军士征闍婆,遭风於山(交栏)下,辄损船。一船幸免,唯存钉灰。见其山多木,故於其地造船一十馀只,若樯柁若帆若篙,靡不具备。飘然长往,有病卒百馀人,不克不及往者,遂留山中。今唐人与番人丛杂而居之”。
[19]《西洋朝贡典录》卷上〈爪哇国〉,北京,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谢方校注本,一九八二年,页18:“由占城而往,针位:取灵山,灵山之水可六十托。又五十更,曰蜈蜞屿。由屿尾礁而西,五更,平冒山。又十更,看东蛇龙之山,贯圆屿、双屿之中。经罗帏之山,山之水十有托。又五更,取竹峪。又四更,取鸡笼之屿。又十更,至勾拦之山,能够治薪、水。又三十更,平吉利门之山,又五更,平胡椒之山。又三更,平那参之山,由是而至杜板。又五更,而至爪哇之新村”。蜈蜞屿,今大纳土纳岛;东蛇龙山,今淡美兰岛;罗帏山,今巴达斯岛;鸡笼山,今卡里马塔岛。
[20]页365、3199、388。
[21]广州,广东人民出书社《广州史志丛书》本,一九九一年,页45、46。
[22]页47。
[23]页64。
[24]页192下。
[25]页3802。
[26]页36下、37上。
[27]页192下。
[28]页37上、下。
[29]《四部丛刊初编》景印元刊本,页22上、下。
[30]页3802。
[31]赵汝适《诸蕃志》卷上〈闍婆国〉,北京,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杨博文校释本,一九九六年,页54:“闍婆国,别名莆家龙”。
[32]北京,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向达校注本,一九八二年,页6、7。
[33]张燮《工具洋考》卷三〈下港〉,《四库全书》本,页3下:“洪武三年,〔爪哇〕王昔里八达剌遣使奉金叶表,贡方物及黑奴三百人,纳元所授宣勅二道”。
[34]页218、227、236、244、245、396、413、420、431、496、599、655、668、683、684、802。
[35]页14上。
[36]《四库全书》本,页24上。
[37]《四库全书》本,页5上、下。
[38]《四库全书》本,页16上。
[39]页18下、19上。
[40]北京,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陆峻岭校注本,一九八一年,页25。
[41]《四库全书》本,页26上。
[42]上海古籍出书社《说郛三种》《说郛一百二十弖》本,页2607下。
[43]《四库全书》本,页42下、43上。
[44]石家庄,河北人民出书社党宝海新注冯承钧中译本,一九九九年,页591。
[45]北京,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何高济中译本,一九八一年,页57。
[46]《四库全书》本,页上、13下。
[47]北京,线拆书局《宋集珍本丛刊》影印明刊本,页700上、下。
[48]台北,新文丰出书公司《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宣统刊本,页323上、下。
[49]《全国同文集》卷六姚燧〈新修滕王阁记〉,《四库全书》本,页2上:“今世祖天戈所加,正朔所颁,南极於闍婆,东至於倭奴,西被於日进之西澨,而北尽於人迹所不成践者”。
[50]《岛夷志略》〈爪哇〉,页18下、19上:“大德年间,{伊克默色}〔亦黑丢失〕、平章史弼、髙兴曽往其地,令臣属、纳税贡,立衙门、振法纪,设展兵以递文书。守常刑,重盐法,使铜钱,俗以银、锡、鍮、铜杂铸如螺甲大,名为银钱,以权铜钱利用”。
[51]页375。
[52]页11下、12上、13下。
[53]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初影元钞本,页721下、722上。
[54]北京,人民出书社刊本,一九八六年,页427、428。
[55]载《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一五辑,南方出书社,二○○二年,页52。
[56]《四部丛刊初编》景印元刊本,页1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