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無臂,扔無敵

游戏 2年前 阅读:5 评论:0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

  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对此中“攘無臂;扔無敵;”似乎历来模糊。

  王弼解: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

  河上公解:虽欲大怒,若无臂可攘也。虽欲仍引之,若无敌可仍也。

  皆模糊,特殊对“攘無臂;扔(仍)無敵”没有详细训说。所以陈鼓应说:“那就是说,固然有步地,却像没有步地可摆;固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固然面对仇敌,却像没有仇敌可赴;固然有刀兵,却像没有刀兵可持。”此中“没有臂膀可举”让人忍俊。之所以如斯,窃认为因为《老子》一文逃求文字整洁和修辞效果,不免以辞害义;又非一人所为,固不免矛盾。這个句式在《老子》中其它例子還有如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等。這句一般語序應為:“无行行;无攘臂;无执兵”,即行无排队;不攘臂而怒;不执兵之意。有意让“吾”处于一种不肯战,就是六十七章所謂“慈”的狀態:“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最初起到哀兵必胜的效果。而非“没有步地可摆”“没有臂膀可举”“没有仇敌可赴”“没有刀兵可持”。此中王弼、何上公的“仍无敌”“扔无敌”各版有文字差别,而皆不得其确解。战国郭店版尚无此段。但马王堆两种帛书皆做“乃无敌”,然也。

  帛书甲本: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近亡吾宝矣。

  帛书乙本: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宝矣。

  “扔无敌”假设照三十八章“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之“扔”解,当解做击或曰強拉。故“扔无敌”当解做“不击敌”或“不强拉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