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岭峰峦

1年前 (2023-02-11)阅读2回复1
dyyh
dyyh
  • 总版主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345335
  • 级别网站编辑
  • 主题69067
  • 回复0
楼主

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位诗人像 *** 那样熟悉山、喜欢山、赞誉山, 具有如斯浓重的大山情结。山在 *** 诗词中几乎无处不在,大的、小的、高的、低的、虚的、实的、有名的、无名的,令人琳琅满目,既是吟咏对象,也是灵感源泉。在 *** 的感性世界和审美视野中,山老是千姿百态、神摘飞扬,或瑰伟雄奇,或高耸险峻,或葱茏迤逦,蕴涵着壮阔的时代风云、奇绝的天然风貌和明显的社会情态。山,锤炼了他的钢铁意志和坚韧性格,笔录了他的斗争脚印和心路过程,凝练了他的宏伟志向和博大胸襟,寄寓了他的感悟遐思和闲情雅趣。 *** 钟情于山,又超越于山,山的深厚厚重、豪放坚硬和博大精深与他的诗词天衣无缝,启人深思、扣人心弦。

以山记史:踏遍青山人未老

1910年秋天,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立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放誓言,他从韶山走向外面的世界。从此, *** 踏遍千山,脚印全国。他在岳麓山下“指点山河,激扬文字,粪土昔时万户侯”;他在“烟雨莽苍苍”的龟山、蛇山下苦苦深思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前途;他在井冈山、武夷山一带“唤起工农千百万”,点燃武拆割据的星星之火;他在龙岗、白云山、闽山一带“横扫千军如卷席”,一次次破坏反动戎行的鼎力大举“围剿”;他在会昌山忧患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危在朝夕的赤军命运;他率领赤军翻越五岭、娄山、苍山、乌蒙山、岷山、六盘山、昆仑山等崇山峻岭,不竭脱节仇敌的围逃切断。待到 *** 一声号令,“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末于推翻三座大山,迎来“天崩地裂翻天覆地慨而慷”“一唱雄鸡全国白”。

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吊碣石山,抒发“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世”的慨叹;面临“风樯动,龟蛇静”,他谋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图”;他远看南天,高唱“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送瘟神”颂歌;他到韶山,神驰“喜看稻菽千重浪,各处英雄下夕烟”的光亮前景;他登庐山,“冷眼向洋看世界”“乱云飞渡仍沉着”;他神游九嶷山,赞扬“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美妙现实;他重上井冈山,为“旧貌变新颜”而兴高采烈。

*** 诗词是具有汗青性的完全系列,正如他本身所说“做为史料,是能够的”。一座座大山,贯串起来就是 *** 上下求索的斗争人生史,跌宕起伏的中国革命史,日新月异的社会开展史。《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做,仿佛就是 *** 大山情结的一个缩影,因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成功的山。而频繁呈现的“山加红旗”意象,如“山下旗帜在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不周山下红旗乱”“六盘山上顶峰,红旗漫卷西风”,最能表现 *** 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的本质。那个意象是 *** 持久革命生活生计的生动写照,因为他的灿烂人生是从山里起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在山里逃求到其实不断走向胜利的。

以山言志:刺破彼苍锷未残

1934年1月,冯雪峰到了江西瑞金。他告诉 *** 说,鲁迅在读了他创做于井冈山期间的几首词后,认为有一种“山大王”的气焰。鲁迅的评点可谓是独具慧眼, *** 听了不由畅怀大笑,颇有一种知遇之感。

*** 既顽强又威猛,他的“山大王”气焰起首表示为不惧艰险、无坚不摧的大无畏精神。 *** 坦言:“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几倍。”然而,“赤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纵然“路隘林深苔滑”,革命步队仍然“曲指武夷山下”。“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不到长城非豪杰”。别说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关漫道实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离天三尺三”的山再高,勇猛赤军“马不停蹄未下鞍”,决然把高山踩在脚下。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澎湃走泥丸”,好一个“细浪”“泥丸”,赤军的征服者形象霎时跃然纸上。

山,是 *** 不竭逾越、攻坚克难的对象,又是他意欲革新、造福桑梓的对象, *** 的“山大王”气焰,也表示为愚公移山、改变乾坤的革新者气焰。“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冷彻”的昆仑山,“夏季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 顺势诘问:“千秋功功,谁人曾与评说?” *** 存眷昆仑山,本色上是忧患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配合命运。“不要那高,不要那多雪”一句,足够表示出主宰沉浮的伟力和自信。“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他对三截大山做出了中庸之道的处置:“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诗人用最为雄奇豪壮的诗句表达了“承平世界,全球同此凉热”的高尚抱负,塑造了一个安身中华、放眼世界、襟怀全国,比昆仑山愈加伟岸的光辉形象。

山,在 *** 心目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具有坦荡无私、敢做敢为的高尚操行, *** 的“山大王”气焰,还表示为山便是我、我便是山的人格形象,彰显他对人生、社会的深邃根究以及肩负汗青责任的任务担任。 *** 描绘的山,是天然的人化,也是人化的天然。为了救国救民, *** “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峭壁”,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各人,“从此天边孤旅”。山挺拔进云,“刺破彼苍锷未残”,正如林则徐联语所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山顶天登时、一柱擎天,“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那是对中国 *** 人无私无畏、力挽狂澜精神操行的生动诠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那是最凸显 *** 伟人气宇的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激越旷达、发奋有为、兴旺向上斗争精神的诗意礼赞。

以山适意:无限光景在险峰

山的描摹变化多端,婀娜多姿。即使是统一座山,也会因方位、视角、时节、天气、心境等差别而仪态万千。清代刘熙载《艺概》云:“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 *** 既是叱咤风云的革命家,也是感情丰富的浪漫诗人,翰墨所到,不只有翻山越岭的雄姿英才,有重整河山的铁臂银锄,也有兴致勃勃的爬山看景,有悠然自得的抒情适意。特殊是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七绝·五云山》《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等,尽情展现了 *** “性本爱丘山”的文人气量。

*** 笔下的山遍及大江南北。从北国的“山舞银蛇”到南方的“万山红遍”;从东南的“赣水苍莽闽山碧”到西南的“乌蒙澎湃”;从西部“飞起玉龙三百万”的昆仑山到东部“远接群峰近拂堤”的五云山,再到中部的“龟蛇锁大江”,一应俱全。

*** 描画的山活乖巧现。“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驰急,万马战犹酣”,想象奇绝。昆仑山“横空出生避世”,令人目眩神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设喻精妙令人拍案喊绝。 *** 两次提到武汉的龟山与蛇山,神韵迥然有别。大革命失败时,“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动中有静,流露出“心绪苍凉”;和日常平凡期,“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静中有动,它们“阅尽人世春色”。“一山飞峙大江边”,庐山从天外“飞”来,既富生气,又颇神异。

*** 吟咏的山因时而异。春山是“云开衡岳积阴行,天马凤凰春树里”;夏山是“雨后复夕阳, 关山阵阵苍”;秋山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山为“更喜岷山千里雪”。晨山是“漫空雁喊霜晨月”,暮山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好天的山是“天高云淡”,雨天的山是“雨从青野上山来”,雾天的山是“雾满龙冈千嶂暗”。

*** 才情灵敏,诗艺绝伦,“无山不进诗,进诗成绝唱”,山巍峨,景寥廓,意深远,营造出“山河如斯多娇”“山河如画”的绝美诗境。他钟情的山有高有低,但更沉浸于“跃上碧绿四百旋”的审美体验,因为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深谙“无限光景在险峰”。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纂:杨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纂:邵竞

来源:做者:汪建新 进修时报

0
回帖

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岭峰峦 相关回复(1)

晨曦微凉
晨曦微凉
沙发
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岭峰峦,如同革命之路上的重重挑战与考验。
1周前 (06-04 09:38)回复0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