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写“愁“:有体积有重量,可装载可度量

1天前 (02-10 00:07)阅读1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1253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073
  • 回复0
楼主

喜怒哀乐,人情世故,那都是笼统的感情。诗家写愁,手法独多。他的经常通过比方手法,把笼统感情详细化,把愁那种无形的感情有形化或者说是物化。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人有以山喻愁者,如杜少陵曰:“忧端如山来,澒洞不成掇“。又赵嘏云:“落日楼上山堆叠,未抵春愁一倍多“。有以水喻愁者,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多少愁,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又贺方回云:“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别致,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南宋张端义《贵耳集》说,诗人有以海喻愁者。唐李颀云: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深浅愁。

把愁情写得详细可感,有体积有重量,可拆

载可度量的例子甚多。

宋初诗人郑文宝《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春潭,曲到离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愁过江南。

周邦彦把那首诗改写成词,《尉迟杯》: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

等行醒拥重衾,载得离恨回往。

李清照又把船载得动,改变为载不动。《武陵春》: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船。

只想双溪舴艋船,载不动,许多愁。

石孝友则化船为马:(《全宋词》卷180)

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

《西厢记》中,王实甫又把船改变成了车,第四本第一折:

试着那司露台诡计半年愁,

端的是承平车儿约有十余载。

第三折:

遍人世懊恼填胸臆,

那些大小车儿若何载得起!

清褚人获《坚瓠集》载明洪武年间张彦伦《咏愁》一诗,“警策可诵“:

来何随便往何迟,半在胸中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往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浓如野外连天草,乱似空中惹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世何处不相随。

此诗通过形象的比方,写出了愁的踪迹,时间,空间,形态,也算是不落窠臼。

在前人咏愁体例的启发下,前代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唱词:

爹爹的玉帛,千车载,万船拆,

千车也载不尽,万船也拆不完,

铁梅我定要把它好好保留在身边!

那里写的不是愁情,而是前辈的革命传统和勇敢的斗争精神,也是笼统不成见的。但是化笼统为详细艺术手法的借鉴前人,则是隐然可见的!

文中插图,与文章无关。

0
回帖

古代诗人写“愁“:有体积有重量,可装载可度量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