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辛弃疾的巅峰对决,这十首《西江月》,你喜欢哪一首呢?

2天前 (02-08 10:35)阅读1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1256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136
  • 回复0
楼主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稀有的多面手,多条理、全方位的文化巨子。

他的诗是一种雄浑的蕴躲,能够令人思接千载,让时空飞扬;他的古文是高山流水般的大雅,清爽豁达,洗尽铅华。

辛弃疾——中国南宋豪宕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爱国诗人陆游双峰并峙。

其词抒写力求恢复国度同一的爱国热情,倾吐壮志难酬的悲忿。题材宽广又善化用前人典故进词,风气沉雄豪放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下面一路来读一读“苏辛”二人的《西江月》,感触感染一下两位奇才的名做。

1.《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喊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看。

词的上片寓情于景。词人把天然之景与人的感触感染连系起来,不单表示了季节的转换,并且也表示出光阴易逝、容颜将老的无法之感。下片写单独一人于异乡把盏弄月的孤寂处境和忧国忧民的思路。

整首词凸起了一个“凉”字,以清凉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感情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好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惨”,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厚根究。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三更喊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斥,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在此期间,在上饶栖身为多,在此留下了很多词做。那首词便是此中年时代颠末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此词做于做者贬官闲居江西之时,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喊,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征,展示出夏夜村落田野的幽丽风光及做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田园光景,情景交融,幽丽如画,温馨天然,生动传神,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做。

3.《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宋代〕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约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醒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那是一首寄情山川的词。上片写词人路上的见闻和醒态,下片言词人对美妙景物的吝惜之情。

此词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画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世仙境图,表示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域,抒发了做者乐看、豁达、以顺处逆的肚量。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境域空灵浩渺,读往返味无限。

4.《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宋代〕

醒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时间。近来始觉前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醒倒,问松我醒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往。

那首词应当做于庆元年间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此时南宋朝廷不思恢复,一味地妄想享乐。词人忧心如焚,又不克不及明言,于是创做此词以抒发心中愤激之情。

辛弃疾的那首小词,粗看,正如题目所示,是一时即兴之做。但假设再往里认真一看,那么会发现做者是在借诙谐诙谐之笔达发泄心里的不服。如再深进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做者是因为社会现实的暗中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未便明说而又不克不及不说,所以,只好借用那种体例,来酣畅淋漓地宣泄他的实情实感。

5.《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宋代〕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本身的人生感慨。到做此词为行,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则“三过平山堂下”本色上浓缩了苏轼近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乱生活生计。

此词上片写做者敬仰恩师欧阳修词做手迹而生的慨叹;下片写听唱欧阳修词而生慨叹,道出对恩师的缅怀之情,有抚今逃昔的万千慨叹。全词以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为中心线索,上下片意脉不竭,天衣无缝。

6.《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宋代〕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适宜,宜醒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进出入。乃翁照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此词做于辛弃疾晚年退居铅山期间,见于《稼轩长短句》卷十。中年以后曾持久闲居上饶、铅山等地。那是词人晚年在江西铅山写给儿孙们的一首词。

那阕词外表写得悠闲自得,然而读者却不克不及不感应它骨子里正激荡着未能为国度同一大业出力的压制不服之气。关于一会儿从炽热的事业中退下来的那位白叟来说,宜醒、宜游、宜睡的生活立场和管竹、管山、管水的生活情趣当然是可取的,然而,他那一颗激荡的心,却不克不及如斯安设。所以那种悠闲所掩饰的那一番几乎使他隐了一辈子的痛苦,更令人冲动。

7.《西江月·重九》

苏轼 〔宋代〕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昔时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没必要看茱萸,俯仰人世今古。

该词首句写面前,系实境;次句写远眺,系虚境;第三句由远眺而思忆远方弟弟。“昔时”在徐州同游戏马台,“今日”在黄州孤居长江边,于比照中落实心境的“凄凉”。

过片以“黄花”点出重九。“莫恨”、“且教”,语似奔放而实含难过。结末二句反用杜甫诗意,给全词充满上一股浓浓的人生虚无之感。

8.《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 〔宋代〕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夕照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淳熙五年,辛弃疾由临安赴湖北任转运副使,船行江上,过摘石矶时创做了那首词。

词的上片写江行所见,先写摘石黄昏风光之美,再谓白鸥来往无心,人则与世无争,不管风波若何邪恶都能泰然处之。下片承接上片以鸥鸟喻渔父,兼以自喻之意,写其有鱼堪脍,有酒可斟,过着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天然不会往关心千古的兴亡。那首词虽意志消沉,却既有意境,又有拜托,是“戏做”中的佳做。

9.《西江月·梅花》

苏轼 〔宋代〕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此词当为吊唁随做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做,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

上阕通过颂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誉梅花的艳丽多姿来写朝云生成丽量,进而感激朝云对本身纯实崇高的豪情一往而深,互为良知的友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风格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做。

10.《西江月·粉面都成醒梦》

辛弃疾 〔宋代〕

粉面都成醒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待。

此词元刊本编在庆元二年遣放歌者诸词之间,却非为侍女所做。词意显为做者续娶范氏病殁时追想情景,是一首悼亡词。

上片写夫人逝世后容颜只能梦中见,其实是本身的知音,下片写夫人诗书极好,既是知音又有内助之劳。此词追想其生平数事,既认为知音,又表扬其内助之劳,更推崇其诗书之佳,篇幅虽短,情意殷切。

以上十首《西江月》各具特色,皆为不朽之佳篇。各人更喜好那一首?

0
回帖

苏轼与辛弃疾的巅峰对决,这十首《西江月》,你喜欢哪一首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