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为什么总喜欢谈论虚构出来的人物罗成和李元霸?

1个月前 (01-07 02:15)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659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3187
  • 回复0
楼主

隋唐那么多实在英雄,为什么小说家要重点衬着虚构的罗成和宇文成都呢?——刘焕的书房

熟悉中国历代演义的,都对隋唐故事耳熟能详,那里不再赘述。

不外,各人都是儿时看隋唐演义,长大后看隋唐野史,也晓得李元霸和宇文成都那些人其实其实不存在。

那么,有没有人想过一个问题:隋唐有那么多实在存在的汗青人物,好比做为功臣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做者不去写,而要重点衬着虚构的罗成和宇文成都呢?

那个问题值得说下。

三国演义和汗青演义小说的降生

此前我写过一篇石破天惊:《三国演义》和中国通俗小说的鼓起,里面说,固然今天人们考证出《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做者是罗贯中。

但不晓得是明初制止了那本书,仍是印刷术比力落后,明初100多年的时间里,《三国演义》那本书置之不理,以至无人晓得!

从1368年明朝成立,不断到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那100多年时间里,明朝没有任何一个文人在诗文、条记中提到过《三国演义》,也没有任何一小我读过《三国演义》。

第一个提到《三国演义》的是弘治年间浙江金华一个叫做蒋大器的人,他给《三国演义》写了序言。

蒋大器说,宋元的一些话本,言辞鄙谬,不胜入目,良多士人都厌恶那些评书。可是山东东原一个叫做罗贯中的人,按照《三国志》写做了一个《三国志通俗演义》,语言通俗并且不猥琐,书成以后,士医生都争着看,一时间引发极大颤动。

蒋大器的序文告诉我们如下几个问题,宋元话本比力粗俗,士人们不喜好看。罗贯中写了一本《三国演义》,各人却都很喜好看,争相传抄,以便于更多人阅读。

然而,那也给了我们一个千古之谜:罗贯中事实是元末明初的人,仍是明朝中叶的人?

若是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何以明初人们关于《三国演义》没有任何评论?看蒋大器的序言,罗贯中似乎应该是明朝中叶的人,更为得当点,当然了,还需要汗青学家进一步考证。

后来,《三国演义》实正大范畴传布,是在嘉靖期间,武定侯郭勋,此人固然是一个权臣,并且结局欠好,但是在文化史上十分重要。阿谁年代刻书,仍是雕版印刷(泥活字印刷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利用),所以需要大量的雕版和钱,所以册本传布很慢,武定侯郭勋既有财帛,也有兴趣,印刷发行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那两本书,一会儿就颤动了其时的文坛。

就此,从嘉靖期间起头,中国的印刷行业才实的上了一个台阶。

不外,若是你得到一本嘉靖本《三国演义》,你大要会看不下去,和今天版本的差距有点像金庸连载版和新修版的差距一样大。

今天的版本其实是清朝毛宗岗父子修改后的版本,嘉靖本文辞更偏文言一点,且里面有大量落款“周静轩”的狗屁欠亨的打油诗,毛宗岗把那些全给删了,然后愈加强调了“尊刘抑曹”的气概,但凡对曹魏有利的,好比赫赫有名的“豺狼骑”,《三国演义》通篇就没提到过,就是不想凸起曹魏的凶猛,而拼命衬着蜀汉的强大。

此时,万历初年,神魔小说《西游记》正好也起头刊行,和万历年间的《金瓶梅》一路,就被称为“四大奇书”。同时,那四大奇书不只流行明朝,更有才子对其停止点评,也是一大亮点,李贽点评《西游记》、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张竹坡点评《金瓶梅》,但我们晓得,不单单是点评,好比金圣叹间接腰斩了水浒,毛宗岗则把《三国演义》好好修改了一番。

为什么四大奇书指的是那四本呢,好比《封神演义》也是万历年间的,为何不在此中呢?

本来那四本正好代表了四种小说题材,即《三国演义》的汗青演义小说、《水浒传》的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的神魔小说、《金瓶梅》的世情小说。比及清朝时候,《红楼梦》横空出生避世,且和《金瓶梅》一个题材,才替代了它。

汗青演义小说对《三国演义》的模拟

有人说,说了那么多,都是初中文学常识,各人伙都晓得,有什么意义?

其实,那正能申明文头提出的阿谁问题。

在明朝末年,公众关于小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几乎求过于供。

而我们晓得,当一个题材火了之后,一定呈现大量跟风者。

好比盗墓小说火了之后,2008年之后的十年,中国悬疑小说界至少降生了上千本盗墓小说,并且里面一定有一个胖子,有一个绝世高手,显然是对《盗墓条记》的模拟。

明朝末年就是如许的情况。

说到那里就要说到其时的两大印刷中心了,就是南曲隶的苏州和福建的建阳。

苏州不断富甲全国能够理解,建阳为什么是印刷中心呢?

本来阿谁时候仍是雕版印刷,需要大量的竹木,建阳那边正好树木多,便利雕版,所以聚集了大量的书商。

所以说,当市场求过于供的时候,读者看完了一遍又一遍《盗墓条记》,却发现没书可看了,那些跟风之做也能够暂时解解馋。

同样的,明末的读者读完了《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就想找来类似的看看,却发现没有,他们恨不得汉魏唐宋每一个朝代都有一本演义。

没有怎么办呢?书商本身写。

所以,我们晓得,签名罗贯中的还有一本叫做《残唐五代史演义》的书,里面文辞猥琐,并且大段照抄三国,我想,应该不至于是罗贯中的原著。

好比那段

(曹)操又指曰:“麾盖之下,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边幅严肃。公谓操曰:“吾不雅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非可不放在眼里。”关公起身曰:“某虽鄙人,愿去万军中取首级来献丞相。”——《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五·云长策马刺颜良》

那是关羽刺颜良前的描写。我们再来看《残唐》里的有关内容:

时,晋王指曰:“麾盖之下,横枪立马者,王彦章也。”思继亦随指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气势,杀气腾腾。思继与晋王曰:“臣虽鄙人,愿领兵出战!”遂披挂绰枪上马,曲出阵前,挺枪曲取彦章。——《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三十八回·彦章智杀高思继》

比照以上两段文字,能够看出曹操与李克用说的话几乎一摸一样,王彦章和关羽的描写用词都一模一样,那不就是剽窃吗?若是说是罗贯中写的,我没见哪个做家本身照抄本身的。

所以,其时的伪做和书商粗造滥造的书十分多。那里要说到明末一个书商,熊大木,他就是建阳人,家里祖传是印书的,书坊名为“忠正堂”,后来他发现,书面上的人最喜好汗青演义,但是册本太少,他就本身写。

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平话目》载录,熊大木所写的有《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

若是各人觉得他只是粗造滥造,那就错了,此人博学多才,文笔也了得,更有明显的爱国情怀,所以他也留下了精品,就是出名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俗称《杨家将演义》。

提到《杨家将演义》,各人就熟悉了,固然比不上三国,但是也属于精品,并且影响也很大。

到了清朝的时候,汗青演义越来越丰硕,就在那种情况下,也降生了一些精品,那就是《隋唐演义》。

其实,明朝期间就有良多的《隋唐志传》了,熊大木本身也写了一本。

但是苏州才子褚人获觉得那些人写的都欠好,他潜心研究隋唐汗青,最末写成了《隋唐演义》。

后来清朝又有一个鸳湖渔叟写的《说唐全传》,阿谁书模拟《水浒传》更多一点,还引出薛家将和罗家将的系列。

不外,那里需要出格指出,《隋唐演义》的故事是从隋炀帝起头,到唐明皇完毕的,一个李杨因果轮回的闭环故事。

我们今天熟知的隋唐英雄其实来自于《说唐全传》,而不是隋唐演义,只不外那个故事被人们俗称为隋唐演义,那个名声更大。那就比如日本人喜好看《三国志》,但是那本书是吉川英治改写《三国演义》而成的小说,和陈寿的史乘《三国志》不是一回事。

各人能够看下《三国演义》和《说唐全传》两部书的人物,有着很类似的巧合。

桃园三结义——瓦岗寨结义

刘备——李世民

诸葛亮——徐茂公

关羽——秦叔宝

张飞——尉迟恭

马超——单雄信

吕布——宇文成都

各人那么一看,是不是很类似?

那是因为明末的小说家良多都熟悉汗青,但是未必晓得若何写小说,现成的模板就是《三国演义》,所以就照着《三国演义》降临摹,所以就带着三国的特色了。

那就比如一小我很熟悉陵墓汗青,但是不清晰若何写盗墓小说,那么更好的法子就是照着抄《盗墓条记》,也写一个胖子,一个武功高强的小哥,然后三人组一路下墓,照着学吧。

而我们晓得,《三国演义》塑造颇为胜利的人物就是赵云,起首,赵云赵子龙名字好听,然后使一杆蛇矛,形象也很都雅。

如许的偶像派必定人气高啊。

所以,后世写演义小说,必然要找一个类似于赵云的,也必需写一个。

就像诸葛亮如许的军师,隋唐期间没有类似的,小说家以至把李绩将军用了字,酿成了徐茂公,也要饰演诸葛亮。

隋唐期间找来找去没有如许的人,鸳湖渔叟就想到罗士信,有着悲剧人生,且刀兵也类似,于是把他塑形成为虚构人物罗成。

罗成,其实就是赵云的翻版,一样的打扮服装,一样的刀兵,一样的武功,以至电视剧中也是一样的演员,就像张飞、李逵、樊哙和牛皋老是一样的演员一样。

所以,回到开头,为什么小说家要重点衬着虚构的罗成,就在于对《三国演义》的模拟。那是因为《三国演义》中赵云极具人气,而隋唐期间贫乏如许一个类似的人,学着写三国的人,就虚构了一个,就是罗成了。

0
回帖

世人为什么总喜欢谈论虚构出来的人物罗成和李元霸?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