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扑灭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陈旧迂腐与无能。它的扑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圆明园(Yuanmingyuan Imperial Garden)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邻接,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构成,所以也喊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散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寡星拱月般围绕在圆明园四周。[1]圆明园是清代闻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2]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那里避暑、听政,处置军政事务,因而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8年(康熙46年),最后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23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光明磊落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停止部分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进了万春园。[3]圆明三园的格局根本构成。嘉庆朝,次要对绮春园停止补葺和拓建,使之成为次要园居场合之一。道光朝时,国是日衰,财力不敷,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列,罢热河避暑与木兰打猎,仍不舍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粉饰。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务困难,被迫停行,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权要、军阀敲诈勒索的扑灭冲击,末酿成一片废墟。[4]
圆明园继续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良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收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把差别风气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被法国做家雨果誉为“抱负与艺术的范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