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是如何分类的?

健康 3年前 阅读:5 评论:1

  人体上的腧穴很多,经过历代医家的多次整理、总结,现一般分为三类:

十四经腧穴简称“经穴”,指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通路上的穴位,现有的三百六十多个经穴中,绝大部分是晋代以前发现的,也有的经穴从经外奇穴中补人的,这些经穴自发现以后,都经过定位、定名、主治的总结与对比归纳,逐步从散在到归入经脉系统里,凡一条经脉上的腧穴都有主治本经、本脏腑疾病的共性。

经外奇穴简称“奇穴”。这类腧穴,既有专用的穴名,又有明确的定位,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系统。它可分为两类:一类如印堂穴、太阳穴、阑尾穴等都位于十四经的循行通路上,且具有经穴的特点,但至今的针灸书中未归入经穴中,故仍作为“奇穴”看待;另一类如十宣、四缝等穴,一名几穴,有的相当于小型处方,难以归属。

  一般而言,“奇穴”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的疗效,如牙痛穴、腰痛穴、阑尾穴等。

阿是穴是以压痛点或病理反应点作为腧穴,它既没有专用穴名,又没有固定位置,更谈不上归属哪一条经络。其最早见于《灵枢》,叫做“以痛为输”;在《千金方》中始称为“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

  一般认为“阿是穴”是穴位的最初形式,经过临床不断实践,有选择地逐步定位、定名,上升为奇穴或经穴的。

标签:腧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3-12-30 09:50:03

    腧穴按其部位和作用特点,可分为五类。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