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的原因是什么?

健康 3年前 阅读:4 评论:0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150mEq/L)、血浆渗透压>310mOsm /L为主要特征。  原因和机制  (1)单纯失水  ①经肺失水:任何原因引起的过度通气都可使呼吸道粘膜的不感蒸发加强以致大量失水;  ②经皮肤失水:例如在发热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时,通过皮肤的不感蒸发每日可失水数升;  ③经肾失水:中枢性尿崩症时因ADH产生和释放不足,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的反应缺乏,故肾脏可排出大量水分。

  失水发生在肾单位的最远侧部分,亦即在这个部分以前,大部分钠离子已经被重吸取。因此,病人可排出10~15L的稀释尿而其中只含几个mmol的钠。  单纯失水时机体的总钠含量可以正常。  ⑵失水大于失钠:即低渗液的丧失,见于:  ①胃肠道失液:呕吐和腹泻时可能丧失含钠量低的消化液,如部分婴幼儿腹泻的病儿,粪便钠浓度在60mmol/L以下;  ②大量出汗:汗为低渗液;大汗时每小时可丢失水分800ml左右。

    ③经肾丧失低渗尿:如反复静脉内输注甘露醇、尿素、高渗葡萄糖等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排水多于排钠。  在这些情况下,机体既失水,又失钠,但失水不成比例地多于失钠。  ⑶饮水不足  上述原因在渴感正常的人,在可以得到水喝和能够喝水的情况下,很少引起高渗性脱水,因为在水分丧失的早期,血浆渗透压稍有增高时,就会剌激口渴中枢。

  在喝水后,血浆渗透压即可恢复。因此,只有在下述情况才会发生明显的高渗性脱水:①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②不能或不会饮水:如频繁呕吐的病人、昏迷病人、极度衰弱的病人等;③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在有些并不引起失语症的大脑皮质脑血管意外的老年病人,也可发生渴感障碍。

    在临床实践中,高渗性脱水的原因常是综合性的,如婴幼儿腹泻时高渗性脱水的原因除了丢失肠液、入水不足外,还有发热出汗,呼吸增快等因素引起的失水过多。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标签:高渗性脱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