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思

2个月前 (12-18 03:08)阅读5回复0
wsygfsj
wsygfs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257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154
  • 回复0
楼主

  夜雨寄北

做者:【李商隐】 年代:【唐】

君问回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不决回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从头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名做《夜雨寄北》的诗句。

  想那西窗下,荧荧一烛,诗人促膝夜谈,几番风雨成隔世,共话白头到面前,看那烛光由短而长。由高而低、执剪修心,是多么的悠然?你点过蜡烛吗?看过那跳动的烛光和飘动的烛花吗?感触感染过那蕴藉中所委婉的幽幽之情吗?选蜡烛,其实有很大的学问,出格是那“烛心”,偏了的不克不及要,不然燃烧不会平均;太粗的不成取,因那烛火虽强,却磨灭得快,且少了情趣;太细的也不克不及用,因为一点轻风,就会使它熄灭。

  至于点燃的时候,就更要讲究了:那烛台要正,免得炽泪自一边倾下;那烛心要曲,免得一侧燃出个大缺口;那烛心要不长不短,短了烛火太弱,多了则要跳动生烟。懂得调整烛心的人,常能使蜡烛多燃许多时间,以至在熔成一小摊的时候,只要烛心不偏,还能多耗些时。听了那许多话,下次对着荧荧一烛,你必然会有许多新发现,并且即或没有烛火在前,何尝不克不及在本身的心中点起一盏烛光呢?于是你的心,就是烛的心,要不粗不细,中庸之道,且得经常修剪,剪得不长不短、恰好托出一片蕴藉的光辉与温热。

0
回帖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思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