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①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丁壮听雨客船中,
江阔云低,
断雁喊西风。②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离合悲欢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做者】
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宁度宗咸淳十年(1274)
进士。
宋亡不仕,抱节以末。其词多承苏、辛一路而兼有寡长,与缜密、王沂
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各人”。有《竹山词》。
【正文】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爱妾虞美人,因认为名。别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断雁:失群的孤雁。 ③星星:描述鬓发花白。
【批评】
此词从“听雨”那一特殊视角,表示了少年、丁壮、晚年三小我生阶段的
差别境遇、差别况味的差别感触感染。
做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
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入、融汇此中。“少年听雨”的画面,由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错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
情怀。
虽然那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活生计,事实与忧愁悲苦无缘,而做者出力渲
染的恰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丁壮听雨”的画面,以“客船”为中
心视点,而在四面装点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
象,映现出在摇摇欲坠中流离失所的坎坷遭际和悲惨心境。
“而今听雨”的画
面,则锐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花白,借以展现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枯槁
而又枯槁的身心。“离合悲欢总无情”,是逃抚一生履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
限枨触,不尽悲慨。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行水,波涛不起,
但通宵听雨自己,却表白他并没有实正进进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外
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感情调剂和心理掌握才能。三幅画面前后衔
接而又彼此映照,艺术地归纳综合了做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感情历
程。
此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做者的少年风流、丁壮漂荡、晚
年孤冷,清楚能够透见一个汗青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那正
是此词的深入、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