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的秋思,属于什么诗中的什么?

2个月前 (12-17 22:42)阅读5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248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4976
  • 回复0
楼主

  思乡的诗

  诗歌简介

  第一句说旅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衬着 ,却有含蕴 。

  《秋思》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似乎不成见。但正如春风能够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罗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谢 ,给天然界和人世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那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成制止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那平平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赐与读者的表示和联想,是反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回(《晋书·张翰传》)。

  张籍本籍吴郡 ,此时旅居洛阳,情状与昔时的张翰相似乎,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那段故事。但因为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克不及效张翰的命驾而回,只好修一封家书来拜托思家怀乡的豪情。那就使原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回不得的难过 ,思路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

  欲做家书意万重,那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恰是诗人展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诉说,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若何表达。原来显得比力笼统的意万重,因为有了那欲做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气意态描写,反而变得明显可触、易于想象了。

  《秋思》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详细过程和详细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渐渐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应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渐渐,竟使那封包罗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 《无题四首》)了。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适才因为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渐渐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描绘心理进微 。那 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渐渐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本身的迷惘和担忧。

  而那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根究地做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那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要当它和特定的布景、特定的心理形态联络在一路的时候,刚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

  那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渐渐说不尽 的情状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自己就包罗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

  那是乡愁诗。通过论述写信前后的心绪,表达乡愁之深。

  《秋思》

  第一句交代“做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做书前、做书后的心理活动。

  做书前是“意万重”,做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那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示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做客异乡,见秋风而思故乡,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赶紧翻开看了几遍。事簿本平,而一经进诗,特殊是一经张籍如许的高手进诗,便臻妙境。

  那在诗坛上并非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做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做。象岑参的《逢进京使》:“立即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然。”写做者兵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做者身陷安禄山占据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能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他们都用特殊的身手表达了思家的心绪。那首诗不同凡响的是寄深厚于浅淡,寓盘曲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限意味。

0
回帖

张籍的秋思,属于什么诗中的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