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之美,现代人“够”得着

2个月前 (12-17 17:42)阅读3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1254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089
  • 回复0
楼主

做者:黄意明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抱负与生命感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阿谁传统社会,已有很大改变,若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扬此中表现的永久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体味中式审美,更要重视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读诗可兼重感情和哲理

就文学典范的诠释而言,一般诠释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契合论,西方文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契合论占有较支流地位。中国的文艺责备根本也是以契合论为主。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那就是闻名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它要求理解创做者的原意、做者和文本发作的时代布景、小我履历等要素。如今一般语文教学要求的理解也基于此。

另一种是视界合成论,那种理解较强调阅读者的阅读体味,重视做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而尤以现代诠释学的次要人物伽达默尔提出“视界合成”的看点为代表,他认为理解不但是一种复造的行为,而始末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应该兼有契合论和视界合成论两种目光。

别的,在传统中国的诗论中,比力侧重于诗歌的感情价值,《尚书》说“诗言志”,陆机说“诗缘情”,“志”为情志,“情”为感情,都属于现代所云的感情范围。因而古代诗歌中大部门都是抒情诗,但诗歌并不是不克不及说理,说理诗在宋诗中较为多见,此外魏晋的玄言诗、唐宋禅诗也多有说理内容。只是说理诗和抒情诗一样,必需有明显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还应该兼重感情和哲理两个向度,而没必要厚此薄彼。

重视以上三点,则读古诗词可说具有了文化意识和现代目光。无妨以如许的目光,赏识和阐发几首古诗词。

开阔意境与今人共情

以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为例:“移船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那首诗的仆人公是一位孤单的诗人,流落到异乡,远处的暮霭和炊烟缓缓升起,勾起诗人浓浓的乡愁。诗人于是把目光投向远处的山川,他看到在宽广平原上,天幕低垂,与远树连成了一片,似乎是一个浩荡的怀抱,安抚着世间万物;江水是如斯澄澈,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就像一个多情的岁月白叟,关心着失意的旅人。于是,一个失意诗人的愁绪就渐渐地在标致的天然面前淡化了。

诗中的整个天然界是人化的,山川近人,江月有情,那就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看念的艺术表示。人生有各类各样的无法,流落只是此中之一。但中国人看世界的目光是一致的,天然山川并不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对象和他者,而是人生活于此中的怀抱与家园,人生的各类孤单和失意,能够通过物我交融的体例缓解。

再以宋代贺铸《青玉案》来说:“凌波不外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往。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墨户,只要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那首词外表看来是写与美人错过的闲愁,但假设认为它抒发的就是闲愁,读来立意便不敷高远。过往一些论者重视到那首《青玉案》可能另有拜托,是用“香草美人”的传统,来抒发本身怀才不遇的感情,笔者对此较为认同。但若行于如许理解,也难免囿于传统审美形式,意境仍不敷开阔,与今人的共情就显得不敷。

在笔者看来,其中女子虽可能是现实所遇,更可理解为三春美景的象征,而且象征词人曾经的少年情怀与青春岁月,既不敷为外人道,他人也不容易解,此即所谓“只要春知处”。尤为值得重视的是,词中巧妙的时间转换,“蘅皋暮”“梅子黄”,不难体味出一种节序如流、岁月不居的无法。风絮、梅雨皆是初夏景物,比起此词之上片所言春情,有着较大的时令跳跃。由春夏日节的转化,带出心境的改变。春过去,多少年少心境已不再,代之而起的是面临中年倏然而来的茫然,中年光阴好似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无故愁绪,是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威严中做抉择。因而,我们或可将此词看做词人本身的一篇青春祭文。如许理解,或许更能到达古今视域的融通。

中国式审好意味深长

再以唐代柳宗元的《渔翁》为例,从中西审美视界比照与合成的角度往看,今人又有哪些新的体味?

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川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一般认为做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渔翁”那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深挚底蕴,《庄子》和《楚辞》中皆有《渔父》篇,“渔父”在那两文中皆是世外高人的形象。此中《楚辞》引用了“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沧浪渔父形象,尤为生动。在后来的文艺做品中,渔翁(父)形象一再呈现,如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小说《西游记》中都曾呈现。能够说,渔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具有强烈的隐逸象征,是暗中官场与尘凡世俗的背面。

本诗点明收场时间是在晚上,“晓汲清湘燃楚竹”构境造句极美妙,虽写人世事,却不杂炊火气。渔翁清晨起来打水烧柴烧饭是家常事,妙在以“清湘”代水、“楚竹”代柴,让人联想到湘江楚地之美,“汲”乃打水,有声,烧饭也有声。此时烟雾未散,唯有听觉,妙在虽知有人而人又不见。最奇崛的是第四句“欸乃一声山川绿”,“欸乃”为摇橹声,或是船歌声。做摇橹声意境更美,而船歌声清脆,似乎也合理。

“烟销日出”,青绿山川天然闪现,其实与橹声或歌声并没有联系关系,但柳宗元将“欸乃”和“山川绿”相连,似乎是渔翁的活动让天然山川的美貌闪现出来。那能够理解为天然世界本来处于一种遮蔽形态,因为人的活动而展现出存在和生命,得以“敞亮”。于是在人与山川的对话中,天然界的实理得以闪现。因为诗人艺术目光的烛照,外在天然突然酿成一个生气盎然的人化天然,境域高远。别的还可交代一句,西方审美的特征是推崇视觉美,漠视其他感官体验,而在中国审美中,却重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并用,此处由听觉代视觉,渔翁形象隐往的一刹那,橹声响起,标致的天然山川顿显心爱、亲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两句,意在凸起“无心”形态。苏轼曾有言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没必要亦可。”(《书柳子厚〈渔翁〉诗》)认为后两句能够删往。确实,字面上写出“无心”,其实已经有心,不如不写而让人往领悟更好。

古典诗词常读常新

接下来再读一首宋代龚相的说理诗《学诗诗》:“学诗浑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仍然。”

那是一首充满哲理又富含形象的小诗,讲述了做者的学诗体味。学诗和参禅一样,强调觉悟。对诗歌的审美素质和创做的法例有了逼真体味后,才会懂得诗重个性,不成一味模仿前人。就像金有金的用途,铁有铁的价值,底子无须点铁成金一样。只如果好诗,不论是豪放旷达仍是深厚婉约,总能找到知音。那就很好地阐了然诗贵个性和天然的事理,同时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和形象。

综上而言,今人阅读古诗词,应重视掌握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以今人的目光与前人对话,更好能兼顾差别的视域,别的情理并重,如许读古诗词就能常读常新。(做者系上海戏剧学院传授)

来源: 解放日报

0
回帖

古诗词之美,现代人“够”得着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