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苏台览古》:短短28字,却通过美女西施道出深入哲理

3个月前 (12-17 06:49)阅读3回复0
dyyh
dyy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1377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7551
  • 回复0
楼主

文/顾无

人类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着默契,那种与生俱来的默契是我们祖先自降生以来,披荆棘,担惊受怕,在几万万年的进化中为我们留下的贵重遗产。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汉子喜好议论女人,女人喜好议论汉子。一部小说总要有那么几个女配角才气火爆,白叟们给孩子讲故事,无论是汗青仍是神话,总仍是脱不开儿女情长,两性之间的喜怒哀乐。

当一个故事涉及到美女,总能吸引到更多的存眷,好比今天要讲的,吴王与西施的故事。

吴王西施,在来来往往几千年的后宫传奇中其实并没有多耀眼,但那个故事却是特殊的。一方面,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自带话题性;另一方面,西施是勾践在本身国度中发掘到的美女坯子,却自愿送给了吴王,吴王有了西施之后沉浸享乐,最末招致了亡国,而亡国之后西施又不知所踪。

故事的起头和结局都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喜好大团聚结局的说勾践复仇胜利之后,范蠡带着西施泛船西湖,逍远安适往了;喜好悲看结局的说西施被越国人当做红颜祸水,不只不认可西施的牺牲与勋绩反而是恩将仇报,下场十分的惨痛。

【临其诗境】

在另一部门人看来,故事的结局其实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汗青传播下来的故事能带着后人什么样的启迪,有哪些可以引发共喊的处所。

汗青上关于吴王与西施的诗歌文章良多,此中又以李白最多且最闻名,今天就来赏识一首《苏台览古》,当李白站在曾经是吴王与西施觅欢做乐的处所时,他心里会有如何的慨叹呢?

【典范原文】

苏台览古

李白 〔唐代〕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堪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条分缕析】

诗歌的构造简单清楚,前半段写现状,后一句写曾经,中间用本身最为钟爱的月亮做为古今的毗连,可谓法度凛然。

第一句里接连呈现了三个意象,陈旧的花苑,萧条的高台,刚刚长出的杨柳,那也是李白更先看到的工具,曾经的一切都跟着时间渐渐破败下往,此刻站立在那里的杨柳也早已不晓得是那时垂杨的几世重孙,此情此景,感情本就丰富的李白愈加慨叹万千。

可是那还不算完,就在李白寂静空中对汗青时,耳边突然响起了远远却洪亮的歌声。

本来湖中还有摘菱女,悄悄地唱着旧时的歌谣,只是那熟悉的曲调之中,却带有一股青春的力量。

一切城市逝往,但它们,也会从头回来。一次次的逝往也意味着一次次的重生,李白陷进对汗青和时间的深思之中。

渐渐地,落日西下,月亮从东海上渐渐升上来,洒下微弱的光辉。那一点光辉突然惊醒了李白,从本身最为熟悉的月亮中,李白悟出了时间。

就算人们会忘却发作过的一切,也仍然有些永久稳定的事物帮我们铭刻着,能够是月亮,能够是杨柳,能够是传播千百年的歌声。

那时的月色,不也照到了如今吗?

【顾无说】

关于姑苏台和吴王宫,李白还有一首很闻名的《乌栖曲》,我把原文摘录到下方,请各人鉴赏一下那两首诗的不异与差别之处。

乌栖曲

李白 〔唐代〕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醒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那首《乌栖曲》中似乎多了些什么,不单单是对汗青兴衰,对斗转星移的慨叹,而是加进了对详细行为的描述。

吴王和西施夜以继日地觅欢做乐,最末招致了吴国的消亡,而此时此刻,唐玄宗的智商也跟着年龄的增大不竭下降,社会越来越不像曾经的盛唐。

千年之后,汗青又要重演了吗?

0
回帖

李白的《苏台览古》:短短28字,却通过美女西施道出深入哲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