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九龄的《感遇》

2年前 (2022-12-17)阅读5回复5最佳爬楼位置
wsygfsj
wsygfs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5401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8022
  • 回复0
楼主

  感遇·其二

做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意天良,何求美人折?

【正文】:

[1]林栖者:指蓬菖人。

[2]美人:喻指抱负中的同志者。

那首哲理诗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做。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湎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信笑里藏刀的李林甫和专事巴结的牛仙客。牛、李结党,独霸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愈加陈旧迂腐。

  张九龄对此是非常不满的,于是摘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纯朴遒劲,寄慨远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顾影自怜,不求人知的感情。

诗一起头,用整洁的偶句,凸起了两种文雅的动物——春兰与秋桂。

  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末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因地制宜,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那是因为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描述,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气。

  桂用皎洁来描述,桂叶深绿,木樨嫩黄,相映之下,天然有皎明干净的觉得,“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管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示出富贵昌盛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

  “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阐明兰桂都各安适恰当的季节而展现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征。(“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斯”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那里一个“自”字,不单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征,并且还表白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操行,替下文的“草木有本意天良,何求美人折”做了伏笔。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二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栖身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品格为同调的隐逸之上。“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于意料之外的觉得。美人因为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作了喜好之情,“坐”,犹深也,殊也。

  表达喜好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涛。“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此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怯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鼓起也。

  ”张九龄就把那章中的“闻风”毫不吃力地拉来用了,用得如许恰到好处,用得如许天然,用得如许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那也是值得一提的。

最初二句:“草木有本意天良,何求美人折?”“何求”又做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未,兰桂如有知觉,应该很愿意承受美人折花赏识了。

  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那是它们的天性,而并不是为了赢得美人的折取赏识。很清晰,诗人以此来比方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求学,也只是尽他做为一小我的本份,而并不是借此来赢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大旨,到此刚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

  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那里的“草木有本意天良”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尘相悦”,又与“夫人折”附和相见。那最初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

  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构造严谨。并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示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微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文雅的生活哲理。

0
回帖

关于张九龄的《感遇》 相关回复(5)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沙发
张九龄的以真挚情感描绘人生遭遇,意境深远且语言精炼。
1周前 (08-22 05:45)回复00
风吹柳絮
风吹柳絮
2楼
感怀静砀先觉之诚,享聆国宝妙悟奇辉 —— 关于张九龄的中提及的理念兼己之一阅。
1周前 (08-22 05:46)回复00
浅笑
浅笑
3楼
风格深入人情,浓意自如老春滋大育千万宝......文才谦芥渡映于此篇章佳业如偿满足生命缺一大休丝剥栋乾之慨。
1周前 (08-22 05:47)回复00
独倚
独倚
4楼
感遇之张九龄,诗词中的时光美景韵笔承传。
1周前 (08-22 05:49)回复00
墨色泼纸
墨色泼纸
5楼
张九龄感遇表达深远,意境丰富而清晰。
1周前 (08-22 05:50)回复0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