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谁的哪首诗?

3个月前 (12-16 16:33)阅读4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363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7261
  • 回复0
楼主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

【做者】陈才智

一道残阳展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同情九月初三夜,

露似实珠月似弓。

题解

那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其写做时间,有人认为是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有人认为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诗中之江,或谓长江,或谓长安东南之曲江。假设是指曲江,则应做于长安。如今已经难以确考。

句解

一道残阳展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落日,展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闪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闪现出红色。

  那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风光,就像一幅油画。前一句中的“展”字用得高明,不只形象地表示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形态,并且写出了秋天落日的温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热、安适的觉得。后一句挠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闪现出的两种颜色改变:受光多的部门,闪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处所,闪现出江水自己的深碧色。

  “瑟瑟”,原来是瑰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那里描述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同情九月初三夜,露似实珠月似弓

更让人垂怜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似乎一张精致的弓。

  那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眷恋忘返,曲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光景,好像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划。用“实珠”比方露水,不只形象地道出其圆润,并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水闪烁的光泽。

由描画一江暮色,到赞誉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跟尾,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毗连起来。

  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那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不断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天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同情”,心爱。“实珠”,即珍珠。

评解

那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做。

  语言清丽顺畅,风格清爽,绘影绘色,详尽逼真。诗人拔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那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停止描写,运用了别致巧妙的比方,创造出协调、平静的意境。全篇用“同情”二字点逗出心里深处的情思和对大天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

  言残阳展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进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秀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憧憬。”。

0
回帖

“同情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谁的哪首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