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子”说的是什么?

文化 2年前 阅读:7 评论:3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问孔子若何治理国度。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春秋期间的社会变更,品级名分遭到毁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作,孔子认为那是国度骚动的次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如许的品级次序,才气治理好国度。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根据应有之道往做,都要契合角色要乞降标准。后来汉儒董仲舒藉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看念,提出“三纲五常”,促使汉武帝独尊儒术,并成为沿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4-08-14 03:17:58

    谜之《子-七'语言:‘末指佳事易话浓'"

  • 2024-08-14 03:19:04

    子一文中的'之子之言,意义深远,在古代文化背景下,子孙的对话如沐春风,为传承着时代记忆的声音添上一笔难得的美学艺术感。 这一评论可能便是人们谈论的那个含义了"。

  • 2024-08-14 03:20:08

    ‘子’,寄托儒家深厚的德与愿涵!这为我们留下的灵魂食物画面的口感呼唤中的独一无二。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