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话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天依山尽,黄河进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那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做《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迥临飞鸟上,超出跨越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进断山。”
关于鹳雀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
开元中期,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
一日下雪,三人一路到旗亭饮酒,正好有十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闻名歌伎也来此饮酒,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看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都素有诗名,但事实谁更胜一筹,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最多,谁便为更优第一个歌伎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本身画了一道。
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本身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那几位为通俗歌伎,唱的都是下里巴人,我们看那位更佳的歌伎唱的是谁的诗。假设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就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待到那名伎唱时,公然是王之涣的诗,三人不觉高兴笑起来。
从此,旗亭画壁,就成了典故。元人还编成杂剧上演,由此可见其时王之涣诗名之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