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最初一段是什麽..?

3个月前 (12-16 15:39)阅读4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1339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785
  • 回复0
楼主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功,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造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老婆;乐岁末身饱,凶年免于灭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造民之产,仰不敷以事父母,俯不敷以畜老婆;乐岁末身苦,凶年难免于灭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当时,八口之家能够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百姓不饥不冷: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说:“没有长久能够庇护生活的财产而常有善心的,只要有志之士才气做到,至于老苍生,没有固定的财产,因而就没有长久稳定的心。假设没有长久稳定的善心,(就会)不平从约束、犯上做乱,没有不做的了。

  比及(他们)犯了功,随后用刑法往惩罚他们,如许做是谗谄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能够做那种谗谄苍生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规定老苍生的财产,必然使他们上能奉养父母,下能养活老婆儿女;年成好时能人给家足,年成欠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催促他们做功德。

  所以老苍生跟从国君走就随便了。现在,规定人民的财产,上不克不及奉养父母,下不克不及养活老婆儿女,好年景也老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如许,只把本身从灭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实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底子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室第,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能够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那些六畜,不要失往(喂养繁育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够有肉食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搁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能够不受饿了;重视学校的教导,频频地用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事理丁宁他们,头发花白的白叟便不会再背着、顶着工具在路上走了。

  老年人穿丝衣服食上肉,老苍生不受饿受冻,如许假设还不克不及同一全国,那是没有的(工作)。”。

0
回帖

《齐桓晋文之事》最初一段是什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