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河航道自楚国庄起首开辟操纵海阳河水道进滇,历经汉、晋、南北朝和唐宋各代,到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建洞庭湖经沅水至海阳河24处水站,在那条水路上,贵州境内有大田(今镇远)、清浪(今青溪)、平溪(今玉屏)三站,在 湘黔鸿沟上的一站为便溪。
从此以后,贵州土司进京朝贡,云南、贵州东往湖广的商旅,进京会试举人,改土回流后的戎行、 军粮调运,多取道镇远循水路往来。明代在澥阳河沿岸兴建黄平、镇远、思州(今岑巩)三个 港口。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置黄平州,黄平成为贵 州东向进出口的门户。
镇远其时不只是贵州客货出省的重要通道,也是滇货的出口。据嘉靖《贵州通志》记载,镇远府税收 居省内各府之冠。明代思州已因水陆联运频繁而成为要邑。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思州“东连沅靖、西抵涪渝,做湖广之唇 齿,扼盘瓤之喉襟,商贾贸迁,居民辐辏,实西南雄胜之地。
”清初重视镇远以上航运。黄平(今旧州)做为上游起点港 的地位加强。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河道疏通后,“楚米 万石达黄平城下”(《黔语》)。偏桥的地位也日趋重要,物资由此转运平越(今福泉)、贵阳二府。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 年),偏桥已由湖广改隶贵州,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卫 并进施秉县,移施秉县治于卫城(原县治在施洞),乾隆三年 (公元1738年)修城,成为海阳河上游重要港口之一。
旧州,海阳河通航起点,至贵阳220余千米。明末清初动手开垦,因航道变迁,通阻无常,民国初年始足够操纵。贵州东部 黄平、余庆、瓮安等十余县进出口物资经此输运。海阳河流量大于重安江,故黄平旧州港船舶较重安、下司都大,有必然优势。 港区有载重六七吨的船200余艘,商号自营者居五分之二。
货种除土特产及杂货外,兼输出粮食,有船埠设备。自清水江成为航运专线后商务减色,年吞吐量约四五千吨。1935年,上游洪灾,港区及航道均受影响,更趋萧条。镇远港,跨海阳河摆布两岸,历来被称为湘、黔门户,开垦 最早,民国初年愈加富贵,左岸共有船埠8座,岸线总长200余米,为公用米船埠,供旧州、施秉粮船停泊卸载。
另有各牌堆 栈、商行,为其他货船的次要功课区。右岸有船埠3座,岸线 70余米。进出口物资除土特产及百货外,民国初年兴办的企业设备亦由此转运。1920年,由上海运贵阳两套发电设备至此起岸。该港营业盛时,有载重6〜14吨船200余只,年吞吐量万余 吨。
镇上商铺鳞次栉比,商业颇盛,后因灾歉等原因,运量及吞吐量渐减。黔湘公路的修建,下流兴建水碾水车,以及清水江护 运线的构成,更使镇远港贸易较之前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