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汗青记载,西周期间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期间,很多国度沿用。上卿是其时更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详细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奠与礼节;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庇护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保镳工做;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更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喊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治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别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务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
到北魏期间,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沿袭,曲到清末才废行。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医生(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动,指太尉、司徒、司马。
三公又喊“三司”,配合负责军政事务。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认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
西汉初承秦造辅佐皇帝治国者次要是丞栩和御史医生。另有更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医生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步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纷歧。
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寡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那种轨制,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因为儒家复古思惟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呼呈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
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造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曲、大司空司若、羲和、做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心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
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附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那种不合理的现象辩解。刘熙《释名》承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斧正卿,九卿之外另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造,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
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