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介绍,孔子晚年研究起了《周易》,并且到了痴迷的水平。说孔子因为翻阅《周易》次数太多,以致于“韦编”断了三次。“韦编”详细是什么工具?怎么翻书多了,“韦编”就断了?那还要从中国早期的图书说起。我们晓得,中国的造纸术到汉代才创造。
在那之前,中国人固然早就创造了文字,但是传布起来其实不便利。起头,人们将文字写在甲骨、石头、金属上,如许的文字载体做为 保留材料的性量,还牵强凑合,但在利用的过程中,无论是阅读,仍是照顾都相当困难。那些工具也很难称得上是图书。可能从周代起,人们起头用竹片做为文字的载体。
那种载 体使阅读便利了良多,并且竹片的外形能够削得比力规则,连在一路之后还能够卷起来,看上往也像个书的样子了。因而中国最早称得上图书的即是那种竹简图书。竹简图书是将竹子劈成一片一片之后连在一路造成的。一根竹片称为“简”,多根“简”用绳子编起来便成“册”。
“册”是个象形字,表达竹片穿起来的样子,同时,也称做“编” 或者“篇”。此中,用丝绳将“简”编起来的喊丝编,用皮绳编的喊韦编。编好的图书,再卷起来便成为一卷。文章长了,则能够多分几卷。至今,卷、篇、册那些说法仍是描述 图书的量词。而如今许多与书有关的字都有竹字头,好比册本的“籍”,户口簿的“簿”等。
那种竹简图书的容量十分小。一般而言,一片简上都只能竖写一行字,一卷竹简正反两面写,也就几百字。因而那种图书固然比骨头、石头便利些,但仍是粗笨得很。据说秦 始皇完成全国同一大业后,天天要看100多斤重的竹简文书。西汉时的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奏章,用了将近3000枚竹简,只好找人食力地抬进宫往。
由此可见,前人所 说的“读万卷书”,听起来挺吓人,现实上现代许多喜好阅读的人可能已经做到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