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适宜。
[正文]
1。
潋滟:波光明灭的样子。
2。空蒙:云雾苍茫的样子。
3。奇:别致。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闻名的美女。
[简析]
那是一首赞誉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做有两首,那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好天的水光:在绚烂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非常标致。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覆盖下,西湖四周的群山,迷苍茫茫,如有若无,十分别致。
从标题问题能够得知,那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亮丽,后来下起了雨。在擅长领略天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妙别致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适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别致而又贴切的比方,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只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次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量,不消借助外物,没必要依靠报酬的润色,随时都能展示美的品格。西施无论浓施粉黛仍是淡描娥眉,老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仍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憧憬。
那个比方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那首诗归纳综合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判。那首诗的传播,使西湖的风光增添了荣耀。
〔做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