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以后(无余涅盘)还能不克不及感知世界~?

3个月前 (12-14 03:09)阅读3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361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7224
  • 回复0
楼主

您好:

以轮转心看涅磐,涅磐便是轮转;以涅磐心对待轮转,轮转也是涅磐.

寡生用六根别离,所以有涅磐后有感无感等杂想,因为那是随顺了寡生的六根别离功用.

而佛以圆觉寂照,无六根别离功用的倒置迷惘心,所以非有感,非无感;因为感与非感,

皆是六根功用使然,不是圆觉寂照的境地.

通俗而说,我等人寡,耳听声频极窄;眼根非有色光区不克不及见;和种种动动物的感知范畴

皆有差别;何况十法界各别寡生.而固执心故,妄以自得之感为实在慨叹,何有一感为实

实所得?凡寡所感各有差别,又怎能妄测佛菩萨圆满修证境地?不是感与非感所能言说.

南无阿弥陀佛.

不要胡乱料想,无余涅盘那是难以想象的解脱境域,是实常实乐实我实净的,不是感知世界,而是了知世界非世界,只是人缘而起的幻相,是刹那生灭,无常的

世尊在《妙法莲花经》中说:

假使满世间, 皆如舍利弗, 尽思共度量, 不克不及测佛智。

正使满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余诸门生、 亦满十方刹,

尽思共度量, 亦复不克不及知。 辟收佛利智, 无漏最初身,

亦满十方界, 其数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于亿无量劫、

欲思佛实智, 莫能知少分。 新发意菩萨, 供养无数佛,

了达诸义趣, 又能善说法, 如稻麻竹苇, 充满十方刹,

一心以妙智, 于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克不及知佛智。

不退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一心共思求, 亦复不克不及知。

所以不要往瞎揣测了,那样只会走上邪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仍是先从根本的行恶行善,持咒诵经那些做的到的工作做起,未来你本身成就佛道那一天你就能体味阿谁不思议境域了

假设以目前对“感知”的理解,涅磐以后的佛就没有人们凡是的对世界的感知。能到达无余涅磐的境域,有一个根本的原则,称为“诸事已了,不受后有”。所谓“不受后有”就是本来的“眼耳鼻舌身意”那六种感官的感知都不存在了,由六种感知引起的懊恼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都不会影响你了。

别的,释教不认为人有灵魂,也不认为灵魂不灭。在人死之后只要一个很短暂的“中阴”形态,按释教的说法,大约只要七天到四十九天,假设不克不及投胎就永久消逝了。

佛对世界的立场是以“慈善”之心来看待寡生。

不克不及

0
回帖

涅盘以后(无余涅盘)还能不克不及感知世界~?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