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抚顺不克不及不游新宾,游新宾不克不及不游永陵。”那不只因为永陵墓是最早的清代陵园,被誉为“龙兴之地”,更因为那里的一切都闪烁着令人憧憬的汗青光辉。永陵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原名“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满语称为“恩特和莫蒙安”。
陵内埋葬着努尔哈赤的远祖、曾祖、祖父、伯父、叔父等人。永陵与沈阳福陵、昭陵并称为“关外三陵”,并位于关外三陵之首。永陵位于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西北1公里处,背靠启运山, 前临苏子河,与烟筒山隔河相看。永陵墓不大,占地仅1万平方米,但在群山寡水的映托下却另有一番持重。
陵寝由前宫院、方城、宝城三部门构成,四面绕以缭墙。前 院面南正中为正红门,每间上有对开木栅栏门扇,足够展现了满 族先民竖木栅栏围城寨的古朴风俗。走进陵门,沿神道两旁四座碑亭映进眼帘,亭内别离立有“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曲 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神 功圣德石碑四座,碑文洋洋数千言,均是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
事实上,葬在那里的四位皇帝生前在汗青上并没有建树,只因子孙 为帝而贵,才被逃封为“肇兴四祖”。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的南门称为启运门,进门正中是启运 殿。殿堂挺拔,每扇门上有九九八十一个铜钉,展现了皇帝贵族的地位。它是祭奠谒拜祖先的场合,也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大殿 建在长方形月台之上,黄琉璃瓦盖顶,殿内四壁嵌饰着五彩琉璃 蟠龙,殿堂内设热阁、宝床、宝座和神位。从公元1682〜1892 年,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九次亲到永陵谒祖,使永陵谒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度典造。绕过启运殿即是宝城,俗称“新月城”或“坟院”。
“兴 祖”宝顶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数十丈,隐蔽数亩,枝干佶屈, 状若神龙。乾隆皇帝东巡到此,封此树曰“神树”,并御造《神树赋》——篇,又将其刻成卧碑传世。现仍存于永陵宫。抚顺解放前,永陵陵园建筑及贵重文物均遭到毁坏和夺掠。 新中国成立后,抚顺市曾屡次拨专款对永陵停止补葺。
如今,永陵已被列为国度级重点文物庇护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