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的由来是什么?李白为什么要写那诗?

3个月前 (12-12 13:53)阅读5回复0
dyyh
dyy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1378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7568
  • 回复0
楼主

  《全唐诗》和《李白全集》中357言只要上半阕: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冷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全篇3言、5言、7言相接,故题。诗中暗怀落叶尚能离合,冷鸦能够飞栖,而人生何日相见的感慨。后半阕据传为宋人假借太白名所做。

  并且也不是357体

但是诗词赏析皆应连系时势,清晰的晓得其时诗人的情况和心绪,我们才气晓得此诗的实正含义。明面上看是一首写思妇盼良人回来的心绪,我觉得应该是李白对本身其时的情况的一种感念,风清,月明能够看做是诗人期盼一种政治情况,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甜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四周),李白即出生于此。

  李白少年时代就「看奇书」,「游仙人」,「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气和兴致,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做文学随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

  李白性格立崖岸不,也不克不及忍耐「摧眉折腰事显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分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畅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末没有舍弃成立伟业,成为特殊人物的抱负。安史之乱发作后,李白曾应邀进永王李璘幕府,又认为获得了立功立业的时机。

  ,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放诗句。永王戎行为唐肃宗消亡后,李白也受连累进狱,后来在放逐夜郎的途中遇赦。曲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恳求参军进幕,期看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令的李阳冰家。

那是我找到的李白的简介,两相连系。我不晓得那首诗是不是安史之乱后的做品,假设是,那么能够理解为李白想要伸展本身政治理想的一种心绪写照。

小我鄙意,贻笑大方。

0
回帖

三五七言的由来是什么?李白为什么要写那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