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何以兴起——民主轨制培养了希特勒?

3个月前 (11-30 21:02)阅读4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399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7990
  • 回复0
楼主

阿道夫·希特勒是若何攫取至高無上的權力的?是靠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和美妙的許諾麽?是靠德國民衆無理性的民族狂熱麽?实的是民主轨制培养了歐洲大陸上的戰爭惡魔麽?我們无妨來看看希特勒和納粹黨登上權力巔峰的旅程吧。

    一九三零年以前,納粹黨是國會排名第九的小黨,然而一九二九岁尾爆發于美國,隨後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卻給了希特勒打进全國政治舞臺的機會。在整個德國範圍内,登記在案的失業人數達到了五百萬,中產階級和農民瀕臨破產,許多人不再相信守旧、溫和並欠缺效率的傳統政治黨派而寄期看于極端政治力量,恰是在這樣的布景下,納粹黨在一九三零年九月的全國大選中獲得了六百四十萬張選票,一躍成爲了國會第二大黨,獲得了一百零七個國會席位——但是在另一個極端上,處處和納粹針鋒相對的德國共產黨得票也大幅上揚,從一九二八年的三百二十六万張增加到四百五十九万張,同時他們在國會中的席位也上升到七十七個。但是魏瑪共和國的行政架構及差别于法國的第三共和,也差别于美國的總統轨制,魏瑪憲法規定憲法規定總統由间接普選產生,任期七年,有權任免總理並頒布緊急狀態權。總理所組內閣須得眾議院之多數撑持。全國性事務,如國防、外交、關稅等由中心負責,各邦事務則由各邦主理。國會為兩院造,參議院代表各邦,由十八個邦選派代表組成,任何一邦不得超過全額五分之二,其權限能够延緩立法,但無權阻遏立法;眾議院代表全民,按政黨比例代表造由全國二十歲以上公民普選產生,其權限除立法外,能够三分之二多數推翻參議院決議。眾議院亦有權對內閣進行相信投票,而總統則有權闭幕眾議院。總理及內閣除對眾議院負責外,亦對總統負責。而此時的德國總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代的老英雄興登堡元帥,他個人完全不認同共和國這一政體而期看從新恢復德意志帝國的的榮光,他所挑選的總理和政府部長大多有普魯士軍官團或者容克貴族的布景,這些人依靠魏瑪憲法第二和第四十八條規定的總統緊急權力發佈各種法令,而這樣的政府確實很難獲得國會的撑持,對於總統和政府來説,要想解決這個矛盾,不是重建一個能夠得到國會撑持的議會造的政府,就是在國内爭取撑持,一勞永逸的修改憲法。

    興登堡的任期將于一九三二年蒲月到期,八十四嵗的老元帥底子不想再次面對猛烈的競選,但是他周圍的那些人不期看老元帥退休,他們期看國會以一個簡單的決議來延長總統的任期,這就需要國會中的多數黨派的撑持了,當時的總理勃魯寧和希特勒進行會談,期看納粹黨能在國會撑持延長總統任期的提案,希特勒則提出,假设興登堡能去除勃魯寧的職務录用一個“全民政府”同時从头進行國會大選的話,那麽他的黨將撑持延長總統任期的的提議。老元帥對於這種明顯的訛詐大爲憤怒,他決定再次參加競選以示不受希特勒的要挾。而希特勒也決定參加總統大選,和興登堡正面對壘。

    第一輪投票以後,興登堡以七百萬張選票領先希特勒,但是由於未得到絕對多數,還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一九三二年四月十日,第二輪投票以後,興登堡以絕對優勢擊敗希特勒,連任總統。

    這時,無論是聯邦還是各個处所政府,都獲得了良多關於納粹黨的衝鋒隊將操纵暴力手段接收德國政權的報告,而在德國各大城市的街頭,希特勒的褐衫軍團不斷製造恐惧和暴力事务,聯邦内更大的兩個邦——普魯士和巴伐利亞——都向政府提出警告,假设聯邦政府不採取需要行動那麽他們將自行取締衝鋒隊這一私家武裝組織。當時的國防部長兼内政部長格儸納在得到了代表陸軍的馮·斯萊徹爾的保證后,決定不吝採用強造手段,闭幕衝鋒隊。四月十三日,興登堡總統在内閣關於闭幕衝鋒隊的号令上簽字,号令于第二天發佈。希特勒的爪牙如羅姆之流要求進行对抗,但是被希特勒制止,他現在正忙於參加处所選舉,他告訴他的手下“勃魯寧和格儸納將在普魯士州選舉中得到應有的答復”但是他這次失算了,無論是在普魯士、巴伐利亞還是符騰堡,納粹黨都沒能夠獲得足夠的多數往組織处所政府,他們只是動搖了社民黨和中心黨聯盟的絕對多數地位罢了。

    正當希特勒面臨既失往選擧又失往衝鋒隊的境地之時,狡詐的斯萊徹爾救了他,斯萊徹爾開始不斷的破壞取締衝鋒隊的禁令,還散佈關於格儸納的種種蜚语蜚語。蒲月十日,當格儸納因爲取締衝鋒隊而在國會遭到戈林及其他納粹黨徒欺侮謾駡時,斯萊徹爾向這位老上司發難,告訴他,他“已經不再享有陸軍的相信,必須辭職”。——是什麽讓深受格儸納相信的斯萊徹爾做出這樣的变节之擧呢?原來這一切本來就在斯萊徹爾的預謀之中,他所盤算的是若何組織一個在憲法被修改前能夠不受國會約束的,只受他個人收配的政府,他已經在黑暗和希特勒奥秘會晤,並提出以取缔對衝鋒隊的禁令、興登堡選人組織總統内閣、闭幕國會,从头大選為條件,要求希特勒撑持新政府,希特勒表达附和。在得到了希特勒的保證后,斯萊徹爾對格儸納發難,要求他辭職。格儸納向興登堡求援,但是老元帥已經被斯萊徹爾“一個既能得到希特勒撑持,又把希特勒肃清在外”的新政府的説辭打動,他拒絕援助格儸納,蒲月十三日,格儸納辭職,蒲月二十九日,興登堡要求勃魯寧辭職,第二天,勃魯寧遞交辭呈。興登堡授權斯萊徹爾推薦的馮·巴本組建新内閣。六月四日,德國國會被闭幕,十六日,關於衝鋒隊的禁令被撤銷。

    在七月三十一日舉行的大選中,納粹黨得票一千三百七十四万張,獲得了二百三十個國會席位,而位居第二的社民黨得票不到八百萬張,共產黨五百二十五万張,中心黨四百五十萬張。雖然納粹黨已經成爲了國會中的第一大黨,但是其二百三十個席位在總共有六百零八席的國會中遠未達到三分之二多數。而就投票情况來看,納粹黨也只獲得了百分之三十七點三的選票,和四月份以來的各次全國、处所選舉持平罢了。但是希特勒還是自認為獲得了浩荡的勝利,並要求斯萊徹爾催促興登堡授權他來組閣,並授予他已特別法令行使行政權力的全權,假设國會反對,則闭幕國會。但是斯萊徹爾拒絕了希特勒的要求——他本來就只是想通過納粹黨來對付國會,建造一個不受約束的,守旧主義的政府,而從來沒想過把權力交給極端的納粹黨。他還是撑持巴本繼續擔任政府總理,而希特勒能够擔任副總理。希特勒立即加以拒絕,並且表达除非由他擔任内閣總理,否則納粹黨將杯葛政府,最後興登堡做出決定,還是由巴本擔任政府總理,負責組閣。

    這樣的政府天然難以久長——這個由總統录用的政府幾乎得不到任何一個黨派的撑持——所以在國會第一次工做會議時,巴本就向總統要了一張闭幕國會的号令。但是擔任議長的納粹黨人赫爾曼·戈林卻以他的無賴行徑使得巴本“大開眼界”,儅共產黨提出彈劾政府的動議后,巴本要求發言,想宣讀闭幕議會的号令,但是戈林卻佯裝未見,以至當巴本把闭幕國會的号令塞到戈林的鼻子底下他都不加理會,曲到國會完成表決,以五百一十三票比三十二票通過彈劾決議后,戈林才宣讀领会散國會的号令,並指出,由於副署這道号令的總理是被合法產生的國會多數議員彈劾,所以這道号令無效。

    雖然戈林一踏的把戲侮辱了巴本,但是最終國會還是認可领会散令,新的選舉在十一月六日舉行,納粹黨喪失了三百萬張選票和三十四個國會席位,共產黨的選票得到了增加,也得到了更多的國會席位。雖然納粹黨照旧是國内第一大黨,但是卻明顯“退潮”了。巴本認爲這能使希特勒“現實一點”,所以期看能得到納粹黨在國會中的撑持,但是希特勒還是拒絕了。此時斯萊徹爾再次向總統提出了建議,他建議巴本内閣辭職,由總統出头具名和各政黨協商成立政府,巴本内閣在十一月十七日辭職。興登堡向希特勒提出選擇——由希特勒以他本身的政綱在國會中爭取到三分之二的多數撑持,有他本身組閣,否則就在巴本内閣當副總理,而這將是一個靠緊急法令來運行的總統内閣。幾天后,希特勒向總統表达,雖然他無法獲得國會中的絕對多數撑持,但是他還是要求擔任總統内閣的總理一職。總統拒絕了他的要求,轉而要求巴本組織總統内閣,然而此時的斯萊徹爾自認爲走到前臺時機已經成熟,他公開宣佈軍方將不撑持巴本的内閣,被稱一旦發生罷工以至内戰,軍方將無法恢復次序。年邁的老總統让步于斯萊徹爾的威脅,十二月三日,巴本内閣辭職,斯萊徹爾被授權組閣。

    斯萊徹爾組建政府后,提出了一系列解決經濟蕭條的設想,但是由於他以權術整垮格儸納、勃魯寧和巴本的手段過於卑鄙,國會内各次要黨派都不願與他聯盟,而他所提出的換屆經濟危機的建議由遭到壟斷資本傢和大田主強烈反對——那都會觸動這些人的既得利益。斯萊徹爾很快就陷於四面受敵的窘境了,在這種情況下,他鄉興登堡求救,期看老總統能賦予他已緊急法令治理國家的權力——這恰是他否決給與巴本的。興登堡拒絕了這個要求,並提醒斯萊徹爾,他本身推翻巴本的理由對他本身一樣適用。斯萊徹爾最終只好辭職。

    而被斯萊徹爾操纵以後又抛棄的巴本此時正通過右翼的民族黨和希特勒結成一個聯盟,通過冗長的談判,他們總算達成了協議,爲了緩解興登堡對希特勒的厭惡和疑慮,最後希特勒統一在新的右翼聯盟内閣中,除了由他本人擔任總理外,納粹黨只佔兩個席位,而巴本則將擔任副總理,民族黨的領袖將掌握經濟部門,而國防部和外交部都將由職業人士而非政治家擔任。最後,興登堡附和了這個新内閣名單,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希特勒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然而此時的希特勒只掌握了政府的行政權力,他的納粹黨在國會内尚不克不及获得壓倒性的優勢,以緊急法令治理國家的權力掌控在總統手裏,若何才气獲取希特勒所期看的無上的權力呢?起首是希特勒要求闭幕國會,从头實行大選,大選定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五日進行。這是納粹黨第一次能够操纵政府權力來為本身贏得選票的大選——當然也是最後一次,在這之後,他們底子不需要這樣往做了。擔任著普魯士内政部長的戈林在這次選舉中的表現能够讓我們晓得納粹是若何操纵其權力來打擊其競選對手的,掌握着普魯士州差人大權的戈林嚴厲告誡他的屬下,不要和“愛國團體”(衝鋒隊、黨衛隊、右翼的鋼盔團)發生“哪怕是外表上的敵對行爲”,但是卻要求那些差人“利用兵器”往對付“國家的敵人”——共產黨、社民黨和其他所有反對希特勒的人。同時戈林還徵召了五万人的“輔助差人”這些人來自衝鋒隊、黨衛隊和鋼盔團。他們不斷製造暴力和恐惧活動,向社民黨和共產黨挑釁,他們毆打、綁架、關押以至殺害所有他們眎做敵人的人,但是納粹領袖們期看的“布爾什維克大暴動”沒有出現,沒有罷工,也沒有大規模的请愿,曲道二月二十九日國會大廈的神异起火,才使希特勒比及了他夢寐以求的機會。

    二月二十九日,德國國會大廈突然起火,差人在現場拘捕了由縱火前科的荷蘭共產黨員馬利努斯·範·德·魯伯,納粹領袖們立即宣佈這就是共產黨陰謀叛亂的鐵證——實際上我們現在能够必定地說,即便這不是納粹黨的一個嫁禍於人的陰謀(這個可能性十分之大),那也是這個頭腦比較遲鈍的荷蘭共產黨人的個人行爲——戈林命令拘捕所有的共產黨議員和領袖人物,關閉其辦事機構,取締共產黨的所有宣傳品,順帶迫令社民黨的刊物停刊,第二天,希特勒获得了由興登堡簽發的暫停憲法規定的七條公民根本權利的《人民與國家權利保護法》,這一法令不单取缔了公民的根本政治權利,也給與了差人和盖世太保一預防性拘留和保護性拘留的權力,納粹掌握中的差人力量現在能够隨意拘捕那些反對者而不需經過任何法令法式了。而納粹的宣傳機器則開足馬力,威脅利誘並下,向人們灌輸只要希特勒才气避免布爾什維克的威脅的事理。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三月五日的大選並沒有給希特勒帶來驚喜,投票率高達了百分之八十八,但是納粹黨的縂票數一千七百萬張,只佔全数投票數的百分之四十四,選舉活動飽受納粹騷擾的社民黨的票數比前次大選少了六万張,以至德國共產黨還是得了四百八十萬張選票。希特勒在國會中還是沒有達到足以修改憲法的三分之二多數——而希特勒正期看通過國會修改憲法,授與政府立法權的体例獲得獨裁的權力。

    但是這難不倒已經獲得了浩荡權力的納粹領袖們,由於所有的共產黨議員已經被捕进獄,那麽只要再“阻遏”一些必定會投反對票的議員到場,那麽就能够保證這一授權獲得通過,三月二十三日。德國國會以四百四十一票贊成,八十四票反對正式通過了《消弭人民和國家痛苦》法案,把屬於國會的一切權力移交給了希特勒。德國人十四年的議會民主嘗試就此宣告失敗。

    在以後的日子裏。希特勒爲了獲取陸軍的撑持,在一九三三年六月清洗了為納粹黨的兴起付出過鮮血和生命的衝鋒隊,希特勒的“老同志”羅姆在内的一千多人被處死,此中也包罗那位斯萊徹爾將軍。

    八月二日,興登堡病逝,希特勒按照他和軍方的奥秘協議,接任總統和武裝部隊總司令職務,其頭銜是國家元首兼政府總理——所有的德國軍人必須對希特勒——既非國家也非憲法,而是希特勒本人——宣誓效忠。到此爲行,希特勒如願以償的獨攬了德國的軍政大權,成立起個人的獨裁統治。

    回顧這一過程應該不難看出,希特勒攫取權力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手段惟有權術、威脅、暴力和欺詐。雖然納粹黨依靠其宣傳手段騙取了一部门德國民衆的相信,在一些選舉中贏得了選票,但是決沒有獲得壓倒性的多數,更遑論攫取獨裁的權力了。但是由於魏瑪憲法自己的不完美,以及興登堡總統、德國軍方和德國國内的大財閥、大田主們對民主政治的痛恨以及各個民主政黨自己的軟弱、猶豫不定和欠缺切實的政治綱領和有效率的執行手段,使得希特勒巧妙的操纵了各派勢力的弱點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和平的攫取了無限的權力。確實,希特勒是在一個民主社會裏用幾乎是合法——起碼外表上是合法的——成爲了高视阔步的獨裁者,但是這並非是民主轨制的過錯,恰好是因爲在這個社會中,有太多的人不往遵照民主的原則進行政治活動,而是寄期看于違反民主原則的暗里交易,權術欺詐以至是暴力恐嚇的結果。  

0
回帖

惡魔何以兴起——民主轨制培养了希特勒?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