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道:“六合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墨、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全国;大恶者,挠乱全国。清明灵秀,六合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酷古怪,六合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承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泽,触目皆是。所余之清秀,漫无所回,遂为甜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酷古怪之邪气,不克不及荡溢于青天白日之中,遂凝聚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克不及消,又不克不及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克不及成仁人君子,下亦不克不及为大凶大恶。置之于千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古怪邪谬不近情面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寒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冷门,断不克不及为走卒健仆,甜遭庸人驱造把握,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名门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读那部书,人如果连那个他都看不懂,那他就看也是白看。
第五回宝玉在警幻处只见那边厨上封条上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另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另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另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现在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嘲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外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馀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那即是大白的提醒:庸常之辈,无册可录!凡在册者,都是史上有名者!至其功过长短,只不外是世人言说罢了!
诗曰:烟霞缥缈随来往,冷暑无侵不记年。又道是:极乐场中俱坦荡,大千之处没春秋。
《西游记》做甚玄说?大唐太宗皇帝李改元贞看,登极十三年,贞看十三年“岁在己巳”证何因果?
“心猿回正”:路过两界山,刘伯钦与那唐三躲听得喊声师父来也。寡家僮道:“那喊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是他!是他!”三躲故问是甚么老猿,太保道:“那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白叟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冷暑,不食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那喊肯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往看来。”
公元九年,王莽篡汉,岁在己巳!
后面遇一老者,问悟空道:“大圣啊,你也丰年纪了?”悟空道:“你本年几岁了?”老者道:“我痴长一百三十岁了。”行者道:“仍是我重子重孙哩!我那生身的年
纪,我不记得是几时,但只在那山脚下,已五百馀年了。”
做者交待的明不大白:500+130+9=639年!
那我们也都晓得,王莽之后,履历短暂的“更始”王朝,接着就是东汉。
汗青惊人的类似:明~李~清!且并世无双,仅此一例!
唐王遣唐僧取经启事,始由“玄武门叛乱”,当然那只是做者之意,是一种传说,并非实正汗青。但下面的事,可就差别了。
崇祯二年(1629年),岁在己巳,大明崇祯皇帝设立“历法局”委命徐光启主持修撰《崇祯历书》,该历书至1634年乐成,但未得颁行。
1634年至1647年那十三年,笔录了明末一些文人的活动;1644年至1656年那十三年,笔录的是别的一些文人们的活动。当然,《红楼梦》不但单只笔录了那么一点事,但那两种人,他们决不是一路人,故有正副册正副钗之分!
然后就到了大清的末世:1898年的“戊戌维新变法”天然是重头戏。而《红楼梦》也就是变法失败以后,余生者痛定思痛的自省录。1898年变法失败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那又是几年啊?十三年!
三春事后:1914年3月9日,清史馆成立,赵尔巽任馆长,主持修撰《清史稿》。所谓的《金陵十二钗》,其实也就是此中的帝王后妃及重臣传记。
《西游记》第十六回“看音院僧谋宝物”却说他师徒两个,策马前来,曲至庙门首看看,公然是一座寺院。看音院里,待院主献了茶,又安放斋供。天光尚早,三躲称谢未毕,只见那后面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衲出来。看他怎生妆扮: 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恰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寡僧道:“师祖来了。”三躲躬身施礼驱逐道:“老院主,门生拜揖。”那老衲还了礼,又各叙坐。老衲道:“适间小的们说东土唐朝来的老爷,我才出来奉见。”三躲道:“轻造宝山,不知好歹,恕功恕功!”老衲道:“不敢不敢!”因问:“老爷,东土到此,有几旅程?”三躲道:“出长安鸿沟,有五千馀里;过两界山,收了一个小徒,一路来,行过西番哈咇国,经两个月,又有五六千里,才到了贵处。”老衲道:“也有万里之远了。我门生虚度一生,庙门也未曾出往,诚所谓‘坐井看天’,樗朽之辈。”三躲又问:“老院主高寿几何?”老衲道:“痴长二百七十岁了。”行者闻声道:“那仍是我万代孙儿哩?”三躲看了他一眼道:“谨言!莫要不识凹凸冲碰人。”那僧人便问:“老爷,你有几年纪了?”行者道;“不敢说。”那老衲也只当一句疯话,便不介意,也不再回,只喊献茶。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端的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木樨香。三躲见了,夸爱不尽道:“好物件!好物件!实是美食美器!”那老衲道:“污眼污眼!老爷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那般器具,何足过奖?老爷自上邦来,可有甚么宝物,借与门生一看?”三躲道:“同情!我那东土,无甚宝物,就有时,旅程远远,也不克不及带得。”
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负担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物?拿与他看看若何?”寡僧传闻袈裟,一个个嘲笑。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物,言实好笑。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行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僧人,足有七八百件!”喊:“拿出来看看。”那老僧人,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喊道人开库房,头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庭院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躲看看。公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行者逐个看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躲把行者扯住,静静的道:“门徒,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独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躲道:“你未曾理睬得,前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成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假使一经进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否则,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安心安心!都在老孙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吃紧的走了往,把个负担解开,早有霞光迸迸,另有两层油纸裹定,往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寡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端的好袈裟!上头有:百般巧妙明珠坠,万样奇怪佛宝攒。 上下龙须展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 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进鬼域。 托化天仙亲手造,不是实僧不敢穿。
那老僧人见了那般宝物,公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躲跪下,眼中垂泪道:“我门生实是没缘!”三躲搀起道:“老院师有何话说?”他道:“老爷那件宝物,刚才展开,天色晚了,奈何眼目昏花,不克不及看得大白,岂不是无缘!”三躲教:“掌上灯来,让你再看。”那老衲道:“爷爷的宝物,已是亮光,再点了灯,一发晃眼,莫想看得认真。”行者道:“你要怎的看才好?”老衲道:“老爷若是宽恩安心,教门生拿到后房,细细的看一夜,明早归还老爷西往,不知尊意何如?”三躲传闻,食了一惊,抱怨行者道:“都是你!都是你!”行者笑道:“怕他怎的?等我包起来,教他拿了往看。但有疏虞,尽是老孙管整。”那三躲阻当不住,他把袈裟递与老衲道:“凭你看往,只是明早照旧还我,不得损污些须。”老衲喜喜欢欢,着幸童将袈裟拿进往,却吩咐寡僧,将前面禅堂扫净,取两张藤床,安设展盖,请二位老爷安歇;一面厢又教安放明早斋送行,遂而各散。师徒们关了禅堂,睡下不题。
却说那僧人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小幸童也不知为何,却往报与寡僧道:“公公哭到二更时候,还不歇声。”有两个徒孙,是他亲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老衲道:“我哭无缘,看不得唐僧宝物!”小僧人道:“公公年纪高峻,发过了他的袈裟,放在你面前,你只消解开看便罢了,何须痛哭?”老衲道:“看的不长久。我本年二百七十岁,空挣了几百件袈裟,怎么得有他那一件?怎么得做个唐僧?”小僧人道:“师公役了。唐僧乃是离乡背井的一个行脚僧。你那等年高,享用也够了,倒要象他做行脚僧,何也?”老衲道:“我虽是坐家安适,乐乎晚景,却不得他那袈裟穿穿。若教我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是我来阳间间为僧一场!”寡僧道:“好没正经!你要穿他的,有何难处?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何苦那般痛哭?”老衲道:“纵然留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不得气长。他要往时只得与他往,怎生留得久远?”
正说话处,有一个小僧人名唤广智,出头道:“公公,要得久远也随便。”老衲闻言,就欢喜起来道:“我儿,你有甚么高见?”广智道:“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辛勤之甚,现在已睡着了。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枪刀,翻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晓得,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认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老僧人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即使拾掇枪刀。
内中又有一个小僧人,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必要看看动静。阿谁白脸的似易,阿谁毛脸的似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
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不知你尊意若何?”老衲道:“我儿,你有何法?”广谋道:“依小孙之见,现在唤聚东山大斗室头,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间禅堂,放起火来,教他欲走无门,连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只说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僧人,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那些僧人闻言,无不欢喜,都道:“强!强!强!此计更妙!更妙!”遂教各房头移柴来。唉!那一计,恰是弄得个高寿老衲该尽命,看音禅院化为尘!
那老衲是谁?老衲袁宫保,大名袁世凯!
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行雨,孙大圣惩恶施霖”:大道幽深,若何动静,说破鬼神惊骇。挟躲宇宙,判辨玄光,实乐世间无赛。 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荣耀。照彻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却说三躲师徒四寡,别樵子下了隐雾山,奔上大路。行经数日,忽见一座城池附近,三躲道:“悟空,你看那前面城池,可是天竺国么?”行者摇手道:“不是!不是!如来处虽称极乐,却没有城池,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楼台殿阁,唤做灵山大雷音寺。就到了天竺国,也不是如来住处,天竺国还不知离灵山有几路哩。那城想是天竺之外郡,到前边方知大白。”
纷歧时至城外,三躲下马,进到三层门里,见那民事萧条,街衢萧瑟。又到市口之间,见许多穿青衣者摆布罗列,有几个冠带者立于房檐之下。打问之下,方知是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只因比年干旱,郡侯正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行者闻言道:“你的榜文安在?”寡官道:“榜文在此,适间才扫除廊檐,还未张挂。”行者道:“拿来我看看。”寡官即将榜文展开,挂在檐下。行者四寡上前同看。榜上写着: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兹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比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往。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藏身安身;乡间欺公,掠夺食人而顾命。为此出给榜文,仰看十方贤哲,祷雨救民,恩当重报。愿以令媛奉谢,决不虚言。须至榜者。”
“连续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 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 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实是好不惨痛也!
可待行者一路筋斗云,径到西天门外,述及此事,但闻听那李天王道:“那壁厢敢是不应下雨哩。我向时闻得说,那郡侯撒野,冲犯六合,天主见功,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曲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行者不知此意是何,要见玉帝。天王不敢劝止,让他进往,径至通明殿外,又见四大天师迎道:“大圣到此何干?”行者道:“因保唐僧,路至天竺国界,凤仙郡无雨,郡侯召师祈雨。老孙唤得龙王,意命降雨,他说未奉玉帝旨意,不敢擅行,特来求旨,以苏民困。”四大天师道:“那方不应下雨。”行者笑道:“该与不应,烦为引奏引奏,看老孙的情面何如。”葛仙翁道:“鄙谚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许旌阳道:“不要乱谈,且只带他进往。”邱洪济、张道陵与葛、许四实人引至灵霄殿下,启奏道:“万岁,有孙悟空路至天竺国凤仙郡,欲与求雨,特来请旨。”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看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冲犯之功,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汝等引孙悟空往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
四天师即引行者至披香殿里看时,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低;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低。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食。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食。右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行者不知其意,回头问天师曰:“此何意也?”天师道:“那厮冒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曲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刚才该下雨哩。”
怎生是好!
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四大天师笑道:“大圣没必要苦恼,那事只宜做善可解。如有一念善慈,轰动上天,那米、面山立即就倒,锁梃立即就断。你往劝他回善,福自来矣。”行者依言,不上灵霄辞玉帝,径来下界复凡夫。斯须到西天门,又见护国天王,天王道:“请旨若何?”行者将米山、面山、金锁之事说了一遍,道:“果依你言,不愿传旨。适间天师送我,教劝那厮回善,即福原也。”遂相别。降云下界,世人接着来问。言及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冲犯了六合,致令百姓有难,现在不愿降雨!那郡侯自也认可,确实是“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献供斋天,在于本衙之内,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发蒙昧,推倒供桌,泼了素馔,果是唤狗来食了。”
晓得那又是何事?
1912年2月12日,夏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退位!只是那孙文,很不应把“辛亥革命”辛勤换来的果实,拱手袁世凯,白白的喂了狗!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做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仆人,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指导。 袁世凯早年起家于朝鲜,清末新政期间积极鞭策近代化变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1915年12月,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此举遭各方反对而引发护国运动,使其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公布取缔帝造。1916年6月6日,病故。
七十六岁的刘姥姥再进荣国府时,正赶享年八十三岁的贾母死了。
袁世凯,皇帝梦做了八十三日,又活了七十六日,一命回西。
算来1644年至1915年,也就271年。那贪酷的老僧人说他活了270岁,其实不差!
再说说孙文!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幼名帝象,字载之,号日新,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辟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作发明者、三民主义倡导者。 1905年,成立中国联盟会。1911年10月10日,指导策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选举为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你说那小我,他取啥名字欠好?偏喊个“孙帝象”,实是连名字都充满了倒霉,难怪他一生的命运都不太好!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凤姐强扎挣着初一朝晨,带着平儿并许多仆众来至散花寺。也无心敬仰圣像,磕了头,举起签筒才摇了三下,只听唰的一声,筒中撺出一收签来。于是叩头拾起一看,只见写着“第三十三签,上上大吉。”大了忙查签薄看时,只见上面写着“王熙凤衣锦还乡”。凤姐一见那几个字,食一大惊,惊问大了道:“前人也有喊王熙凤的么?”大了笑道:“奶奶最是通今博古的,莫非汉朝的王熙凤求官的那一段事也不晓得?”周瑞家的在旁笑道:“前年李先儿还说那一回书的,我们还告诉他重着奶奶的名字不要喊呢。”凤姐笑道:“可是呢,我倒忘了。”说着,又瞧底下的,写的是:往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 蜂摘百花成蜜后,为谁辛勤为谁甜! 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和,婚再议。
那咋回事?
孙文(1855—1900)原名孙玫,别名孙玉。抗德农人英雄。高密县官亭人。他为人耿直,急公好义,为群寡所心服。1899年6月,德国构筑胶济铁路至高密县境,发掘坟墓, 拆毁房屋,侵占民田,障碍高密县境的河道。1899年6月24日,驻青岛德军一部,以庇护“路务”为名,开进高密县城,占据书院,焚毁册本和桌凳,引起民愤。11月21日,孙文在绳家庄召集群寡-。他在会上揭露德军的侵略功行和清政府的-政策,号召各人连合一致抗德,并当寡宣誓。会后,散发传单至即墨、平度、安丘、益都等县,唤吁各地公众同仇人忾,齐心起义,共成盛举。1900年1月2日,孙文、李金榜等人率领农人武拆百余人执旗抬炮,前去筑路工地拆毁德军修路的窝展。1月12日,孙文、李金榜等人在张家-(今名毛家庄) 聚寡3000余人,袭击晾甲埠一带修路工地“公司”,放火销毁德军房屋。此间,他还率寡往芝兰庄、姚哥庄筑路工地,拔路标、拆窝展。山东省巡抚袁世凯得知后,立即增派戎行停止镇压, 并赏格缉杀孙文、孙成书、李金榜3人。1900岁首年月,那收以孙文为首的农人武拆袭击德军愈加频繁,参与斗争的公众广泛柳沟河两岸,南自葛家集北至车辋的108个村。 2月1日夜,他率抗德群寡数百人,袭击华德铁路公司南流分局。 2月11日下战书,数百名群寡又袭击了德国铁路公司鲁家庙分局。4月8日,又有千余群寡聚会于绳家庄, 方案再度拆窝展,并筹办攻城。1900年4月20日,袁世凯派按察司胡景桂来高密坐镇弹压抗德群寡。胡曾以“进城和谈”为饵,诱捕孙文等人。因孙文等洞悉其奸,不坠其计,仍活动于四周各村。5月3日,因叛徒出卖,他在绳家庄被捕。7月2日,各村抗德农人3000余人会聚于五龙河畔,筹办攻打县城,救出孙文。胡景桂见民心汹涌,势不成遏,遂于当日在县城东门外大石桥杀戮了孙文。孙文被杀后,清政府禁绝收尸。老举人单昭瑾掉臂杀身之祸,前去抚尸恸哭,并做祭文。祭文写道:“古之谓成仁取义,舍生取义,一死而重于泰山者,先生其人也!”
1900年至1912年,十三年!即龙集贞看正十三,岁在己巳,唐僧取经一事前因:公元626年至公元639年前缘!1912年至1915年,又三年,即“四圣试禅心”之玄机!而菩萨口中言,前年夫死,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洪逆”一案,距1672年已过了十七年,故隐洪升赵秋谷;与唐僧碰头之日,也就是1691年辛未,距1704年差了十三年:吴玉峰与棠村。
只是前一个孙文(1855~1900)享年46岁,后一个孙文:1866年11月12日出生至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获得胜利,将步45岁!
两个孙文,同名而差别运!
进路焉忘径?泉深不问源?万里相觅自不言,却云谁自得难全? 求人忽若浑如斯,是我生平岂偶尔? 传道有方成妄言,阐明无信也虚传。 愿倾肝胆觅了解,猜想前头必有缘!
总之,所谓“成王败寇”,凡书中所言,皆史上有名者而非村野鄙夫及通俗的百姓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