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别离为:江西南昌腾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期间东吴夺回荆州之后(223年)。最后建楼的目标是为了防备蜀汉刘备的来犯,做为看察瞭看之用。黄鹤楼高51·4米,明面上看为5层,现实上还有五个夹层,共为十层。后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从本来的黄鹤矶移到了蛇山的高看山上。黄鹤楼与长江大桥是现代武汉市的标记和象征。黄鹤楼在汗青上是文人骚人会聚的场合,并留下良多不朽名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往,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往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将黄鹤楼的天文、情况、传说和楼的雄壮,描画得淋漓尽致,以致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做,不能不发出“面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
腾王阁坐落在江西省会南昌市赣江之滨,建于永徽四年(唐高宗李治年号,即653年),现阁是1989年重修落成。共9层,高57·5米,是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更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工具两面,各挂着写有“腾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面,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造的王勃《腾王阁序》碑;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腾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阳楼,是三国期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匹敌拒守荆州的蜀国上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其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那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中独一的一个木量构造的建筑,比腾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那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能够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独一不是在解放后从头修建的,而且保留无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气的楼阁。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到处颂扬的《岳阳楼记》,此中的“先全国之忧而忧,后全国之乐而乐”被中别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那篇《岳阳楼记》一路声名远播。
颁发匿名评论(隐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