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儿童应是老翁

10个月前 (11-29 12:42)阅读3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051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81026
  • 回复0
楼主

  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儿童应是老翁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实,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闻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出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来宾等职。八十六岁辞职回里,旋逝。

  其《回乡偶书》一诗,朗朗上口,老少无欺,做为名篇典范,传颂至今。

  原诗:少小离家老迈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了解,笑问客从何处来。

  历来释义:我从小分开家乡年老才返回,我的乡音没变头发却已稀少。家乡的儿童看我是远方的客人,他们笑着问我从何处来。

  此中,第三句,儿童相见不了解,被不断解读为家乡的儿童看到贺知章,笑问他从何处来,可能不符贺知章创做时的意境。试想,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往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已八十六岁高龄,距他36岁中举进京,已有五十多个岁首了。京城已成故土,出生地反而成了异乡,固然口音未变,贺知章带领一行人,回到杭州萧山,除了他本人讲着同化着乡音的京腔,其别人应是一口京腔,贺知章说着京腔的方言向老家村中的儿童问路,儿童们盘询他,你来那里找谁?实属通俗,底子没有诗直达折惊愕的意境。

  复原贺知章诗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贺知章与对方碰头问路场景,应是贺知章辞职回里,回到家乡,五十年的世事沧桑,物是人非,贺知章向路人探听,回本身老宅的路怎么走或查询子侄辈情状,但是对方却问他是哪里人?那里,贺知章并不是看到谁逮住就探听,问询对象应是有所抉择。我们想到农村,往探听某某某或谁谁家,特殊是五十年前的谁谁谁!是找成年人探听,仍是找儿童问讯,最最少要找一个已懂事的人探听才是常理。贺知章找的应该也是成年人,更好是能领略本地掌故的白叟,事实是五十年前的人和事,连系诗意,他应是看到一白叟,觉得对方像本身儿时的玩伴,故才向其探听,但对方却已认不出他,却反问你是从那里来的客人?颠末贺知章的详尽介绍,贺知章证实本身向其探听的白叟,果实是儿时的玩伴,诗意欣然而至,才有下句“笑问客从何来”,意味深远。否则,杭州萧山儿童,看到一问路白叟,问其从哪里来,找村里什么人?很一般。应是贺知章问讯问到儿时玩伴,而毛须俱白,同是八旬白叟竟然认不得他,才引发贺的长嘘感慨,老了老了,那才是实正的回乡偶书的原因!

  最新译文:我从小分开家乡年老才返回,我的乡音没变头发却花白稀少。退休后回家乡,问讯问到儿时的玩伴时,他却笑着问我从何处来。

0
回帖

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儿童应是老翁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