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歌曲 厦门与台湾的汗青轮回(图)
(2006-07-07 09:43:34)
由厦门市文化局与本报主办的首届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启动以来,遭到了两岸人士的高度存眷,组委会期看通过大赛扩展创做步队,进步创做程度,鞭策两岸闽南语歌曲愈加兴旺地开展,厦门是闽南语歌曲产生、传布、开展的重镇。厦门与台湾在闽南歌曲的创做与传承上一衣带水,息息相关。回忆一段往事,是为了当今更好地开展,我们等待海峡两岸,在此次赛事中,从厦门掀开闽南语歌曲崭新的一页。
台湾的闽南语歌曲泉源在厦门
闽南文化学者彭一万先生表达,厦门和台湾的闽南语歌曲有着深远的渊源。清末民初,闽南的歌仔就在两岸风行一时,其时厦门的二四崎顶(厦门地名)“文德堂”和二四崎脚“会文堂”就是印刷闽南方言歌仔册的出书商。他们先用水印,后来跟着手艺的逐渐开展,用石印,那些小册子,在厦门的销量很好,还销售到台湾。清末,台湾被日本占据,台湾人民中许多人都表示出了民族气节。其时一首名为《雪梅思君》的歌仔就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歌里唱到:“唱出一歌分你听,雪梅做人实规矩.......劝你列位重视听,要学雪梅那所行(操行)”。讲的是一个女子在丈夫身后,一小我带着孩子,顽强地生活,而那个故事传到台湾后,被付与了新的意义,因为其时台湾处于日本的统治之下,所以人们借女子思夫,为其守节,来表达本身不甜于日本的统治,做人要规矩,要有民族气节。《雪梅思君》在其时被称为“国庆调”,或“厦门调”。
1922年厦门才女周淑安创做了第一首闽南语花腔歌曲——《安息曲》,用钢琴伴唱,堪称是闽南语时髦歌曲的雏形。随后厦门人姚占福渡海赴台停止闽南语歌曲的创做,他的力做《苦酒满怀》和《心酸酸》风行全台。闻名词曲做家曾仲影,也是在厦门大学结业后就往了台湾,那些人对台湾闽南歌曲的开展起到了不成估量的感化。在上世纪20-30年代,台湾产生了一批闽南语歌曲的创做人才。如台湾本土音乐人詹天马做词,王云峰做曲的《桃花抽泣血》,蔡德音的《红莺之歌》,则是用《苏武牧羊》的古调从头填词。1933年-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时髦歌曲的黄金时代,如今还传唱的许多典范就是其时所创,如《看春风》、《月夜愁》、《雨夜花》、《四时谣》等。那些歌声像一股温馨温和的春风,吹拂过街头巷尾,吹拂过城市村落,安抚在“四脚仔”(指日本统治)掌握下的“甜薯仔”(指台湾人)的孤寂胸臆,也传播在一衣带水的海峡对岸。
闽南语歌曲风行两岸
《看春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闽南语典范歌曲,它流行两岸已经几十年了。 1933年台湾音乐人李临秋以根植于《西厢记》中“隔墙花影动,疑是美女来”的中国古典情怀诗句意境写出了《看春风》,加以郑雨贤的中国传统五音阶曲调配曲而珠联璧合,打造出来那首经久不衰的佳做。歌词唱道:独夜无伴坐灯下,凉风对面吹,十七十八未出嫁,想着少年家,生成美丽面肉白,谁家人子弟,想要问他怕坏势(欠好意思),心内弹琵琶。已爱郎君做夫婿,已爱在心内。不知何时君来摘,青春花当开。门外似乎有人来,开门往看迈(看看),有人笑我憨大呆,乎(被)风骗不知。《看春风》以委婉的体例反映了少女冗杂的感情是一首词曲并美的典范之做。
现在许多闽南人,以至来闽南的外埠人也城市唱“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闽南语歌曲,具有特殊的神韵和魅力。“土歌”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欢乐和抱负,给两岸人民的人生带来了意志和力量。《爱拼才会赢》歌曲中唱到“一时失志难免怨叹,一时崎岖潦倒难免胆冷……三分天必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等等。那首歌鼓舞了几人勇猛地陆续前行,人们被那种拼搏开辟精神不断鼓励着。
近年来,闽南语歌曲在两岸非常时髦,《车站》、《家后》,《烧肉粽》等典范歌曲或时髦歌曲经常缠绕在人们的耳际。但是厦门的有些有心人士却发现,那些时髦歌曲,大都是由台湾创做的,从海峡对岸传唱过来的。曾经在闽南语歌曲创做上有过一段灿烂的厦门,近年来似乎没有产生能在海峡两岸时髦的歌曲。看来厦门滞后了,要奋起曲逃了。
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看两岸同创灿烂
闽南语歌曲是闽南文化的奇葩,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中广受喜欢。“咱的乡亲,咱的歌”,包罗了闽南人特有的乡情亲情,它合成了两岸的共有的生活情趣和处所文化,能让人深入感触感染到它的乡土头土脑息。据有关人士透露,2005年评选出的闽南语十大金曲,其原创做者全数在台湾,那让闽南文化重镇、闽南语歌曲泉源的厦门深感有从头振奋的责任。首届闽南语歌曲原创大赛在那个时候不失时机地展开,能够说为厦门在闽南语歌曲创做上迎头赶上发扬了有效的助推感化。
本届赛事组委会表达,举办此次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的目标是想通过此次大赛,聚集海峡两岸的文化精英,发掘散落在民间的种子,进步闽南语歌曲创做程度,促进闽南语歌曲的传承和立异,富贵两岸文化娱乐市场,并扩展海峡两岸的文化交往与交换,而且让闽南语歌曲不只做为一种音乐形式并且做为一种文化形式,进进更多人的视野,包罗非闽南语地域,让闽南歌谣世界化。文/卢志明 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