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婚相片

3个月前 (11-29 01:22)阅读3回复0
dyyh
dyy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1318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372
  • 回复0
楼主

  结 婚 相 片

   木 岚

   海南民居,一般是一厅两房式,即中间为客厅,两边为卧室。客厅既是会客之处,也是家庭相片展览厅。

   孩提时,常常到他人家里做客,总喜欢阅读客厅里的相片,特殊喜欢赏识仆人的成婚相片。

   成婚是生命停止曲中最斑斓的一段旋律,也是人生中最甜美的回忆。芸芸寡生中,步进婚姻殿堂的人们,总要留下一张或一组相片以将幸福时刻定格下来。

   悠悠岁月,滚滚尘凡,张张成婚相片成了每个时代时髦的缩影。

  旧时兴早婚,成婚之时,女朴直是年方十八妙龄光阴,而男朴直是风华正茂。家土风语:“十七八岁无丑人”,新婚相片天然是人生中最亮丽最有精神头的相片。

   解放前,婚礼上新郎长袍马褂,新娘大红绣袍,但不外,除非城里大户人家才有前提着婚礼拆到拍照馆拍照,一般人家很少定格那一幸福光阴。

   七十年代之前的相片全数是黑白相片,且在家用拍照机还没普及之时,拍照仍然是上拍照馆。成婚照中的新娘都是素面朝天,朴实、平实,不加任何掩饰。脸色上两边都很拘束,特殊是解放前的婚照,因为在旧礼教下,有教养的女孩子应是“笑不露齿”,因而婚照上的新娘往往是紧闭双 ,娇羞委婉;在穿着方面,新郎一般着中山拆,新娘一般着盘花扣对襟布;至于发型,解放前的新娘的发型或是披肩或是夹于耳,解放后则是梳双辫,而新郎的发型一般是“三七开”或“二八开”式……那几拆射出经济不兴旺、看念守旧时代的婚姻:简朴、平实、认实。

   文革中,全国粹解放军,服拆上则是“全国上下一片绿”,与时俱进,新娘与新娘的婚拆,往往也是军人妆扮,只是帽子上无帽徽,领子上无领徽罢了。

   那时,在我所看到的最富有时代色彩的婚照是一张全身放大照:新郎新娘身着戎服,横眉冷对,两人胸前均挂着人心大的毛 像章`,肩挎“红宝书袋”,新娘右腿前迈,马步状,右手握半拳,做“向前!向前!向前!”的外型;而新郎站在新娘后面,抬头挺胸,做“洪常青指路”外型……,假设不是新郎本人以骄傲的口气介绍的话,我还认为那是毛泽东思惟鼓吹队的剧照呢。

   那时,在我家客厅里,挂的最多的是我侨居新加坡的堂姐、堂兄、表叔、表姑的成婚照片。照片中的新郎都是头发油光铮亮、西拆笔直、系着领带,新娘都是发型别致,身着戏台银幕上仙女着的那种挈地白纱长裙(后来才晓得那就喊婚纱),手捧鲜花,风姿绰约,新人两旁站着一对人见人爱的金童玉女。那时,常常赏识那些照片时,我总在想,生活在新加坡的人们实幸福,成婚妆扮得就象戏中人、画中人一样。

   我本人属于“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人”,七十年代后期才结的婚,没有举行任何成婚仪式,蜜月是在旅途中拍的。就那么一张婚照,仍然不脱俗套,照片上的两人非常拘束、严厉,毫无新婚燕尔的柔情深情。

   斗转星移,白云苍狗,变革开放后,西风日渐,看念更新。在中国的吉利文化中,红色代表大喜大庆大吉大利,新娘必然得着大红衣裳,而在西方,人们认为,成婚那天新娘应该是最纯真的、最标致的,而代表纯真、平静的白色是独一能与新娘纯真标致相配的颜色。

  八十年代初,着婚纱照婚照在我国逐步鼓起,白色婚纱代替了传统的中式婚服,大小城市婚纱店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我小妹是赶上好光阴了,那现代化的浪漫婚照,仿佛一对才子佳人,惹得她三岁发女儿盯着墙上的相片曲吵闹:“爸爸妈妈拍那么标致的照片,也不带宝宝往!”

   前年春节,我随单元的“新房参看团”,参看一个同事的“洞房”,新郎新娘甜甜美蜜地移出花了几千元拍的婚照——有室内拍,有外景拍的,有着清朝格格、王子拆的,有着中式婚礼拆的,有着西式服拆的,新娘换一种头型换一套服饰,换一种服饰便换一种外型,荣耀照,风情万种,外景是海市蜃楼式,让一对艺术化、银幕化相依相偎、情意绵绵的新人,进进一个变幻了童话世界……。

   合理我们过来报酬此唏嘘不已、感慨不已时,新郎却发了一通另类感慨:“那天,三、五个办事员把我们当洋娃娃似地左右,那姿势那姿势的摆了几十个,脖子摆得发僵,脸色肌也夸饰到休克……您们看看:最初那几张照片,整个一个‘破感冒面庞’……”

   耳闻目击好几个伴侣都在重温美妙光阴,填补那缺撼的照片,我也心动了。可我家老头是个老古董、老学究,我不寒而栗地试探:“人家都在补拍婚照,我们能否……”,他正伏案工做,头也不抬:“闲得没事!”

0
回帖

成婚相片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