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谋划]参拜台籍日本兵的英灵? 台联参拜的战术思维(转载)
亚洲时报在线报导
(07/04/2005)
康若晔 撰文
台北-明晓得将掀起轩然巨波,台湾连合联盟(台联)党 苏进强仍是率团赴日,参拜了靖国神社。近期日本跟邻国关系成为焦点,中国各地因日本新版汗青教科书触发了“反日情感”,韩国与日本因独岛主权争议闹得不成开交,而日本有意加进结合国安理,会更是泼油救火。在那个布景下,台联之举显得愈加高耸。暂且不管其长短,台联选在泛蓝指导人争相登岸之际,抉择另闢战场,此中思维值得切磋。
台联赴日参拜靖国神社后在台湾引起极大负面反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率寡到机场向苏进强等人丢掷鸡蛋、责备苏此举好像”犹太人向纳粹参拜”;亲民党 宋楚瑜责备台联在做践台湾人,台北市长马英九更婉言:那个党疯了!别的,台湾慰安妇幸存者签订抗议信函,要求台联公开报歉;撑持慰安妇向日本求偿的韩国、菲律宾妇女团体也纷繁量问台湾对日本的立场事实为何?就连联盟的民进党都颇有微词,认为苏进强有需要阐明参拜目标、动机及对象。
面临外界猛烈责备,台联至今没有松口。苏进强强调,他是以“台湾人的后代”身份往参拜两万八千多位台籍日本兵在靖国神社的英灵,与颂扬军国主义无关,他并报复那些责备他的台湾政党及政客,锐意以“北京看点”扭曲他参拜靖国神社的意义,“台湾内部反对的论调,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还严厉”,让他觉得很遗憾。
继苏进强之后,教诲部长杜正胜在立法院量询时表达,靖国神社中供奉有台湾同胞,因而台联往参拜是“应该的”。此言一出,再度引起言论挞伐,对此,行政院长谢长廷在院会中表达,政府人员不单不该有参拜靖国神社行为,言论上更不该滋长那种行为的正面性。
汗青留下的伤痕,有时确因差别遭遇,无法一语归纳综合。日本殖民台湾期间所留下的评判,确实也存有不合。不外,很多台湾人对日本的殖民统治不满,也是事实的一部分。
一八九五年日本侵台后,曾发布“强盗刑罚令”,凡不平从日本政府的人民皆被指为“强盗”,悉数遭到杀戮。之后发作的客家北埔事务、原住民雾社事务、苗栗事务等等,也都是因本地居民对抗惨遭日本人残杀的闻名人血抵触,那些事务在汗青素材中历历可考。
除了雾社事务外,日本人对原住民的压迫极为残酷,两万多原住民被迫构成“高砂义勇队”在承平洋战争中为日本人赴南洋兵戈,有命返乡的不到三分之一;以至日本军曾在统治台湾初期施行“剿番”,戎行得到号令,假设军粮不敷,能够杀原住民来食。还有台籍慰安妇至今仍在和日本政府打讼事,在她们有生之年能不克不及得到日本政府的报歉补偿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关于那些血泪斑斑的日军侵略史,有些台湾人显然视而不见。许多受过日本皇民化教诲的老一辈台湾人(包罗李登辉)、部分独派人士,关于日本加诸在台湾的诸多暴行避而不谈,却一再彰显日本殖民政府对台湾现代化建立的奉献、缅怀昔时台湾能够“夜不闭户”的“美妙光阴”。
如许的思维延续至今,随著台湾表里政治情况转换,无形中给了在政治邦畿中逐步边沿化的台联一个自承认以力挽狂澜的空间,而那个空间,也恰是失往政治舞台的台联精神指导李登辉在有生之年求之不得的,那就是“联日抗中”。
曾经名为“岩里政男”的李登辉,从不承认本身认同日本比认同中国还多,面临仇日的中国在亚洲日益兴起,李登辉很难不心生警惕。从台湾内部政治需要上看,扁宋会后陈水扁的两岸政策转趋温暖,继之而起在野党登岸的中国热跃跃欲试,固然府院党筹算泼水降温,但形势比人强,在台湾的“中国热”恐怕还得延烧一阵。
李登辉为“精神指导”的台联党,在两岸议题上丝毫没有著力点,因为往年立委选举台联席次没有增长,一旦 定案,下届单一选区两票造施行后,小党台联保存空间势将更形压缩,以至有评论指该党有“亡党之虞”。面临台湾在两岸关系上的量变,与台联走向边沿化的危机,紧挠台联与陈水扁抗衡的李登辉,必需摘取动作予以反造。
固然苏进强一再重申,参拜靖国神社之事李登辉其实不知情,但相信的人其实不多。据悉,李登辉的胞兄李登钦(岩里武则)也是葬在靖国神社的台籍日本兵之一,李登辉不断想亲往祭拜,有评论指出,苏进强此行目标之一即是替李登辉“测试水温”,看察各界反响,为李登辉至靖国神社参拜展路。但那种说法不免难免失之浅薄。假设李登辉大费周章赴日只为祭拜已故兄长亡灵,不免难免过于不值。
苏进强赴日,为李登辉展路为实,但更深一层目标乃是与日本就配合平安关系对话,那才是台联与李登辉实正战术焦点所在;至于参拜靖国神社,只不外是台联向友台的日本右派官员示好之举,最末目标,仍是期看日本能加强台海平安庇护,用以抵抗中国大陆在两岸间的军事规划。
事实上,美日安保公约签定后,部分台独人士便升起台海一旦开战,美日将联袂驰援的设法,台湾独立将更有前提。因而苏进强的日本行,能够视为是此种思维的动作化延续的一环。
然而从现实上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度不以自我利益为优先,日本与台湾就算感情上再怎么相亲,但事实在经济上必须与中国大陆连结协做,日本无法自外于中国大陆那个浩荡的经济体。从此角度看,日本为台湾与中国大陆正面比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理可证于美国。因而,李登辉与台联的“联日抗中”抱负,其实存有诸多变量。
台联虽非见不及此,但忖度台湾内部政治形式,恐怕仍是认为有需要以惊天动地之举平稳中国热海潮,为了党的保存,就算被骂到臭头,日本那张牌也长短打不成了。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赔上“爱台湾”、“本土化”的声誉,可能才是台联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