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救闹剧:在“中国风”的舞台上出道的“莎士比亚鬼魂”
【导 言】“中国戏剧(元明杂剧)远胜于莎士比亚的鬼魅闹剧。”那是法国启蒙思惟家伏尔泰于1755年改编《中国孤儿》时所做的评论。
然而几年后,刚刚慎重上演《中国孤儿》的伦敦(德鲁里巷)皇家剧院,连成一气地把不进流的莎剧,打形成中国风式的“神剧”——已死了150年的莎士比亚被奉为“半神”(demi-god)。伏尔泰对此回应:“那玩意也变成宗教,此乃民族主义狂热之所为!”
美国罗格斯大学传授马奇泰洛(H. Marchitello)责备:“……重建莎剧,创造了莎士比亚典范,并为鬼魂竖起了纪念碑。”
18世纪下半期,在将“莎士比亚”典范化与神圣化的过程中,假设说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在文学和文字上为之“立言立德”,而其他“莎剧编纂”则难以看其项背;那么,他的学生,集导演、演员和司理为一身的大卫·加里克(David Garrick, 1717—1779)则在舞台上下、剧院表里,为之“犯罪立事”,其可谓“青胜于蓝、后生可畏”。但值得重视的则是,那师徒俩的常识布景都是中国的:
约翰逊有“三部曲”:起首是著作中国百科,再基于它编辑《约翰逊英语词典》(1755年),又基于前两者改写“莎士比亚”(全集,1765年)。
加里克导演和主演《中国孤儿》乃功成名就(1759年),然后再与约翰逊联手,把如斯舞台酿成“莎剧神坛”,掀起了“莎翁崇敬”(Bardolatry)。
做者:诸玄识
(一)生花妙笔:雅颂酿成西方文艺的“粉妆玉砌”
(二)生旦净丑:异国情调若何在欧美“粉墨退场”
(三)存亡未卜:巨星原是应被裁减的“粉头净角”
(四)生移硬套:闹剧被革新成悲壮如“粉骨牺牲”
注释如下:
(一)生花妙笔:雅颂酿成西方文艺的“粉妆玉砌”
芝加哥大学传授索萨西(Haun Saussy)说:“书面汉语在现代早期的欧洲,是完美写做的范例。”西方是在1660—1760年间,从中国获得了具有哲理性与审美性的语言文字的内涵(“汉语密码”:表意与适意)。之前怎么会有“古典、典范”?怎么会有文学、科学和哲学呢?!包罗降生“莎士比亚”的欧洲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是19世纪后期伪造的。
西方文学降生于何时何地?并不是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而是18世纪的不列颠。西方的文学艺术——包罗典范版《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产品,后者源于中国。以下介绍剑桥大学出书社发行的三本书:
第一、《中国与英语文学的现代性》〔2018年,做者:Eun K. Min,首尔大学传授〕,其简介称:“该书切磋了现代英语文学的特量,是若何被其他——次要是中国——的传统和汗青所塑造的”;“冗杂的中国文化意识促成了17—18世纪英国民族文学的开展”;“笛福、艾迪生、戈德史姑娘和托马斯·珀西等人都将中国主题写进小说、期刊、报纸和‘古代文献’……,凡此,催化了现代英国的身份认同”;“18世纪的英语和英语文学以及不列颠的‘现代性’,都是通过参与中国文化与汗青的议论来定义的”。
第二、《18世纪英格兰的中国品尝》〔2010年,做者:David Porter,密歇根大学传授〕,此中写道:“18世纪,中国思惟在英国文化机造的建立中,起到了核心感化”;“中国品尝至今仍活在英国及世界文化之中”;“英国之审美与品尝都是在18世纪,与异国情调(中国)的互动中呈现的”;“通过对‘中国性’(Chineseness)既操纵、又承认那一矛盾过程,产生了‘英国性’(Englishness),……然后,大不列颠关于本身的审美文化的外国起源,则是有意识地‘遗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传授马克利(Robert Markley)评论:“大卫·波特摸索了如斯体例,即在18世纪,英国人借助于中国美学来构成他们的民族认同、女性操行和现代看念……。”
第三、《中国塑造浪漫主义》〔2013年,做者:Peter J. Kitson,东英吉利大学传授〕,摘录如下:
中国思惟是构成西方现代性与欧美人文的根本因素……。多年前,洛夫乔伊(A. O. Lovejoy)提出“浪漫主义(运动)起源于中国”……。其他学者如马克利和巴拉斯特均认为,全球经济曲到1800年不断是“中国中心”(sinocentric)……。事实上,中国对浪漫主义和英国文学的奉献皆是浩荡的;正如在19世纪,中国美学促成欧洲唯美主义和现代主义一样。……中国常识系统通过印刷文字与视觉艺术,影响了各类各样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做家和评论家,包罗简·奥斯汀、柯勒律治、查尔斯·兰姆和华兹华斯……。在那个汗青关头,不列颠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礼遇和采用,而凝成起本身的民族认同。……中国文化是构建现代、自在和人文的欧洲之关键要素。
浪漫主义运动便是欧洲在文学上“中国化”(Sinicizing)。18世纪中叶的英国呈现了一个有关中国主题的文学潮水,包罗亚瑟·墨菲编译的《中国孤儿》(1759年)、奥利弗·戈德史姑娘的手札小说《世界公民》(1762)和匿名的“中国风”小说《青铜》(1765年),以及最重要的,即托马斯·珀西 (Thomas Percy)翻译的《好逑传》和《中国是物汇编》(1762年)……。珀西的汉学功效与欧洲浪漫主义美学的呈现,密切相关。…… 上述中式文学为后来西方诗歌的开展,供给了优良模子;从而产生了珀西的《英语古诗遗产》和威廉·琼斯的梵文古诗译本、以及沃波尔(Walpole)的哥特小说。……大卫·波特断言,珀西的汉学文本奠定了他的《英语古诗遗产》,后者可使他成为(西方)“世界文学的前驱”。……(以上)是中国若何派生18世纪英国的审美文艺的。
中国主题和中式戏剧都是那时英国的最时髦的文创产物。……(以致可谓)中国理念在舞台上凝成了英国的民族认同。伦敦剧院都是摘取东方的演出形式,包罗人物、情节、光景、服拆和跳舞……。从复辟阶段(1660年)起,英国戏剧就足够操纵那魅力无限的中国元素……。一般认为,墨菲的《中国孤儿》与之前由珀西翻译的《好逑传》一样,是浪漫时代汉学的奠定文本,……是“中国风”之洛可可视觉艺术的起头〔标记着中国文艺已被同化。——引者〕。
图解 包罗典范版莎士比亚在内的西方文学起源于中国,它发作在18世纪。
(二)生旦净丑:异国情调若何在欧美“粉墨退场”
时髦于17世纪欧洲的中国主题的戏剧有:
Ⅰ.《东印度中国骑士》〔Ballet des Chevaliers des Indes et de la Chine,芭蕾,做者不详,1604年〕;Ⅱ.《伴侣与仇敌》〔Armetzar ou Les Amis Ennemis, 悲喜剧,1658年,做者:夏皮柔(Chappuzeau)〕;Ⅲ.《鞑靼的中国征服》〔The Conquest of China by the Tartars, 英雄剧,1676年,改编者:塞特尔〕;Ⅳ.《仙后》〔The Fairy Queen, 中西合璧,1692年,改编者:塞特尔〕;Ⅴ.《中国人》〔Les chinois, 戏剧,巴黎的意大利剧院,1692年,改编者:雷纳尔和杜康格(Jean Regnard Charles Dufresny)〕。
英国舞台受中国影响可逃溯至17世纪初,“元明风气的舞台设想在伦敦的戏剧圈是很有影响力的。”大卫·波特(David Porter)说:“在(18世纪)英国,‘中国品尝’到达了人气飞腾;改编的中国戏剧普遍上演,剧院所用的中国式的夸饰景致、服饰和粉饰都吸引了多量看寡。中国戏剧在欧洲列国被改编和表演。”
1673—1674年间,塞特尔(Elkanah Settle, 1648—1724)的戏剧《鞑靼的中国征服》在英国表演,它是根据赴华布道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 1614—1661)所记载的中国反清故事,而改编的。进而在1692年,珀塞尔的《仙后》(Purcell: Fairy Queen)——根据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改编。然而“远远的中国似乎离不开那位英国戏剧家的世界看”,以致中国式的假面剧被置于第五场,而其场景则是玛丽女王的瓷器收躲和中式花园。总的来讲,中国场景在《仙后》那出戏中是个妙境,在奇花异草和珍禽祥兽中展现快乐的中国歌舞。
1689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回到英国持续王位,也把荷兰的“中国风”带进英格兰。尼霍夫(Johan Nieuhof)的《1656年荷兰驻华使馆记事》中的神州景致(the vision of Cathay),酿成了时髦的想象;此中描述了中国瓷器、浮图、灯笼、怪兽和奇拆,凡此,让英国舞台设想者们从中摄取东方灵感。
图 英国王室收躲的瓷器,威廉和玛丽(女王)于1688年荣耀革命后不久从荷兰返回英国,也从那里带回了“中国风”。
18世纪下半期,莎剧的表里情况都是中国气氛。例如,海洋光景画家塞雷斯(John Thomas Serres, 1759—1825)曾在多佛镇创做一幅莎士比亚的画,……带有妙趣的中国风气,诸如龙、塔顶和响铃。塞雷斯在那里的一座剧院里,发现它有着和伦敦德鲁里巷剧院一模一样的设想,包罗中国式的檐篷包厢。
根据范存忠先生的研究:
在18世纪的英国,“中国”成为戏剧和文学中的常见题材。因为中华文明关于西方公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几乎人人都期看领会中国;于是一些以中国为题材的喜剧或闹剧应运而生,屡见不鲜,展示在欧洲列国的舞台上。范存忠先生谈到1740年代的英国出书物,他说:“……翻阅一下那些日益普通化的杂志、小报和期刊,就会为英国人关于中国的兴致和领会感应食惊。”公家关于领会中国的期看,为戏剧创做供给了契机;为了招揽看寡,剧做家们纷繁摘用中国题材编写所谓的喜剧。一位做者在其剧本的媒介中写道:“那儿和我们天各一方,却又令人憧憬;对中国那么欠缺领会,那便使我产生了以那个远远的国家为题材的念头。故事是虚拟的,人物也是凭想象塑造的。”
图 现代早期欧洲的中国风建筑风气与剧场
(三)存亡未卜:巨星原是应被裁减的“粉头净角”
莎士比亚是野蛮时代的文盲伶人。美国甜农大学英语系传授道格拉斯·金(Douglas J. King)说:“莎士比亚未经教诲,实为文盲(uneducated and Virtually Illiterate)。”
只因为他演戏颇得人气,后世冠其名而编剧和编书,起先只是为了取利。然而,莎剧在17世纪其实蹩脚,群丑跳梁(魔鬼闹剧),与它的现代版本判若云泥。
之所以《仲夏梦之夜》被用“中国风”革新,是因为它太差了。皮普斯(Samuel Pepys, 1633—1703,英国海军部部长、皇家学会 )称它是“我一生中看过的最萎燥、最荒唐的戏剧”。
……道布森(Michael Dobson)是英国莎士比亚学院院长。不久前(2014年),他到中国参与一个莎士比亚学术会议。他回来后的第一次演讲,不是有关中国的莎士比亚做品和翻译的情状,而是中国传统戏剧若何现身于英国的早期莎剧之中。道布森查询到,在1604年的汉普顿宫,在表演《好人罗宾》(Robin Goodfellow)的夜晚,一个包罗中国飞人魔术在内的剧情插进。那令他联想到珀塞尔(Purcell)于1792年导演《仙后》,后者是根据莎剧(仲夏夜之梦)改编的。……在剧末的场景,珀塞尔把看寡带进中国花园;各类物品均十分时髦。看起来,那是向喜欢“中国风”和收躲瓷器的玛丽女王献媚。在1750年代,当大卫·加里克诡计与法国协做表演“中国节日”(the Chinese Festival)的时候,他指看依靠中国戏剧博得人气。……今天的看寡,他们晓得和热爱《仲夏夜之梦》。然而……有任何人想过,莎士比亚戏剧可能是通过融摄中国场景和特色而被改进的呢?然而,曲到复辟期间(1660—1688年),莎士比亚戏剧(做品)都被看成老式的工具,合适于野蛮夺劫(时代)。正值英国正在变得更欧洲、更世界性,那就是为什么皮普斯(Samuel Pepys)评论莎士比亚戏剧,是无趣和荒唐的乡下土戏。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传授哈撒韦(Michael Hattaway)指出:“关于从复辟期间(1660年)到18世纪许多评论家来说,莎士比亚生活在一个卤莽和粗鄙的时代,他的舞台生活生计是原始的……;他的语言不正规,他的演出有失体统,国王如小丑。正如约翰逊博士所写,旧莎剧违背正义,丧失道德。再如加里克及其同人所言,莎剧须被改写才气上演。”
……复辟阶段和理性时代(1660—1760年)的评判,吟游诗人(莎士比亚)是野蛮情况中的天然之子,……很粗鄙(vulgar)。……德莱顿说:“我已经改进了他的语言,之前的都被烧毁;……所以,如今是‘神圣的莎士比亚’,……(伏尔泰挖苦为)‘粪堆上的几颗珍珠?’。”
正因为如斯,“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毫不游移地更新了莎士比亚的词汇。”进而,“蒲柏为诗歌设定了品尝原则,就像建筑一样,它必需是高雅和典范。”英国列传做家琳达·凯利(Linda Kelly)说:根据蒲柏的原则,“中世纪是野蛮和离奇的暗中时代,所以,‘莎士比亚’只要在被清理和重写后,才会上层次。”
应该指出,蒲柏的语言和诗歌的品尝与原则,都源自中国。即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传授尤金妮亚(Eugenia Z. Jenkins)说:在18世纪,“‘中国风’确定英国的审美原则,它特殊表现在英语及文学的创造才能上,即蒲柏所称的‘多样之有序’。”
然而,在蒲柏和德莱顿那里,莎士比亚的典范化只是开了个头。根据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传授多特雷尔(Ronald Dotterer):
早在17世纪后期,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重写莎士比亚,使之变得更时髦、更有品尝和更有教养风采;以致18世纪第一个“莎士比亚编纂”和莎剧的改写者尼古拉斯·罗(Nicholas Rowe, 1674—1718),说德莱顿的重写是很有用的。尼古拉斯·罗在其前辈编纂的根底上,把莎剧从拙劣的舞台演技革新成正规的场景,从而让18世纪的看寡可以很好地赏识之。
“每一代(编纂)都是不知不觉地根据本身的想象,从头创造(reinvented)莎士比亚;另一方面,那些做家又都是有意识地从头创造(recreated)‘他’。”
在17世纪后期的英国,“中国风”起头成为时髦潮水和审美原则;由此,“莎士比亚”履历了严重的除旧更新、革邪归正,此前它们都是方言土话、低俗不胜。那就是说,今天时髦的“莎士比亚”(戏剧/做品)是颠末许多世代的频频改写,而产生的“典范版”。
图解 莎士比亚的被神圣化的鬼魂(Shakespeare's "sacred ghost")。
(四)生移硬套:闹剧被革新成悲壮如“粉骨牺牲”
如前所述,所谓的“莎士比亚做品”(戏剧),虽说是前导发轫于他本人,但仅具有“虚拟传统”的意义。在其人身后,世代的英国做家、编纂、书商和导演等不竭地将“莎士比亚”名下的做品创新和翻倍,而且最末使之成为大英帝国的“文化品牌”;而最关键的则是在1760—1770年间,塞缪尔·约翰逊和大卫·加里克两人联手,一个在幕后写“全集”,一个在台上演“万能”,从而完成了“莎士比亚”之典范化与神圣化。
道布森说:“到1774年,‘莎士比亚’已被完成近代化与汗青化(modernizing / historicizing)。”——用新潮伪造“遗产”,从而构成一脉相承的大雅传统!
再就整体来看,西方的“近代化”与“汗青化”是一体两面,而那个“体”则是在17—18世纪来自中国——“中体西用”。正如大卫·波特所言:“简而言之,中国乃欧洲文明的‘施主’:一方面做为怀旧境域,代表欧洲似已失往的工具(例如巴别塔之通用语言);一方面做为抱负境域,代表欧洲从未有过的工具(例如非宗教之世俗文明)。”所以,大卫·波特的结论是:“西方的近代化(汗青化)即中国化”(Sinicizing)。
“莎士比亚魔鬼的兴起!”西奥菲勒斯·西伯(Theophilus Cibber, 1703—1758)报复:“加里克肆意改版,阉割旧戏;……时髦掌握在他手中,他武断地设定‘典范莎剧’。”
“加里克彻底变化了英国戏剧,他凡是是以现代风气,来从头演绎‘莎士比亚’。”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坎宁安(Vanessa Cunningham)写道:
绝大大都的典范莎剧都是加里胁制造的,而且是为了演出而更新的……。整个的18世纪,莎剧凡是是被改写,而不是改编。……在其职业生活生计中,加里克打造出22部莎剧,出格是频频修补《李尔王》和《哈姆雷特》。……加里克是为了创造而演出,而非遵照莎剧旧章。……英国加速把莎士比亚树为更高民族诗人。做为剧院司理,加里克不失时机地掀起了“莎士比亚崇敬”(Bardolatry);而且,他还热情地向公家展现本身就是“莎士比亚神殿的大祭司”。……加里克是“莎士比亚”的挽救者,……他揭开野蛮与愚蠢的中世纪之面纱,从而发现了最伟大的文豪。……加里克开发出使天主丰富多彩的悲剧,他的才气不是简单地演出即有戏剧,而是利用崭新的文字使它们在舞台上焕发作气……。当然,许多学者责备,莎士比亚已被滥用,旨在适应不竭改变的看寡品尝,并且也让“他”办事于国度利益与文化导向。
美国戏剧教诲家约翰· 斯蒂恩(John L. Styan)说:“人们已经发现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戏剧的类似,诸如浓重的民间气息的故事、对看寡的独白和舞台运用的乖巧性。”如斯类似性是偶尔巧合吗?
17—18世纪,不竭被改进的莎剧不断是步武中国戏剧(或中国主题的戏剧),后者在1759年到达飞腾,那就是加里克导演和主演的《中国孤儿》)。但随后,其主从关系发作倒置——“中国风”(文艺)所衍生的典范莎剧与哥特风气,在两者合成的情状下金蝉脱壳,而且淹没母体。晋级后的“莎士比亚”是哥特化(Gothicized)。回根结底,“中国风的时髦构成了哥特美学的要素。”
比力1760年之前几十年的莎剧与中国戏:前者是下里巴人、低俗不胜,后者是阳春白雪、独领风骚。举个例子来说:
加里克与其法国同业协做表演《中国节日》(1755年),恰值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的前夜;虽然国王看看表演,但英国的“爱国大盗”仍是闯进砸场,演员和导演都跳窗而逃。加里克若何挽回其名望扫地?按理说,他应该移出本土戏——莎士比亚;但事实上,他是依靠《中国孤儿》打翻身仗的。曾任耶鲁大学戏剧系主任的尼科尔(Allardyce Nicoll, 1894—1976)著《加里克的舞台》,此中写道:
(面临着声名松弛、排场狼藉,该怎么办呢?)其舞台(剧院)完全不熟悉莎士比亚戏剧。司理意识到,独一期看就是供给一些壮看的展现,来吸引看寡,……。不久,亚瑟·墨菲(翻译)的《中国孤儿》慎重推出“最壮看的场景”。……评论道,那部戏十分超卓,办事于更崇高的目标。……四年前发作的臭名远扬的骚乱以来,好在墨菲闪现的那部悲剧能够填补缺失。
切当地说,在其舞台生活生计攀登巅峰之际,加里克起首导演和主演的是《中国节日》和《中国孤儿》;然后(即1760年代)基于以前的体味、资本和气场,他全力以赴、全神灌输地塑造“莎士比亚”。
“他(加里克)实的让莎士比亚回到了英语舞台,……但那些戏剧已被严峻肢解和改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藏书楼期刊。
大卫·加里克(David Garrick, 1717—1776年),18世纪英国的演员、导演、剧做家和剧院司理,主演莎士比亚与“中国风”戏剧,是“莎士比亚崇敬”间接推手。
图 中国戏拆。上《李尔王》,下面是《中国孤儿》。
结 论
“莎士比亚”(做品/戏剧)从下九流变成上上乘,回功于17—19世纪英国的世代“编纂、编导”持续不竭地撰写和改写之;出格是在18世纪,起头于德莱顿和亚历山大·蒲柏、完成于约翰逊博士和大卫·加里克的“典范化、神圣化”,最为关键。那是一个中国全面塑造欧美文明的大情况,包罗:
⑴“中国热”:中国文化 → 启蒙运动〔思惟与轨制〕;
⑵“中国风”:物量文化 → 生活体例〔高雅与鉴赏〕;
⑶“中国字”:汉语密码 → 语言内涵〔表意与概念〕。
18世纪下半期的英国,为了迎合快速提拔的看寡或读者的品尝,特殊是为了共同英国的文化沙文主义的倾向,精英们运用中式语言、审美和哲理以及中式舞台的资本与体味,集其时“中国风”文艺之大成,来重塑“莎士比亚”,使之脱胎换骨、脱颖囊锥,从而培养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神灵。
进一步阅读:
《杂剧救闹剧:在“中国风”的舞台上出道的“莎士比亚鬼魂”》;
《造祸又造神:中国戏转化成“典范莎剧”与“莎士比亚崇敬”》;
《崇洋尤崇莎:随鸦片战争而来的文化鸦片耐久迫害全国华人》;
《莎翁亦沙文:造神运动竖起的丰碑成为推行殖民文化的东西》;
《文盲变文豪:从“莎士比亚”看现代英语及英语文学的中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