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节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详细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如今山西大部门地域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处所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泉源,应为远古期间人类的火崇敬。前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形成极大的灾祸,于是前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行熄一次。然后再从头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持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燃烧,称为人牺。
沿袭成俗,便构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期间晋国的名臣烈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亡命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果腹。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肯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身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肯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成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那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暗示纪念。
三国期间,魏武帝曹操曾命令打消那个风俗。《阴罚令》中有如许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因为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出格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风俗又恢复起来。
不外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配合风俗习惯。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风俗多为一天,只要少数处所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域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
晋北地域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做为寒食日的食物。一些山区那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贺,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点缀室内,也做为礼物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