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上映后,看到有评论将它与80年代初期的“伤痕片子”相提并论,觉得那种说法几有些牵强附会,学理上欠缺充沛的根据。对“伤痕片子”的定义不该单单着眼于影片的题材、风气,也应联络80年代特定的汗青与文化生态,以及创做、消费两边的思惟与感情共喊。
彼时“文革”刚刚完毕,全社会正沉浸在一股浩荡的伸冤悲情傍边。而以对“文革”悲剧成因停止社会、政治、人文深思和诘问的“伤痕片子”,一方面临应着现实中拨乱归正的政治运动,另一方面也为全民控诉“文革”功行供给了一个感情宣泄的渠道。
可是时至今日,世易时移。大大都购票到影院看看那部亚洲片子《回来》的80、90后看寡,恐怕对“文革”都没有什么太深入的记忆。他们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刷着微信,一边看着银幕上的离合悲欢。一俟影片完毕,灯亮光起,便说说笑笑走出影院,吃紧忙忙往赶下一场约会。在如许一种消费意味深挚的看影气氛,哪里还有半点“伤痕”的影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