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别称是 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
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古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推断,人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
在地球上被子植物极为繁盛的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180万年),人参在植物界广为繁衍。世界领域内公认人参分布在北纬33-48度之间。我国本草文献的记载证实中国人参的分布与古地质学史,古生物史是相吻合的。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记载着中国4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甜微冷,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人参,并有文字记载人参的国家。《甲骨文合集》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
参”字,这是个典型的象形文字。该字为上下结构,上部为人参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现,茎上生着多个核果状浆果,这是人参最主要的植物学特征。
下部则代表着人参的根茎,主根,侧根等。甲骨文始于商殷时代,距今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在3500年前我国就已经发明出生动形象的“参”字,并有精确可靠的记载。[2]
公元121年,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参,人参,药草,出上党。
”这是文献中对人参产地的最早记载。
《晋书。石勒别转》:“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盛。”可见人参培植在当时已经开展, 那是远远的18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