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在你心中是什么容貌?
是束身旗袍流苏披肩
是才女百般才调风情
是小洋楼的传奇故事
是陌头小巷夕照黄昏
是秦淮河畔的歌舞升平
是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是黑胶唱机里周璇的阵阵歌声
是片子画报里烫着海浪的旗袍女郞
是穿戴学生裙或中山拆的朝上进步青年
以至上海滩里白巾飘飘的许文强
是“六朝古都,梦回金陵”的朦胧逼真
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惊鸿一瞥
是弄堂雨巷、是十里洋场、是我们的旧梦当下
见过楼台烟雨中的南京,水村山郭酒旗风,
也见过乌衣巷口的南京,墨雀桥边野草花。
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那里有洋房,有豪车,有兄弟义气,有江湖风云,有一步登天,有莺歌燕舞,有最初的贵族,有最乱的世道,有风情万种的女郞,有风流上海滩的令郎阔少,有饮着咖啡搂着姨太的军阀和戴看舒笔下的雨巷姑娘。
展开全文
人力车载客在老街穿越,说着一口吴侬软语的姑娘手持油纸伞走在青石板的小道上,落日爬满了雕花的门窗,白墙黑瓦里的摇缸女郎,踌躇在豪华边沿的赌场,十里洋场的霓虹灯下,天边女乐唱着她,弄堂雨巷里消逝的旧光阴,一九二二在回忆的路上,你从汗青的云烟深处走来,越过盛唐风骚,醒了17日的香艳青春。
金软流沙的光晕,映在复古的似镶着蓝宝石又与那天边的霞融成的琉璃边的花窗上。映得纤毫毕现,出格是那木椅,红木亮光的抹了油般缓缓倚着,还带着丝丝檀香。
西洋钟咔哒咔哒地响着,带着贝雷帽的年轻画家在阔绰的一处,立起了画板张看。
迎面走来一位密斯,穿戴蜜合色旗袍,小巧身材,手牵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书场的对面是和平饭馆,梨花膏的香味与酒气相碰着,红袍绿腰转进舞台中心,女人们眉毛淡秀,眼睛如盈盈一痕水,嫩青窄袖下,露出一末节皓皓霜雪般的手臂。身着西拆的汉子坐在黑丝绒沙发上……
十里洋场的旧日光景
金陵佳人袅袅婷婷地走在石板路上
一袭旗袍
写尽她的浓郁温存
抚慰了动乱的岁月
描摹了风花雪月的美妙
清风徐来,明月如钩,美人安在,芳草萋萋
她标致、强硬,异彩飞扬
她身世崇高,名牌衣物如数家珍
她觥筹交织,来往于名人绅士之间
她才调横溢,饱读诗书
你看,是不是她?
“梦中白莲”周瑛;“十里洋场红玫瑰”陆小曼;“民国才女”林徽因;“默片影星”阮玲玉。“人世仙姝”凌淑华;“乱世佳人”宋美龄;
东郊民巷六国饭馆
谁能夺了她起舞的光华
她擅昆曲,能做诗,善书法,会丹青
她拥有关于人生的自我主张
她在家国动乱,风雨漂荡的年代,仍然不骄不躁,活出令人赞颂的一生。
她用本身一生的履历镌刻传奇,在那个剧变的时代逆流而上,活成属于本身的女性之歌
你看,是不是她?
“英雄美人”赵一荻;“深秋春光”周璇;“梨园皇后”孟小冬;“一世清雅”张充和;“御笔侠女”吕碧城;“第一炉香”张爱玲;
回荡在百乐门的爵士乐
停泊在十六展船埠的远洋巨轮
穿行在南京路的“铛铛车”
佳人在侧莞尔一笑
韶华世间万物不及
她说万万别爱上她
你看,是不是她?
“片子皇后”胡蝶;“北洋画报”赵一荻;“弱柳名伶”阮玲玉;“绣幕芙蓉”夏梦;“上海明珠”郭婉莹;“复旦校花”严幼韵
烟雨之中
锦绣包裹
是林徽因的才思
是陆小曼的美丽
是张爱玲的凄美
是周璇的肃静严厉
朦胧之外
长衫之下
有袁二令郎的恬澹潇洒
也有徐志摩的风流诗韵
长街古巷,青砖灰瓦,那灯红酒绿的夜上海彼此挂着勾,穿越游走,伴沉迷迭香的味道,一柄轻扇,一袭青衫,昏黄的灯光透过你,在墙壁上投下美的不成方物的本身。
民国是个很美的年代。民国的婚书很美,民国的人名很美,民国的女子很美。
一袭旗袍,或平民短褂,或西式洋裙,美得各有姿势。
六朝古都烟波起民国现世一墙隔壬寅九月廿二号
英雄和美人梨花海棠相伴老乱世出佳人烟花烂漫至如回
壬寅九月廿四号后民国三年等不到一场雨梦惘熙今等你回期我们还在路上我们一路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