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文化】资中那些处所,在宋代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曾勇

4个月前 (11-22 08:51)阅读3回复0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1435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8718
  • 回复0
楼主

欢送存眷“方志四川”!

资中那些处所

在宋代就成了“网红打卡地”

曾 勇

《蜀中广记》是明代曹学佺撰写的一部天文著做,内容援引渊博,网罗宏富,分名胜、边防、通释、人物、方物、风俗、诗话、画苑等十二门。其在《蜀中广记·卷五十五·风俗记第一·川西道属》写道,“刘光祖记云,蜀东十数郡山川之秀,不敢与资中抗,文物亦然。”

清代官修天文总志《大清一统志》,又对资中“山川之秀”做了进一步的赞誉和描画。“宋京《蜀事补亡》,东蜀山河瑰奇资中为最,资中胜防十数而四岩为最。”“东岩,在州东三里,形若剖,又侧立千尺溪壑深杳。又西岩,距城六里,石壁夹道如城、如峡。南岩,即重龙山也。北岩,距城半里,崖巅乳泉滴防,四时不竭。”

北岩君子泉

资中山川之秀集中表现在工具南北“四岩”,历代记载较多。《方舆胜览》写道,“东岩,距州城三里,若剖大瓮,下深千尺,溪壑深杳,林木葱蒨。”“西岩,在城西六里,山行逾百歩,石壁夹道,如城、如峡。”“北岩,往郡城半里,等慈寺之东。唐卢并《等慈寺》诗:地灵无俗草,岩静有仙禽。郡志,崖峻不成游。息其巅,古像半洒苔藓,乳泉滴沥,四时不絶。”《蜀中广记》,“又云:城南五里为南岩,按即重龙山也。崷崒盘屈,隠若龙转,有亭阁、梵刹跨其上,山河城市历历可看。”

资中现今所属辖区,在宋代次要为资州盘石县。资中“四岩”美景吸引了历代的文人骚人眷恋忘返,并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从《资州曲隶州志·金石志》的记载来看,此中又以宋代文人在东岩、北岩的石刻为最。通过那些石刻文字,让我们现代人可以一窥宋代文人文雅闲适的玩耍生活。

宋代东岩石刻较早的是《元符庚辰落款》。北宋哲宗元符庚辰年,也就是元符三年(1100),时任资州知州事的朝奉医生遂宁人傅耆伯成,与奉议郎佥判梓潼赵诲议道,权推官陵阳员悦子春,郡录事河南元九成伯同游东岩。其时的东岩修建有寺庙,他们在“僧舍酌茶、赏石,尽兴而回”。

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间,仙井监诗人李新(字元应,有《跨鼇集》五十卷)携全家长幼到东岩玩耍。其到东岩详细是哪一年记载不详,但季节是冬天,十二月二日。玩耍之余,李新“做小诗书岩石以往:夏屋渠渠岩更遂,冬风猎猎树犹春。长江天涯西山口,隔却人世无限尘。”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刘子式、周邦基、谢信道、孙公权、李元章、齐元粹、黄秀已等七人相邀,同到东岩玩耍。乾道四年(1168)是戊子年,“开封李善持拉公孙元度、李元佐,以乾道戊子中元日来游。”

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岁次庚申,秋暑未艾时节,时任资州盘石县令李文卿、县尉王天锡奉朝廷之命到乡下授田,路过东岩。恰逢县内主管教导的文学掾赵子厚和主管户籍、缉捕、文书打点等事务的主簿杨子容也在东岩玩耍。此时,“一雨送凉,山间草木翘然”,有老苍生兴奋的告诉他们,地里的庄稼接近成熟了,丰收在看。于是,各人碰杯相庆。到了薄暮,天放晴了,他们“复联骑游翠峰以回”。

相较于东岩,北岩因为距城区更近,摩岩佛像浩瀚,君子泉、楼阁、寺庙等装点其间,玩耍之人更多,石刻文字也更丰富。

北岩最早的一龛佛像凿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绝大部门是中晚唐和五代期间的做品。《宋盘石令造佛龛记》则记载了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资州盘石县令孟从一修凿佛龛的事迹。

宋代北岩石刻较早的是北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的《嘉祐癸卯落款》。其字句不多,“嘉佑八年岁次癸卯,季春十八日,杜叔元君懿,章察隐之同来”,但玩耍之人较为有名。

北岩摩崖石刻

杜叔元,字君懿,北宋文学家苏洵视其为兄长,现存《临顾帖》刻本,即是他写给杜叔元的手札。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洵带着两个天才横溢的儿子苏轼、苏辙前去京都参与科考前,特地拜见了杜叔元。身为晚辈的杜叔元特意送了两枝宣州诸葛笔给苏轼。苏轼对那笔十分喜好,二十多年后还特意写了《书杜君懿躲诸葛笔》大加赞扬,“余应举时,君懿以二笔遗余,末试笔不败。其后二十五年,余来黄州,君懿死久矣,而见其子沂,犹蓄其父在宣州所得笔也,良健可用。”

章察,字隐之,成都双流人。其博通经学,尤长《易》《太玄》,写有《发隐》三篇,“明用蓍索道之法,知以数寓道之用、三摹九据始末之变”。章察很有才气,但益州太守或成都知府蒋堂、杨察、张方平、何郯、赵抃等人屡次选举,他都不肯仕进。章察过着以道自裕、尊生养气的闲散生活,益州太守王素称他为冲退处士。

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二月二十四日,东川转运副使朝请郎李琮(字献甫),原汉州朝请医生周表权(字思道),原眉州朝散医生周尹(字正孺),先是游览了盘石县城的虹霓阁、幽兰轩,到了薄暮才步过北岩下。

北宋徽宗大看四年(1110)冬天,成都双流人宋京(字宏父,自号迂翁,即前文盛赞“资中胜防十数而四岩为最”的宋京)畅游北岩,以山川之乐而忘名利,题七言古诗一首。“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游人祗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六月全无暑气生,三春亦有林花落。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雹波生鳞。利名赋予百忙者,迟早自在无事身。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回未得。衙迥不消展山图,曲到岩边看秋色。”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岁次丁未,岁首年月,潼川人任时发,襄阳人董知彦,华原人安明仲,成都人费德成、戴蒙叔,安岳人和景伯、李公才,相逢于北岩。他们一见如故,于是在北岩下烹茶、对奕。尽兴之后,各人乘月而回。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岁次己卯,三槐王氏族人王正叔在盘石县驻留了一段时间,并屡次到北岩玩耍。因为宅院中种植了三棵槐树,北宋名臣王祜和他的子孙被称做“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家族中更大的一个分收。凡有王姓族人之地,大都能看到“三槐堂”名号。

北岩石刻记载了王正叔的两次玩耍履历。一次是蒲月二十八日,王正叔与普慈人赵彦、潘玉牒,戎僰人杨迪简玩耍之后,“会饭于此”。一次是六月初十,王正叔与滏阳人孙子彬,邛南人宋太冲,宾城人冯公泽,同游于此。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蒲月十日,范伯文、史居仁、王公华、阎元诚、公孙元度、李光实、李光庭等人,同游北岩。

与东岩一样,北岩也建有寺庙,最有名的是北岩寺。乾道七年(1171)六月十日,成都人宇文亮,眉山人杨子山、袁学、古彦绩,黄山人鲜于景文,一路携茶到北岩寺参见一位演姓长老。他们用君子泉水沏茶,安适安适的交换,不知不觉一天已过。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天,吕公著后嗣,诗人吕元锡从昌南来到北岩,并寄宿在北岩寺,一住就是一个月。相关材料展现,吕元锡乐于山川,很多处所都有他玩耍后的题刻。淳熙四年(1177),重庆大足北山“石刻长廊”佛湾,“吕元锡同弟元牧,数来此避暑,煮饼、瀹茶、弈棋、赋诗,(阙)为整天留,淳熙丁酉夏”。

北岩摩崖石刻

淳熙五年(1178)立秋后四日,武信人冯运之、普慈人赵文炳、资州当地人何全叔、赵衡文一路到北岩赏景。当天,正好暴雨后转晴,北岩山间“飞泉雹落,雨觞满引,人境俱清”。各人游兴很浓,等待着下一次聚会,“临回书壁,尚后会之可再”。

淳熙十四年(1187)十一月二十七日,右海国程公区与程公谨、程公退游览北岩后,夜宿北岩寺,也是演长老招待他们,“长老演公汲君子泉打茗享客”。程公区由资中君子泉想到了黄州的君子泉。苏轼任湖北黄州团练副使时,其老友孟震有“孟君子”之誉,于是将孟震天井中的一眼井泉称为“君子泉”。苏辙为此做《君子泉铭并叙》,苏轼为之题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做《君子泉》诗:“云梦泽南君子泉,水无名字托人贤。两苏笔墨相为重,未刻他山世已传。”

程公区认为资中的君子泉可与黄州的君子泉媲美,于是做诗一首,“巨灵撑起正摩天,落雹跳珠溜线穿。唤得苏黄为湔祓,不输云梦泽南泉。知是何年踊万龛,老禅壁立不重参。三生石上精魂在,拟向岩头借一庵。”

一同前来的程公谨,根据程公区原诗的韵和用韵次序和诗一首,“半壁苍崖巧障天,上方楼阁白云穿。僧言岩溜起人死,政恐难消一滴泉。凌云弥勒昔同龛,也许灵岩做小参。清奉老禅冷彻晓,霜钟上绕石头庵。”

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怀安人白叔立到北岩寺拜见火庵禅师,并在岩下具榻,每日听晨钟暮鼓和僧人念经,达几月之久。临别时,已是季秋的九月二十二日了。

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炎天,成都人刘大任到北岩避暑。他认为,有山有水的好处所四处都有,但资中北岩因为“岩翠寡峰之秀,泉流君子之清,独此地为胜。”炎暑时节到资中北岩,“不复知山外有尘凡也”。为此,刘大任做七言绝句两首。“黛容岩洞倚松开,沥沥云端漱绿苔。夜听玉声元自好,月明何必抱琴来。”“漱琼染壁得佳名,一掬清冷万古春。自顾我非尘世客,曷来泉畔洗何尘。”

别的,北岩还有一些不知详细年月的石刻文字。如,“滏阳赵少魏,同弟少崔、少郭,以壬戌小春尽日来。”“吴门王仲贤、眉山师子思自泸州之成都,道出资中,游北岩下。”

来源: 四川省处所志工做办公室

做者:曾 勇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处所志研究室

方志四川部门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布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回原做者或媒体所有。

0
回帖

【汗青文化】资中那些处所,在宋代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曾勇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