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鎏金盘龙座铜博山炉】
那是邢台博物院的二级文物,1976年于南和左村汉墓出土。
由山形盖,炉体,柿蒂形饰件、盘龙形饰件,圆盘底座构成,细长柄炉身将其连为一体。
量地为铜,通体鎏金。
通高24.2厘米,底径23.9厘米。
重3000克。
目前残破,山形盖顶饰件缺。
山形盖镂空,上饰云气纹。
炉体半球形,饰宽带纹和弦纹。
圆盘,宽折沿,弧壁浅腹,平底。底上盘踞一条蟠龙,龙首略向上扬,口中有穿孔。蟠龙之上为柿蒂形饰件,中部留有穿孔。
两汉期间的襄国城,西依太行山,东临大陆泽,南北两侧有河流围绕。水草茂盛,地盘肥饶,苍生安身立命,在那片地盘上繁衍生息并创造财产。
邢台一带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文物,包罗铜器、铁器、陶器、骨器、玉器等,涉及社会消费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中一处较大的墓葬群—左村汉墓,位于邢台市南和区左村村南,共三座,此中,1号墓于1976年平整地盘时发现, 出土文物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带甗虎首烟道铜灶、错金四神几何纹长颈铜壶、鎏金盘龙座铜博山炉等。
2号墓有两个墓室,西侧南段墓室1982年已毁坏,3号墓保留无缺,地表封土高8米,占空中积400平方米。
左村汉墓出土了包罗上述四件青铜器在内的许多精巧器物,至今地表尚可见到较高的封土,可见汉墓的仆人在其时应属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上层贵族。
1993年,左村汉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庇护单元。
博山炉又喊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期间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
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
博山炉的得名源于外形。
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堆叠,其间雕有云气纹、人物及鸟兽。
于炉中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天然形成群山朦胧、寡兽浮动的效果,似乎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博山现实上确有此地,在蓬莱以西的山东鲁中,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博山区全境尽山,几无平整之地,“博山”即在该区东南。
自古博山一带(古称颜神镇)是我国古代陶瓷、窑业的重要产地。
博山炉之名即寓炉盖似群山之外看,又合产地之名。
博山炉下有底座,有的遍体饰云气斑纹,有的鎏金或金银错。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觉得。
博山炉初为铜量素面,后随工艺手艺的开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错金、银。
博山炉时髦于汉代,后世亦曾利用并仿造。
据《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可以堆叠雕琢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外表粉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越后来呈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
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博山炉呈现在西汉期间,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体例有关。西汉之前,人们利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间接点燃,固然香气芬芳,但炊火气很大。
汉武帝时,南海地域的冰片香、苏合香传进中土,并将香料造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那些树脂类的香料渐渐燃起,香味深挚,炊火气又不大,因而呈现了形态各别、鬼斧神工的博山炉。
六朝《咏博山炉》诗曰: “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诱人意境。
博山炉是祈福思惟、熏香文化和汉代思惟艺术连系的产品,凝聚了时代的精湛身手和精神崇奉,它不只充任了适用品和粉饰品的角色,同时也成为了前人迷恋现实生活的一种精神拜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