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故事】王曾

3个月前 (11-22 05:00)阅读4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284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688
  • 回复0
楼主

雪压乔林冻欲摧,

始知天意欲春回。

雪中未问和羹事,

且向百花头上开。

——王曾《早梅》

王曾(公元978—1038年),字孝先,谥号文正。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市)人。少时肄业于乡贤张震,就读于矮松园(即如今的青州第一中学)。宋实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25岁的王曾赴京师开封参与礼部的省试,赋冠群士,一举夺魁,成为省元。不久,王曾参与殿试而大魁全国,成为北宋开国以来的第27位状元,整个宋代的四个“三元”状元之一。曾任著做郎、曲史馆、三司户部判官,监修国史。

廉政思惟

王曾勇于切谏,于国于民有利的事,鼎力倡议;倒霉的事,则力除其害,对皇帝敢当面劝阻。他任人唯贤,重视选拔人才,曾力荐范仲淹、包拯等人,委以重任。并且,王曾疾恶如仇,不徇私交,对那些靠讲情、姻亲、裙带关系升迁的人,一旦发现,立即惩办。闻名京剧《秦香莲》中,有位刚曲不阿的王丞相颇受看寡喜欢。据说,那个艺术形象的原型就是一代名相王曾。

清廉故事:

不受凑趣儿,低调做人

王曾少小父母早丧,由叔父王宗元抚育长大。少年时代的王曾就读于青州的矮松园,进修吃苦认实,文章写得很好,远近闻名。

成年后的王曾参与科举,在乡贡试、礼部会试和金殿廷对三级测验中,以优良功效持续获得解元、省元、状元,连中三元。最初官至宰相,被人誉为“三元”宰相,那在中国历代数百名状元中极为稀有。

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应试,一举中了状元。不久,王曾回到了家乡青州。府官传闻王曾回家,就号令老苍生吹奏着乐器到城外驱逐。王曾听到那个动静,就换了衣服,骑上小驴子,从此外城门进了城,突然来参见府官。府官食惊地说:“传闻您回来,已派人出城驱逐,守门官还没来陈述,您怎么就来到那里了?”王曾答复说:“我幸运得了个状元,怎么敢轰动大人和长者兄弟前来欢送?您如许做其实是过分分了。所以,我改换姓名,瞒过欢送的人群和守门官间接来参见您。”府官不由赞扬地说:“您称得上是个实正的状元公啊。”

为国选材,不图报恩

王曾非常敬服人才,发现人才就向朝廷选举。宋代在他执权益时,很多人才得以重用。

是人才就选举,不管本来地位凹凸。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王曾跟从宋实宗巡视亳州,发现雍丘蓬菖人邢惇很有学问,便把那一介苍生选举给皇帝。宋实宗回京时召见邢惇于宫廷,问治国之道,邢惇不想为官,竟杜口不答,皇帝只好赐物让其还回故乡。

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 12月,王曾发现范仲淹是小我才,便选举 范仲淹做了秘阁校理。他选举人才重视年轻化,关于年老体弱的官员,他主张早日让其致仕歇息,以免有误政事。他 选举提拔人才,毫无树立本身步队的意思,更不图选用的人才报恩。他选举的人才往往都不知是谁荐举的,王曾那种立才为公的崇高精神非常动人。

王曾的选用人才,不只唯才是举、不分亲疏,还死力反对兢奔门户、送礼受贿买官爵。《渑水燕谈录》载,有人向王曾选举张师德,说他博学有时看,可做知造诰,王曾以未识其人做答。选举者让张师德往参见王曾,张再三推辞,最初仍是带着礼品往了,成果王曾拒而不见。中书省复议张师德事时,王曾指出:“张君器识德性,足认为此,但另有请谒耳。”又考验了一年,王曾方命张师德为知造诰。王曾选举苏惟甫为使,但不断未下录用书。一日,苏其实憋不住了,就往王曾家问何时本身的官职任定,王曾避而不谈而言他。但当苏回到住所时,录用书早已到家,任江淮都大发运使,签发时间是当日,由王曾签发。但苏在王家问时,王不做答,遵守公务公办,不在私宅泄秘,其精神令苏惟甫感应羞愧。

纯朴无华,崇尚俭省

王曾一生崇尚俭省,为公为私,他都反对豪华豪华、展张浪费,主张纯朴无华,俭省节约。

在家中,他以身做则,节俭节约,要求家人甚严。李廷机《宋贤事汇》载,他禁绝家人穿华贵的衣服,每见家人着衣华贵,即瞑目曰:“吾家素风,一至如斯。” 因而,家人穿了件华贵的新衣,就不敢让他见到。王曾待客也不讲排场、显摆气,只是食顿便饭罢了,更不消公款请客。

王曾俭省,却不是吝啬鬼、小气鬼。当1033年山东大旱蝗灾并发、粮食极缺时,他将在青州老家积存多年的粮食,拿出了数千斛周济哀鸿。

王曾为政,处置国是,也是本着俭约的原则。天圣四年(1026年)四月,当承平兴国实君看神像金冠被盗后,他撑持以铜易金的定见,从头做了铜冠。如许既节约,又不至于再因金冠贵重而被盗。那年6月,皇帝要两川所进锦绮之类改为织绢,王曾非常欣喜,对皇帝道:“锦绮纂组,有害无益,臣约一锦之费,可为绢数匹。陛下崇俭节费,以惠远人,臣等敢不奉诏。” 本来温、鼎、广等州每岁贡柑朝廷,路途远远,劳民伤财。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蒲月,王曾定见皇帝下诏罢贡柑,宋仁宗听了王曾的定见,遂命罢贡。

王曾为了省财养民,连本身的前途都掉臂。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六月,玉清昭应宫被雷火烧之殆尽,太后要重兴修葺,王曾明知忤太后意有罢相求助紧急,但他仍是说现有宫殿甚多,没有需要再劳民伤财重建玉清昭应宫。成果王曾丢了相位,但他崇俭意志不移。

来源:鸢都清风

版权回原做者所有

侵权请联络小编删除

平定县文化和旅游局

雄关秀水

文献名邦

古州平定

物塑万象

0
回帖

【清廉故事】王曾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