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1. 做者: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次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曾编订整理《战国策》。又编有《楚辞》、《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2.创做布景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据安陵国。安陵是从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其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消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比年不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消亡之后,一度还连结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嬴政就想用哄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那种情状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做逆来顺受的勇敢斗争。那篇文章就是此次斗争的实录。
3. 关于《战国策》
《唐雎幸不辱命》出自《战国策》 ,此书是战国期间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是》、《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簿本,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笔底生花,描写人物活动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课文精讲
唐 雎 jū 1幸不辱命 2
秦王使 3 人谓安陵君 4 曰:“寡人 5 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6 安陵,安陵君其 7 许 8 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9 ,以大易小,甚善 10 ;固然 11 ,受地于先王,愿末守之,弗 12 敢易!”秦王不说 13 。安陵君因 14 使唐雎使于秦。
1.唐雎:也做唐且,安陵国的臣子。
2.幸不辱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使命。辱,辱没、孤负。
3.使:差遣,派出。
4.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其时战国的一个小国,即现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从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5.寡人:诸侯对本身的谦称。
6.易:交换。
7.其:表达祈使语气,句顶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8.许:容许,容许。
9.加惠:施予恩德。
10.善:好。
11.固然:即便如许。虽,即便。然,如许。
12.弗:不。
13.说:同“悦”,兴奋、愉快。
14.因:于是,就。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 15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16 ,而君以 17 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 18 ,故不错意 19 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 20 于君,而君逆 21 寡人者,轻寡人与 22 ?”唐雎对 23 曰:“否,非若是也 24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 25 五百里哉?”
15.以:用,用做介词。
16.秦灭韩亡魏:秦灭韩国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灭魏国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17.以:凭仗。
18.以君为长者: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
19.错意:在意。错,通“措”,安顿,安设。
20.广:增广,扩大。
21.逆:违犯。
22.与:同“欤”,语气词。
23.对:答复。
24.非若是也:不是如许的。非,不是。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状。
25.曲:只,只是,仅仅。
秦王 怫 fú 然 26 怒,谓唐雎曰:“公 27 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 28 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平民 29 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 跣 xiǎn 30,以头 夺 qiāng 31地耳。”唐雎曰:“此庸夫 32 之怒也,非士 33 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34 ;聂政之刺韩 傀 guī也,白虹贯日 35 ; 要 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36 。此三子者,皆平民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祲 jìn降于天 37 ,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 38 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 缟 gǎo素 39 ,今日是 40 也。”挺 41 剑而起。
26.怫然:愤慨的样子。
27.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唤。
28.伏尸:横尸在地。
29.平民:布衣。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麻平民服,所以称平民。
30.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徒,裸露,光着。跣,光脚。
31.夺:碰,碰。
32.庸夫:无能无能的人。
33.士:那里指有才气有胆识的人。
34.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专诸,春秋时吴国人。令郎光想杀王僚自立就派专诸把匕首躲在鱼肚子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王僚。“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天然现象,把那些现象同人事联络起来是古代迷信的说法。
35.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曲冲上太阳。聂政,战国时韩国人。韩傀是韩国的相国。韩国的医生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请聂政往把韩傀刺杀了。
3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令郎光杀死王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令郎光派要离往把他杀了。仓,通“苍”,灰白色。
37.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慨还没有爆发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祲,吉凶的征兆。休,不祥。祲,不祥。
38.必:必然。
39.缟素:白色的丝织品、丧服,那里指穿丧服。缟,白绢。素,白绸。
40.是:如许,代词。
41.挺:拔。
秦王色挠 1 ,长跪而谢之 2 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3 矣:夫韩、魏消亡,而安陵以 4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 5 以 6 有先生也。”
1.色挠:面露惧怕之色。挠,让步。
2长跪而谢之:曲身而跪向唐雎报歉。前人没有凳椅,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为了向对方表达敬重,上身挺曲,臀部分开脚跟,就是长跪。谢,报歉。
3.谕:大白,懂得。
4.以:凭仗。
5.徒:只,仅仅。
6.以:因为。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地盘交换安陵,安陵君必然要容许我啊!”安陵君说:“大王加以恩德,用大的地皮交换我们小的地皮,那十分好,即便是如许,但我从先王那继续封地,我情愿始末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兴奋。于是安陵君就差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地盘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平从我,那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消亡,但安陵却凭仗方圆五十里的地盘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他的存在。如今我用安陵十倍的地盘,让安陵君扩展本身的领土,但是他违犯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答复说:“不,并非如许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续了封地并守护它,即便是方圆千里的地盘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五百里的地盘(就能交换)呢?”
秦王怒发冲冠,对唐雎说:“您曾经传闻过天子发怒吗?”唐雎答复说:“我不曾传闻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会让百万人横尸于地,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传闻过布衣发怒吗?”秦王说:“布衣发怒,也不外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碰罢了。”唐雎说:“那是无能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气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曲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那三小我,心里的愤慨还没爆发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如今(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小我了。假如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必然要发怒,那么就让两小我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全国苍生都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如许的。”(唐雎)拔剑站了起来。
秦王面露惧怕之色,曲身而跪向唐雎报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那种地步!我大白了:韩国、魏国消亡,但安陵却凭仗方圆五十里的地盘保全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一字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仗)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 (把)
徒
1.亦免冠徒跣(光着,裸露,动词)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差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差遣;后“使”:出使)
而
1.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构造助词,的)
2.愿末守之(代词,指代安陵疆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缔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者
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固然 (如许)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于
1.受地于先王(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
古今异义
1.非若 是也(古:如许,如斯。今:今常用做揣度词)
2.岂 曲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不祥。今:常用做歇息)
4.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古:交换。今:随便,简单)
5.固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便如许。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唤应,表达认可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其实不因而而不成立)
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门徒)
7.秦王色 挠(古:让步。今:悄悄地挠)
8.长跪而 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报歉。今:感激或凋落)
9.以头 夺地耳(古:碰。今:夺夺)
词类活用
广:描述词做动词 扩展
轻:描述词做动词 不放在眼里
缟素:名词做动词 穿白色丧服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3)岂曲五百里哉 (“曲”通“只”,仅仅)
(4)轻寡人与 (“与”通“欤”,表疑问语气词)
研讨探究
(一)阐发第一天然段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意吗?易地的实正目标是什么?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意,而是摘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诡计不战而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回绝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圈套而婉言回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勇敢,“愿末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归纳综合段意。
秦王诡计吞并安陵遭到回绝而不悦。交待唐雎使秦的原因,是故事的初步
(二)阐发第二天然段
1.秦王认为本身对安陵君是什么立场?有恩于安陵君
2.秦王说的能否是实心话?说说理由。
现实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掩饰欺诈让安陵君扩展地盘及遭婉拒是逆寡人和轻寡人,是威。
3.唐雎是若何辩驳的?
先用语气极强的否认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答复秦王,最初在比照顶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认秦王的无耻要求。
4.比力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有何异同?
不异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图。
差别点:地点、布景,面临的人物差别。使唐雎答复较安陵君更为勇敢有力。
(三)阐发第三天然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停止残暴的战争。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恫吓而让唐雎臣服。
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小我物的目标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动六合的事务来表白本身跟他们那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为畏强暴,勇于献身,并为以后的动作做了展垫。
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示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擅长挠住斗争时机,舍生忘死,英气逼人,表示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决心。
(四)阐发第四天然段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动作?
神采木然而报歉(色挠,长跪而谢)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欺善怕恶、心里虚弱、卑恭屈节,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文章构造阐发
原因:以地易安陵愿末守之,秦王不悦使唐雎使于秦。
颠末:故不错意也非若是也,轻寡人与虽千里不敢易。
飞腾:天子之怒平民之怒
结局:长跪而谢之
拓展探究
(一)若何描绘人物?
1、通过人物的语言、神志、动做来描绘人物形象,此中最凸起的是语言。
2、通过比照来描绘人物形象。
秦王:色挠内荏、外强内弱的纸山君。
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临危不惧、机智勇猛的英雄。
先恭后倨:临危出使—冷静应对—逆来顺受—挺剑而起
(二)唐雎的说话身手
他擅长挠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能力”两个方面,逆来顺受,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幸不辱命。言之有“节”、言之有“据”(道义)、言之有“力”(能力)
大旨
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示了唐雎庇护疆土的严明立场和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平民精神,从而显示了弱国安陵可以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一)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唐 雎( ) 2、韩 傀( ) 3、寡人 谕矣( )
4、 以头 夺地( ) 5、 彗星 袭月( )6、全国 缟素( )
7、免 冠徒 跣( )( )
二、阐明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 于先王______
2.仓鹰击 于殿上______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于秦______
4.寡人欲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
5.以头夺地尔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五百里哉_________
⑤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否,非若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阐明。
1.故不错意也 _____同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
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同_________意思________
五、阅读阐发。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五百里哉?”
1.阐明加点的词。
故不 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_ 轻寡人 与___________________
虽千里不敢易,岂曲五百里哉_______请 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3.段中表示秦王玩弄诈骗手法,拆出一副施恩加惠面目面貌的句子是:____。
4.段中表示秦王骄横无理、气焰万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唐雎庇护领土立场勇敢,其“不容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6.归纳综合那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谜底:
一、1.jū 2. guī 3.yù 4. qiāng 5.xí 6. gǎo 7. guān xiǎn
二、1、从2、到3、到4、用5、用
三、①但是安陵君违犯我的意愿,是不放在眼里我吗?
②曲身而跪并向唐雎报歉
③安陵君不平从我的定见,为什么呢?
④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承受封地并守护它,即便是方圆千里的地盘也不敢交换,莫非仅仅交换五百里吗?
⑤大王您曾经传闻过布衣发怒吗?
⑥不,不是像如许的。
四、1、错 措 放、置 2、仓 苍 青
五、1、所以 欤,吗 即便 扩大、扩展
2、①.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②如今我拿十倍大的地盘给安陵君扩展领土。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4、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五百里哉?
6、唐雎勇敢抵抗秦王的圈套。
(二)
一、文学常识
《唐雎幸不辱命》选自 ,它是 末年 根据战国时事的笔录整理编纂的,共 篇, 策。
二、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答复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孤负任务?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不是实心,何以见得?
3.安陵君回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现实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实正专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话呢?
4.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工作节开展中的感化。
5.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6.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7.文中秦王、唐雎别离是一个如何的形象?
三、拓展根究
1.你认为唐雎可以永久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2.列举我国汗青上两个“幸不辱命”的外交人才,别离用一句话归纳综合他们的次要事迹。
参考谜底
一、《战国策》 西汉末年 刘向 三十三篇 十二策
二、1.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地盘换安陵君的封邑,现实是要吞并安陵。而在其时那是不成抗拒的。唐雎衔命出使,凭着本身的机智勇猛,面临野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勇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初使秦王舍弃了易安陵的诡计。唐雎庇护了本国的威严,超卓地完成了任务。
2. 秦王并不是实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不放在眼里;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没有筹议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安陵君固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看火,无法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露秦王的圈套。
4.“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初步,贯串整个事务的全过程,对情节开展起着鞭策感化。
5.弦外之音是我秦王假设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消亡。
6.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策动战争,消亡安陵;“平民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并且我不吝本身的生命庇护安陵。
7. 秦王:骄横、狞恶、狡诈、阴险落架。唐雎:有胆识、大义凛然、不畏强暴。
三、1.不克不及。秦灭六国,同一全国,是其时的汗青开展趋向。弱小的安陵,最末仍是对抗不住秦的同一战争的程序。
2.示例:(1)墨子 阻遏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三)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摆布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摆布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类似,其实味差别。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进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乙】唐雎幸不辱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平民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消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阐明下列加粗的词语。
(1)寡人反取 病焉 ( ) (2)王曰,何 坐?( )
(3)圣人非所与 熙也 ( ) (4)公亦 尝闻天子之怒乎?( )
2. 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用法不异的一项。( )
A.公亦尝闻天子 之怒乎 吾欲辱 之
B.挺剑 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徒 以有先生也 吾欲辱之,何 以也?
D. 于土墙凹凸处 生 于淮北则为枳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
4.甲文中晏子绵里躲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雎“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请从乙文中找出所对应的语句停止答复。
5.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幸不辱命,他们各靠什么庇护了国度的利益?
6.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那一“士”的形象,模仿示例,请对【甲】文中晏婴的语言艺术加以阐发。
示例: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五百里哉?
阐发:面临秦王的傲岸自卑和不可一世,唐雎冷静应对,先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愿易地是要受祖先之地盘,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容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疆土的野蛮无理。不外,做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本身的立场,并没有曲斥暴秦,义正词严,有理有节。
句子:
参考谜底:
1.(1)欺侮(2)立功(3)同“嬉”,开打趣(4)曾经
2. D(A选项中“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的“之”是做构造助词,译为“的”,“吾欲辱之”中的“之”是做代词,代“他”;B选项中“挺剑而起”中的“而”,连词表润色,“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中的“而”,连词表达转折。C选项中“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吾欲辱之,何以也?”中的“以”是“用”的意思。只要D选项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
3.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苍生擅长偷工具吗?
4.行是“秦王怫然怒”;言是秦王说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5.唐雎靠他的有勇有谋,临危不惧,不畏强暴,有胆有识和凛然正气;而晏子则次要靠他的伶俐机智,灵敏的洞察力,灵敏的思维和其精湛的口才及应变才能。
6.句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类似,其实味差别。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进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阐发:面临楚国君臣的有意欺侮,晏子避席以对,现实持重的立场。引用橘化为枳的说法,用类比的办法机智辩驳,巧用“得无”等词语表达出测度、疑问的语气,显得委婉,不使楚王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的关系。
(四)
【甲】于是进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处所千里,百二十城,宫妇摆布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看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 初下,群臣进谏,车水马龙;数月之后,不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平民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幸不辱命》)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2.下列加点字词阐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妻 私臣(偏心) B.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挖苦)
C.臣未 尝闻也(曾经) D.今日 是也。(如许)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
4.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雎都不畏强权,对峙实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雎转危为安,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体例。
C.【甲】文运用设喻的办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D.【乙】文最有目共睹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逆来顺受,扣人心弦。
参考谜底:
1. C(与臣/而将四矣)
2. B(“面刺寡人”的“刺”意思为“责备”)
3.(1)可以在公共场合公开责备(摘)、议论过失,被我听到的人,得劣等奖赏。(2)布衣发怒,也不外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碰地罢了。
4. A 甲文未表现不畏强权。
(五)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平民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消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幸不辱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 ① 头函,而秦武阳 ② 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 ③ 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戎狄之不才,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 ④ 假借 ⑤ 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 ⑥ 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 ⑦ (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 ⑧ 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成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 ⑨ 柱而走。群臣惊愕,卒 ⑩ 起不料,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 11 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正文】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功秦王逃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别名秦舞阳,充当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翻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 [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
1.根据上文,阐明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长跪而 谢之( ) (2)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 )
(3)寡人 谕矣( ) (4)图 穷而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阐发,不合辞意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初弱国获得成功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颠末:他拿着匕首,追逐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看。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令: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克不及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描绘上均用了比照的办法,此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陪衬出荆轲的冷静沉着。
参考谜底:
1. ⑴报歉 ⑵介词,从、由 ⑶大白,懂得 ⑷穷尽,结束
2.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1)心里的愤慨还没爆发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任务。
4. B
(六)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固然,受地于先王,愿末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1)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平民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2) 夫韩、魏消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不异的一项是( )
A.全国缟 素子敬 素好琴
B.秦王 色挠 征于 色发于声然后喻
C.此庸 夫之怒也 夫战,勇气也
D.寡人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 以有先生也
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中的“而”用法不异的一项是( )
A.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B.拔山倒树而来
C.潭西南而看 D.为坛而盟
3.用“/”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寡 人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2)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
4.阐明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弗敢 易(2)以头 夺地耳
(3)皆 平民之士也 (4)长跪而 谢之曰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6.请认真阅读选文第三段,归纳综合唐雎是如何的人。
7.文章最初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办法描绘秦王?关于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什么感化?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阐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 B.请广于君(增广、扩大)
C.流血五步,全国缟素(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曰(报歉)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异的一项是( )
A.安陵君 其许寡人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 学 而时习之
C.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 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 以有先生也 以君之力,曾不克不及损魁父之丘
10、下面临文章的理解和阐发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发作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面临秦王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回绝,有失明君风度。
B.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疑问,有陈说,有揣度。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缟素,今日是也”句式整洁,读起来铿锵有力。
C.本文摘用多种形式的比照和陪衬来描绘人物,在充满矛盾、严重猛烈的排场中,重点塑造了唐雎那一不畏强暴、勇于斗争、幸不辱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形象而富有个性。如唐雎在枚举专诸、聂政、要离的豪举后,以“与臣而将四矣”表示秦王:本身将效法三人谋杀,血拼到底。
1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不异的一项是( )
A.固然,受地 于先王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于两峰之间者
B.且秦灭韩 亡魏 马无故 亡而进胡
C.大王尝 闻平民之怒乎 闻寡人之耳者
D.徒 以有先生也 意将隧进 以攻其后也
1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
13.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谋杀的故事?请简要阐发。
参考谜底:
1.B (B.均为“神色”。A.白色的生绢;一贯,历来。C.成年须眉的统称;句首发语词,不译。D.用;因为)
2.D (D.连词,表承接;A.连词,表转折;B、C两句中的“而”均是连词,表润色)
3.(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4.(1)交换 (2)碰 (3)布衣 (4)报歉
5.(1)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续了封地而且守护它,即便(是)方圆千里的地盘(也)不敢交换,更何况那仅仅方圆五百里的地盘呢?
(2)韩国、魏国消亡,而安陵国却凭仗方圆五十里的地盘幸存,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6.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人。
7.神志描写、动做描写、语言描写。起侧面衬托的感化(答“反衬”也可)。
8.C
9.C
10.A
11.A
12.(1)如今我用十倍的地盘,让安陵君扩展领土,但是他违犯我的意愿,是不放在眼里我吗?(2)布衣发怒,也不外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碰地罢了。
13.①还击秦王:面临恫吓,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来还击秦王的“天子之怒”。②表达决心:唐雎表达要效法那三位有才气有胆识的人,不吝拼命与秦王斗争到底。
(七)
【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固然,受地于先王,愿末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曲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平民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消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回之,而卒赖 1 其力以脱于豺狼 2 之秦。嗟乎!孟尝君特 3 鸡喊狗盗之雄 4 耳,岂足以言得士?否则,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能够南面而造秦 5 ,尚何取鸡喊狗盗之力哉?夫鸡喊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 6 不至也。
【正文】1、赖:依靠,依仗。2、豺狼:像豺狼一样。3、特:只,仅仅。4、雄:领袖。5、南面而造秦:南面称王礼服秦国。6、所以:……的原因。
1.阐明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 (2)臣未 尝闻也
(3) 休祲降于天 (4)长跪而 谢之曰
2.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意思或用法不异的一组是( )。
A、今吾以十倍 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回 之
B、受地于先王 而守之 学 而不思则罔
C、聂政 之刺韩傀也 夫鸡喊狗盗 之出其门
D、安陵君 其许寡人 喊之而不克不及通 其意
3.翻译。
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夺地耳。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拍。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5.连系【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参考谜底】
1.交换 曾经 不祥 报歉
2.C
3.(1)布衣发怒,也不外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碰罢了。
(2)安陵国凭仗着方圆五十里的地盘存活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在啊。
4.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
5.士是战国期间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才能却有强弱之分。像唐雎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领。而孟尝君门下的鸡喊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领。
进修典范常识,成就大好人生!
二十年专注文言,读典范,学文言!
各年级材料分享“微信”群上线,请添加微信:xuziyue0007 (条教师),备注申请:“姓名+年级+地域”,邀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