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传授王娟:民间故事与口传文化

8个月前 (11-22 01:39)阅读4回复0
dyyh
dyyh
  • 总版主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345335
  • 级别网站编辑
  • 主题69067
  • 回复0
楼主

小培教师说

民间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我们必需重视民间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并以此为文化的传承助力。

本文字数:5077 字

阅读时间:10 分钟

民间故事的汗青长远,其产生时间远早于各类形式的文学创做。民间故事产生的前提是口头语言,而做家创做文学做品的前提是文字的显现,显然,颠末口耳相传留存下来的民间故事更为古老。现实上,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歌谣等其他大众文学文类,是后世各类书面文学创做的根底和资本。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的选文虽以书面文学做品为主,但也非常重视口传文化,拔取了较多的民间故事做为课文,如三年级下册的《枣核》、五年级上册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因而,领略民间故事的体裁特征,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民间故事类课文时有的放矢,想象与教学书面文学类课文较为区别的活动。

1

口传性

民间故事是口传文化的产品,口头讲述是民间故事的次要特征之一。口头讲述区别于书面创做,书面创做产生的是固定的文本,做者能够频频修改,读者能够频频阅读,并从中发现和体会做品的意义和价值;口头讲述的民间故事属于即兴讲述的产品,因而,每次讲述城市产生一个口传文本,凡是称之为“异文”。例如,“虎姑婆”是一个广为传播的民间故事。美国民俗学家艾伯华曾在中国台北市的一个区邀请路人别离讲述“虎姑婆”的故事,共摘集到了241 篇“虎姑婆”的口头异文。那些异文长的有几千字,短的只要几十个字。因为“虎姑婆”的故事在本地尽人皆知,因而,几乎每小我城市讲述。现实上,“虎姑婆”的故事不只在中国广为传播,并且是世界上传播范畴最广的故事之一。在许多西方国度,那个故事的名字是“小红帽”,在中国各地,故事的名字则有“狼外婆”“熊家婆”“山君外婆”等。

口传故事没有固定文本,每个讲述者不只是故事的讲述者,并且是故事的传布者,仍是故事的利用者和故事异文的发明者。没有固定的文本是民间故事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其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故事不是进修和阐发的对象,而是一种资本,一种实现交换、沟通和儿童教导的手段。家长会在本身认为适宜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如用“狼来了”的故事告诫孩子谎话的危害性,用“狼外婆”的故事告诉孩子远离目生人,用“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告诉孩子贪心和坐享其成的后果,等等。因而,我们不需要背诵故事,记住故事中的每小我物、每个细节、每个抵触,能够依据本身的情状随时停止调整,以完成本身的讲述和实现交换的目的。

还以“虎姑婆”的故事为例,在艾伯华搜集的各类异文中,虎姑婆的结局是故事的仆人公(凡是是一个小女孩)胜利逃脱,并杀死了山君。至于杀死山君的体例,有的异文说是用石头,有的异文说是用开水,还有的异文说是用热油。人们能够依据本身的理解和论述逻辑抉择杀死山君的体例,而没必要担忧所谓的“原则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故事具有一种开放性,那种开放性为每个故事的讲述者给予了一个发明性的发扬空间。

统编教科书选用的民间故事版本往往是做家依据此中一个广为传播的异文整理加工而成的,叶圣陶的《牛郎织女》就是如斯。

此外,民间故事还有良多特征,如三叠式、单线挨次开展、人物形象善恶两分、大团聚结局等。例如,民间故事中的仆人公一般都要通过试三次、做三次、打三次、反复三次等才气到达本身的目的;故事中的人物或善或恶,性格单一,爱憎清楚,等等。那些看似简单、粗拙的特征和法例,却是包管口传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要害。文化的传承路子是多样的,书面文化只是文化传承的路子之一,口头传承、物量传承、风俗传承同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子。各类传承路子之间没有好坏、高低之分,也无法彼此代替,只要配合协做,才气包管文化形态的丰盛多样。

2

框架性

没有固定文本的口传民间故事是若何传承的呢?我们将民间故事的传承体例称为框架传承或者形式传承。民间故事在被讲述之前是没有固定文本的,但会有一个故事框架或者形式,恰是那个框架或者形式决定了讲述者所讲的是“那个”故事,而不是“其他”故事。以“灰姑娘”为例,该故事的框架如下:

1. 受尽凌虐的女仆人公——被继母和继母的女儿凌虐;

2. 奇异救助——女仆人公遭到神或神性动物的搀扶扶助(给予标致衣服和金鞋子或水晶鞋);

3. 碰着王子——女仆人公身着标致衣服和鞋子参与聚会,碰着王子;

4. 觅觅女仆人公——通过试穿鞋子找到鞋子的仆人,即女仆人公;

5. 与王子成婚。

《灰姑娘》是世界上传播最为普及的故事之一,我们大多是通过《格林童话》或者是实人、动画片子熟悉《灰姑娘》的,但是现实上,“灰姑娘”最早的书面文本源于中国。

依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记载,有一个喊叶限的小姑娘,她的母亲早逝,父亲另娶,后来父亲也亡故了,于是她只能跟后妈和后妈的女儿住在一路。叶限遭受了各类凌虐,痛苦不胜。有一天,她得到一条神鱼,在神鱼的搀扶扶助下,她得以穿戴标致的衣服和一双金鞋往参与了一个节日活动。叶限在活动中碰着后妈,为了不被认出,仓皇逃离。她在逃离的过程中失慎遗失了一只金鞋。那只金鞋被人捡到后送给了临近海岛上的陀汗国主,国主派人找到了金鞋的仆人叶限并将她带走,还以她为上妇。而叶限的后母及其女则被飞石击死。那个故事的框架与“灰姑娘”完全一致,因而,我们说《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是“灰姑娘”故事最早的书面文本。那就是说,早在唐代,“灰姑娘”的故事就已经普及传播了。

民间故事的框架在口头传承过程中起着核心感化,框架的存在包管了口传故事可以延续千年而稳定。在现实生活中,每个讲述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都要严厉遵守故事的根本逻辑。框架的存在使民间故事具有明显的辨识度,使听者能灵敏揣度出那是个什么故事,并且听了开头,根本上就能晓得结尾。虽然如斯,民间故事的讲述仍然惹人进胜。民间故事的开放性特征会使听者对故事的讲述布满等待。那是因为每篇异文都独具特色,不同凡响,此中价值看念的蕴含、故事抵触的组织、细节的描画、情节的增删等,不只可以展现讲述者的即兴讲述才能,并且能足够地反映讲述者的价值看念、常识储蓄、伶俐、身手和应变才能。

以“小红帽”为例,《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讲述的是一个头戴小红帽的标致小姑娘往看看外婆,路遇一只狼,小红帽把外婆家的地址告诉了狼,狼夺先跑到外婆家,食掉了外婆,后来又假扮外婆食掉了小红帽,最初,猎人发现了狼的恶行,就杀死了狼,救出了被狼吞掉的小红帽和她的外婆。该故事的中国异文“虎姑婆”的故事梗概是:假装成姑婆的山君趁孩子的妈妈往看看生病的外婆,通过哄骗的体例闯进了两个或多个孩子的家里,并试图食掉那些孩子。“小红帽”的故事场景是外婆家,“虎姑婆”的故事场景则是仆人公本身的家。“小红帽”故事中的仆人公和她的外婆是受害者,她们最初在猎人的救助下才得以逃生,而“虎姑婆”故事的仆人公没有依靠任何外界力量,完端赖本身的机智胜利逃脱。

“小红帽”和“虎姑婆”有着类似的故事框架,因而,我们将它们列在统一故事类型里。虽然那两个故事的文本极其类似,但是,故事中的细节展现和关系处置闪现出的是两种区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看念。我们能够通过比力细节,如故事能否强调小女孩的容貌,小女孩能否被食掉,小女孩是自救仍是被男性形象挽救,等等,切磋故事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传递出的价值看念。

民间故事的框架性特征使其便于记忆,利于讲述,统编教科书在五年级下册民间故事单位安放“发明性复述”那一语文要素,也恰是因为那些故事具有固定的框架构造,既可以让学生快速梳理回纳综合,又能够在固定框架外靠本身的想象填充细节。

3

有限性

民间故事框架的传承形式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有限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民间故事框架是有限的,其实不多。在比力研究区别国度和民族的民间故事时,芬兰民俗学家科隆父子发现,固然民间故事的数量浩如烟海,但认真读来,许多故事都是统一类型故事的区别异文,即区别国度和民族拥有着不异的故事资本。

以“刻船求剑”为例,那则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船中坠于水,遽契其船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船行,从其所契者进水求之。船已行矣,而剑不可,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有趣的是“刻船求剑”不只在中国传播普及,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度如芬兰、瑞典、爱尔兰、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等也均有传播。在《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该故事的编号为AT1278,故事梗概如下。

在船尾处刻标识表记标帜:笨人搭船渡河(或海),其随身照顾的工具从船尾处掉了下往,笨人立刻在船尾处刻下标识表记标帜,标明该物掉下之处。

《吕氏春秋》所记文本是该故事类型最早的书面文本。现实上,先秦期间的许多寓言,如“鹬蚌相争”“守株待兔”“恃势凌人”“盲人摸象”“坐井看天”等也都是闻名的民间故事类型,其异文文本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初期,民间故事学家统计了传播在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类型,发现世界上的民间故事能够被回进十分有限的根本形式里。1910 年,芬兰民俗学家老科隆的学生阿尔涅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出书。那本类型索引次要是基于欧洲民间故事分类整理的,做者共总结出540 种故事类型,但列出了1940 个位置,以备填补。1928 年,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翻译了此书,并在此根底上对此中的内容停止了扩展,把故事类型从1940 个增加到2499个。那就是说,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都包罗在那2499 个故事类型里面。更通俗一点的说法是,世界上最多只要2499 个民间故事类型。现实上,世界各地常见的故事类型不超越500 个。从大众文学的角度看,没有哪个民间故事是某个地域独有的,相反,所有的国度和民族都在用区别的语言讲述类似的故事。民俗学之所以成为一个学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试图给那种类似性一个合理的阐明。

民间故事的情节单元也具有有限性。俄罗斯民俗学家普罗通俗过对本国民间故事的研究,总结出故工作节开展的31 个功用。那里所谓的功用,指的是故事中人物的所有对情节开展有影响的行为。普罗普把那31 个功用按先后挨次摆列,并以此来查验其他的民间故事。他发现,所有故事都是严厉地依据那31 个功用挨次开展情节的,以至连次序都不会改动。详尽到某个故事,其情节开展也许会跳过那31 个功用中的几个,但绝不成能离开或倒置31 个功用所规定的开展标的目的和开展挨次。通俗地说,一个完美的民间故事只要31 个情节。照此揣度,世界上就没有我们没听过的民间故事。口传文化中的神话、故事、传说往往能够逾越国度、民族、崇奉的边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资本。

4

东西性

民间故事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其结局往往都是大团聚的。一般而言,神话和传说的结局既能够是悲苦的,又能够是圆满的,还能够是开放式的,但是,民间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明白的,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义的一方必然会战胜险恶的一方。因而,在口传文化中,民间故事的感化之一就是做为文化价值看念的载体,传递正确的文化价值看念。中国民间故事多褒扬忠、孝、信、 诚、勤、善、义、俭、让的文化看念,与西方一些文化推崇的冒险、远征、好勇斗狠、觅宝、恋爱等构成明显的比照,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征。

例如,“找幸福”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觅觅幸福的故事,梗概如下。一个穷困的年轻人固然整天辛勤劳做但始末过不上丰裕的生活,也无钱娶妻,因而,他决定往南天向仙人问个事实。在往南天的路上,年轻人碰着两户人家,他们别离请他帮手问仙人为什么本身的女儿是哑巴和家中的果树为什么不成果。有一只大乌龟也请年轻人帮手问仙人关于修炼的问题。昔时轻人见到仙人后,仙人却说只能答复年轻人三个问题。于是年轻人帮那两户人家和乌龟问了问题,也得到了谜底,却没有时机向仙人询问本身的问题了,因为仙人的端方是“问三不问四”。回家的路上,年轻人把仙人的答复别离告诉了两户人家和乌龟。虽然他没有为本身问问题,但在搀扶扶助那些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回报。他不只得到了财产,并且娶了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该故事传递的核心价值看是勤劳、慈爱、诚信和乐于助人。

在进进学校进修之前,民间故事、儿歌等是儿童获取常识的重要渠道,因而,民间故事中的价值看对儿童的生长和世界看的构成具有启发、引导和心理表达感化。人类的许多感情,如敬畏、尊重、憎恨、喜悦、感恩等,都是通过听故事、传说、童谣、儿歌、谚语等逐步构成的。假设一个民族的故事中布满了冒险精神,那么那个民族的性格就是冒险型的;假设一个民族的故事倾向于守旧和辞让,那么总体而言,那个民族的根本性格就是守旧和辞让的。因而,民间故事关于儿童思惟性格的构成具有深进的意义。

此外,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特征使其讲述能够做为一种儿童口头表述的操练。故事的讲述是一种即兴创做,在遵照故事框架的前提下,讲述者不只要重视故工作节开展的主干,故事的逻辑性、条理性、盘旋性,也要重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处置故事中人物与人物、动物之间的关系,不克不及显现前后矛盾的情状。因而,操练讲故事对儿童的口头表达,甚至他们生长之后的书面表达都有积极的影响。即兴讲述还需要儿童多积存口传文化资本,如聆听其别人的讲述,多重视生活中的各类大众文学素材,等等。

对大众文学资本的习得、累积和利用是每个文化进修者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就像人们进修和利用语言必需把握根本的语音、词汇和语律例则才气跟其别人一般交换,对大众文学资本的把握和利用也是如斯,不然,交换很难顺利停止。民间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我们必需重视民间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并以此为文化的传承助力。

投稿途径

途径二:通过人教网()进进,在首页依次点击“相关网站—人教报刊社—投稿”。

来源 | “人民教导出书社报刊社”公家号

内容来源 | 《小学语文》2022年第10期。

做者 | 王娟,北京大学中文系大众文学教研室传授

你可能还需要那些文章

点击题目阅读

◆ 想晓得孩子在校表达怎么样?不消问教师,翻翻功课本就晓得啦

◆ 语文课文背诵16招,简单适用,为孩子收躲!

◆ 小学语文教学中若何发扬寓言的特殊价值?听听教材编者的定见

◆ 权衡家长能否合格的19项量规来了,快来测一测,您达标了吗?

◆ 那位教师用粉笔划出渐变色,冷艳网友!一路看看那些仙人粉笔划!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rjjcpx

85后女教师小培教师

办事数百万教师家长

帮你培植提拔出优良孩子

给勤劳帮你的小培教师

点亮下面的“在看”呗

0
回帖

北京大学中文系传授王娟:民间故事与口传文化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